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刑法规定的意外事件指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处罚规定什么?


    答案:没收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 第2题:

    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是指( )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简述刑法上的意外事件的特征。


    答案:
    解析:
    (1)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 (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3)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所谓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当时客观情况和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也不可能预见的原因。

  • 第4题: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人。

  • 第5题:

    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在()以内从重处刑。


    正确答案:量刑幅度

  • 第6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


    正确答案: 所谓时效,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时效一般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所谓追诉时效,指对犯罪分子依法侦察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所谓开刑时效,指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行刑时效,指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故又称为刑罚执行时效。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没有规定行刑时效。我国刑法典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刑罚的轻重不同,把各种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分别规定为四个不同的档次,即: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还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第7题: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就是指刑法规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什么是刑法规定的“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


    正确答案:是指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具有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收付款凭证或者完税凭证。

  • 第9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洗钱罪的行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规定了有下述五种行为之一的就构成了犯罪:
    (1)提供资金账户的
    (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换的
    (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量刑的一般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刑的范围内或基础上,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适用刑罚以及处罚轻重的指导思想和准则。
    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根据这一规定,量刑的一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就是指刑法规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

  • 第14题:

    意外事件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体现的刑法原则是( )
    A.罪责自负 B.罪刑法定
    C.主客观相统一 D.罪责刑相适应


    答案:C
    解析: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被告人,在其故意或者过失危害社会的心理支配下,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严重威胁或已经造成现实的侵害。如果缺少主观或者客观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条件,犯罪就不能成立,不能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意外事件缺乏主观条件,所以符合的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第15题:

    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的规定。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修正案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
    刑事违法是指违反广义的刑法,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和刑法修正案。

  • 第16题:

    附属刑法是指()

    • A、附带规定于单行刑法的罪行规定
    • B、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违法规定
    • C、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
    • D、刑法典的附则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刑法规定的意外事件指什么?


    正确答案: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 第18题: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
    • B、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
    • C、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非都具有效力
    • D、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和意外事件的界限。


    正确答案: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因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能否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和行为人能否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 第20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意义:(1)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活动;(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 第21题:

    问答题
    刑法规定的意外事件指什么?

    正确答案: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附属刑法是指()
    A

    附带规定于单行刑法的罪行规定

    B

    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违法规定

    C

    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

    D

    刑法典的附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意义:(1)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活动;(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虐待罪是指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妨害婚姻家庭罪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