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而人又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因此要做“中国人”,“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的民族特征;进一步提出“做现代的中国人”,则使“活教育”目的进而体现时代精神,更为具体。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要求:有健全身体,有建设能力,有创造能力,能够合作,要服务,懂得、善于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是对此的概括和表述。他说:“活教育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与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知识,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还提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割裂的,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更多“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陈鹤琴。()


    正确答案:对

  • 第2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


    答案:
    解析:
    (1) “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 “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 第3题:

    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答案:
    解析:
    (1)两种理论都是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而形成的。陶行知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在实践中感到行不通,而将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陈鹤琴也不讳言“活教育”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更多是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完全是一种新 的试验。 (2)都反对传统书本教育,但并不忽视书本的地位。陶行知认为传统书本教育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其结果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当然,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但书不过只是工具,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陈鹤琴认为传统的书本教育是把书本作为了学校学 习的唯一材料,把学校与社会、自然隔离了,培养的是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当然,将书恰当地作为参考材料,书还是有用的。 (3)都反对课堂中心和学校中心,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以社会为学校,把学校的一切都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陈鹤琴提出“大自煞、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育课程的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 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4)都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强调“做”在教学中的地位。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都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提倡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陶行知认为儿童生活是学校的中心,教育不能创造儿童,其任务只是帮助儿童发展,为此教育者应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陈鹤琴主张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 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 第4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答案:
    解析: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反对传统的将书本看作唯一教育资料的做法,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就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活教育”课程追求完整的儿童生活,教学组织形式打破惯常的学科中心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其鲜明的特点是:第一,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第二,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活教育”思想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吸取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时,也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第5题: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的三大命题。


    答案:
    解析:
    陈鹤琴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与教学,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幼儿教育方面总结出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活教育思想”,其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组成部分。(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说:“活教育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整体。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尽管陈鹤琴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取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陈鹤琴又具体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论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切中传统教育的弊病,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死本,书本至上,主张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学上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代,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 第6题:

    陈鹤琴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是()

    A实用主义

    B活教育

    C生活教育

    D乡村教育


    B

  • 第7题: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正确答案: (1)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

  • 第8题:

    论述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和启示。


    正确答案: ①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使用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②课程大致有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③方法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
    ④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 第9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正确答案:“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可以从教育目的、课程论(包括具体的课程方案)、教育方法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 ①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课程论,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③教学论,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教学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和启示。

    正确答案: ①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使用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②课程大致有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③方法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
    ④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正确答案: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1、活教育的目的论。
    2、活教育的课程论。
    3、活教育的方法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1)从目的论看: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说明陈鹤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论不仅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2)从课程论看: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所形成的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3)从方法论看: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着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4)从教学原则看:陈鹤琴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做)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其基奉精神为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证实。(5)从训育原则看:陈鹤琴提出13条训育原则:①从小到大;②从人治到法治;③从法治到心理;④从对立到一体;⑤从不觉到自觉;⑥从被动到自动;⑦从自我到互助;⑧从知到行;⑨从形式到精神;⑩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联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这些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充满了辩证法,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从上可见,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对封建旧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战争烽火催生下时代精神的体现;活教育是对欧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尽管活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局限,但却非常适宜于学前教育领域。

  • 第14题: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⑴“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 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如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样,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即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的主体性,力图去除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而脱离社会生活、以书本知识 为中心而脱离实际、以教师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等弊端,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这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 响的教育思想,其精神至今都不为过时,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发。

  • 第15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
    解析: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反对传统的将书本看作唯一教育资料的做法,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就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活教育”课程追求完整的儿童生活,教学组织形式打破惯常的学科中心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其鲜明的特点是:第一,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第二,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活教育”思想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吸取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时,也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第16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


    答案:
    解析:
    30年代末,陈鹤琴提出: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他明确提出"活教育”主张。该主张具体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 一般意义的目的;“活教育”的课程论,即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陈鹤琴 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活教育”的教学论,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 第17题:

    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答案:
    解析:
    陈鹤琴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与教学,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幼儿教育方面总结出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活教育思想”,其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组成部分。(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说:“活教育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整体。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尽管陈鹤琴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取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陈鹤琴又具体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论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切中传统教育的弊病,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死本,书本至上,主张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学上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代,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 第18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17条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


    正确答案: (1)目的论: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课程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的旧观念则形成 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
    (3)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 第20题: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①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课程论,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③教学论,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教学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 第21题:

    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活教育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

    正确答案: (1)目的论: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课程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的旧观念则形成 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
    (3)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陈鹤琴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情形:“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决心使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