niusouti.com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刊物是()A.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 B.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C.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D.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题目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刊物是()

A.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
B.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C.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D.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刊物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湘江评论》
    D.《每周评论》


    答案:A,C,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主要活动的掌握.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大量的进步刊物,其中影响较大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星期评论》、《少年中国》、《觉悟》、《湘江评论》、《国民》等.因此,备选项ACD为正确答案.

  • 第2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 A、《新青年》
    • B、《少年先锋》
    • C、《红旗》
    • D、《新生活周刊》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刊物是()。

    • A、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
    • B、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 C、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 D、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 B、中共一大的召开
    • 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 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建档的讨论和组织工作


    正确答案:在工人中进行组织;宣传工作

  • 第6题: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创办了哪些面向工人的刊物?这些刊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刊物有《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
    其共同特点是应工人需要,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小型、周刊;通俗,有工人特点;出版时间短。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

  • 第7题:

    五四运动后,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影响最大的刊物是()

    • A、《湘江评论》
    • B、《每周评论》
    • C、《新青年》
    • D、《天津学生联合会》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创办了哪些面向工人的刊物?这些刊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刊物有《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
    其共同特点是应工人需要,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小型、周刊;通俗,有工人特点;出版时间短。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A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

    《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五四运动后,全国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包括()
    A

    《新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湘江评论》

    D

    《青年》


    正确答案: B,D
    解析: 五四运动时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涌现。1919年7月14日,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的《湘江评论》周刊创刊,毛泽东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每周评论》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每星期日出版,四开一张, 分四版,采取报纸的形式。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

  • 第11题:

    单选题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创办宣传革命的刊物是(  )。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时务报》

    D

    《国闻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B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属于近代政论杂志。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2006年真题]
    A

    《新青年》

    B

    《少年先锋》

    C

    《红旗》

    D

    《新生活周刊》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20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设立新青年社,出版期刊《新青年》和《新青年丛书》。《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刊物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 第13题:

    1940年8月在桂林创刊的()月刊,是国统区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杂文刊物。


    正确答案:《野草》

  • 第14题:

    1924年2月25日,()半月刊创刊,是为绍兴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刊物。

    • A、《觉悟》
    • B、《绍兴新闻
    • C、《越州公报》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是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 A、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创建
    •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D、共产国际的帮助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刊物是()


    正确答案:(《共产党》

  • 第18题:

    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正确答案:20世纪初期,马克思传入中国后,其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批判落后的封建主义,斗争反动的资产阶级,彻底地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特权,同当时社会上流向的许多理论进行了论战。有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同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这三次战斗中表现出了淋漓尽致的斗争性。
    (2)传播初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传播途经的辐射性
    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认识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要性。由于大城市工业发达,绝大多数的工人都集中在大城市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传播中心由北京、上海扩展到一些工业发达,工人阶级人数相对多的重点城市。马克思主义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传播。

  • 第19题:

    五四运动后,全国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包括()

    • A、《新青年》
    • B、《每周评论》
    • C、《湘江评论》
    • D、《青年》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问答题
    《新青年》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新青年》主要功绩。李大钊是在中国报刊上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主持和影响《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政论,促使《新青年》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变成无产阶级的刊物。

    正确答案: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在胡适等众多朋友的营救下,三个月后获释,但再不能呆在北京,于是1920年春,化妆南下到了上海,与最初的共产主义者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交上了朋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深入传播,特别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乃至后来几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在陈独秀编辑下,各种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量出现。《新青年》从1920年9月八卷一号开始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其共产主义色彩逐步鲜明。从此以后,《新青年》逐渐与新文化运动脱离,走向政治斗争的宣传,成为在中国宣扬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专门刊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
    A

    《新青年》

    B

    《少年先锋》

    C

    《红旗》

    D

    《新生活周刊》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年9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将《()》改为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正确答案: 新青年
    解析: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年9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将《新青年》改为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 第23题:

    问答题
    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传入中国后,其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批判落后的封建主义,斗争反动的资产阶级,彻底地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特权,同当时社会上流向的许多理论进行了论战。有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同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这三次战斗中表现出了淋漓尽致的斗争性。
    (2)传播初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传播途经的辐射性
    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认识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要性。由于大城市工业发达,绝大多数的工人都集中在大城市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传播中心由北京、上海扩展到一些工业发达,工人阶级人数相对多的重点城市。马克思主义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传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