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活动包括(  )。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C.颁布《十九信条》
    D.组建宪政编查馆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四个选项概括了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 第2题:

    简论清末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及其确立的法律后果。


    答案:
    解析:
    (1)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其驻外领事等对在另一国领土之内的本国国民按照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属于“治外法权”的一种。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1843年的《中英五日通商章程》及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中,并在其后签订的一系列下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
    (2)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均依被告主义原则适用法律和实行司法管辖;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在中国发生的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院或相应机关审理,中国司法官员一律不得过问;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一般均适用被告主义原则,由被告一方所属国的领事法院或相应机构审理,中国司法官员亦不得过问;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案件,如前者是被告,则适用被告主义原则,如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为了行使领事裁判权,西方列强均在中国设置了司法审判系统。此外,为了扩大延伸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英、美、法三国还在中国确立了会审公廨制度。会审公廨是清政府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实际上是领事裁判权制度的延伸。1864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专门审判机构,正式形成了会审公廨制度。按1868年《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的规定,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官府派驻租界的基层法庭,但凡遇诉讼牵涉外国人必应到案者,必须有领事官员参与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的诉讼案,若被告系有约国人,由其本国领事裁判,若被告是无约国人,也须由其本国领事陪审。实际上所谓“会审”,只是空有其名,甚至租界内纯粹中国人之间的诉讼最终也须外国领事观审并操纵判决。这一制度相继在各地租界内实行。
    (3)领事裁判权确立的后果: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使中国司法机关丧失了对涉外案件的管辖权,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2)外国侵略者凭借领事裁判权在中国逞凶肆虐、逍遥法外。3)领事裁判权是外国侵略者肆意侵害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工具。

  • 第3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的宪政运动是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向光绪皇帝提出了"变法"、"维新"的要求,在政治方面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主张,进行了一场以改良主义为基本道路,以君主立宪为最终目标的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政运动。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实行宪政。
    实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被动之举,其目的是为了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

  • 第4题: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

    • A、7年
    • B、8年
    • C、9年
    • D、10年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01年设立。


    正确答案:资政院

  • 第7题:

    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正确答案:(1)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各项大权,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权利。《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英国式的虚权君主制或缩小了皇权,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权力。
    (2)成立咨议局、资政院。咨议局相当于各省议会,资政院相当于国会。

  • 第8题:

    判断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 罗振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正确答案: (1)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各项大权,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权利。《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英国式的虚权君主制或缩小了皇权,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权力。
    (2)成立咨议局、资政院。咨议局相当于各省议会,资政院相当于国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A

    新政

    B

    预备立宪

    C

    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
    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
    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中央咨询机关
    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


    答案:A,B
    解析:
    【精解】C项错在: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地方咨询机关,而不是中央咨询机关。D项错在: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辅助机关,而不是指导机关。

  • 第14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 A、发布“预备立宪谕”
    •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C、发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 A、新政
    • B、预备立宪
    • C、戊戌变法
    • D、洋务运动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罗振玉

  • 第18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颁布的主要宪法性文件包括:()

    • A、《钦定宪法大纲》
    • B、《十九信条》
    • C、《天坛宪草》
    • D、《五权宪法》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 A、修订法律
    • B、设立议院
    • C、召开国会
    • D、官制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填空题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10年设立。

    正确答案: 资政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A

    修订法律

    B

    设立议院

    C

    召开国会

    D

    官制改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颁布的主要宪法性文件包括:()
    A

    《钦定宪法大纲》

    B

    《十九信条》

    C

    《天坛宪草》

    D

    《五权宪法》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
    A

    《钦定宪法大纲》

    B

    《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C

    《预备立宪上谕》

    D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开始“预备立宪”。1906年9月1日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预备立宪上谕》。1908年8月27日公布了“预备立宪”计划——《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11月,为挽回颓局,发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