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

题目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镇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相似考题
更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答案:D
    解析:
    由条形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上升,选择D项。

  • 第2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答案:B
    解析:
    由第二段可知,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长,由条形图可知,就业结构得到了改善,选B。

  • 第3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A.38.1:27.8:34.1
    B.39.6:27.2:33.2
    C.44.8:23.1:31.4
    D.44.1:27.8:28.1

    答案:A
    解析:
    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29708/77995)X100%≈38%,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故选A。

  • 第4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 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 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 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 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 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 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约为()。


    A.75825 万人
    B.77995 万人
    C.79789 万人
    D.75088 万人

    答案:B
    解析:
    由于就业人员总量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之和,所以所求为29708+21684+ 26603=77995 万人。

  • 第5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 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 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 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 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 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 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答案:B
    解析:
    由第二段可知,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长,由条形图可知,就业结构得到了改善,选B。

  • 第6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 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 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 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 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 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 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A.3.9个百分点
    B.4.5个百分点
    C.5.3个百分点
    D.6.2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
    2005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为1-36%,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 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为1-39.9%,所求为1-39.9%-(1-36%)=-3.9%,下降了 3.9个百分点。

  • 第7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 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 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 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 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 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 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答案:D
    解析:
    由条形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 重变化趋势为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上升,选择D项。

  • 第8题:

    单选题
    201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  )。
    A

    44%

    B

    45%

    C

    46%

    D

    47%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1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35914÷76420=47%。

  • 第9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A.3.9个百分点
    B.4.5个百分点
    C.5.3个百分点
    D.6.2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
    2005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为1-36%,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为1-39.9%,所求为1-39.9%-( 1-36%)=-3.9%,下降了3.9个百分点。

  • 第10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C.城镇就业人员
    D.乡村就业人员

    答案:B
    解析:
    由资料可知第一产业和乡村就业人员数量都减少了,所以A、D项排除。城镇就业人员分为城镇公有制经济就血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加4947万人,而城镇就业人员增加31120—27331=3789(万人),则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是减少的,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长率是超过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的。故本题选B。

  • 第11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增加
    B.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下降
    C.从2005年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大幅回落
    D.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小于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可知,一、二、三产业从2005年至2009年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所以A、B两项表述错误。2005年至2009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所以C项错误。运用排除法可知,D项为本题答案。

  • 第12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A.566.4万人
    B.708万人
    C.720万人
    D.900万人

    答案:D
    解析:
    2005年到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的人数为:21684—18084=3600(万人),第二产业年均增加为:3600÷4=900(万人),所以答案为D。

  • 第13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 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 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 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 708万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 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 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镇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答案:D
    解析:
    。解析=A项,由最后一段数据可知,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没有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 就业人员,错误;
    B项,由第一段可知,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小于50%,所以城镇就业人员低于农村就业人员,错误;
    C项,由最后一段可知,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3553=6236万人,错误;D项,由最后一段可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正确。
    综上,选择D项。

  • 第14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

    A.6.3%
    B.12.6%
    C.8%
    D.18.1%

    答案:C
    解析:
    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为:(9789—3553)+(77995—2170)X100%=6236÷75825X100%≈8%,所以本题答案为C。

  • 第15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以下关于2003—2007年我国就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约为0.85%
    B. 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超过95.1%
    C. 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14.6%
    D. 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答案:D
    解析: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为4√76990÷74432=0.85%。A正确;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为(11427-266)÷(12024-311)=95.3%,B正确;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29350-25600)÷25600≈14.6%,C正确;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绝对量减少了75825x44.8%-31444=2525.6万.减少了2525.6+(75825×44.8%)=7.4%,D错误。故答案为D。

  • 第16题:

    单选题
    2012年年末,除去城镇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约:
    A

    58.4%

    B

    48.4%

    C

    5 1.6%

    D

    46.6%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