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题目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
解析:
当地基表层存在不厚的软弱土层且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挖除,另外填筑易于压实的材料。或者如果软弱土层较厚而全部挖除不合理时,可将其部分挖除,铺设密实的垫层材料,但必须进行换填层以下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验算,以上这种挖除回填统称为换填法。
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更多“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论述,何项是正确的?(  )

    A.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宜为0.5~5.0m
    B.经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均不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埋深修正
    C.换填垫层和压实地基的静载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应小于1.0m2;强夯置换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2.0m2
    D.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应按复合地基设计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1.4条规定,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宜为0.5~3.0m。B项错误,根据第3.0.4条规定,经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有关规定。C项正确,根据附录A第A.0.2条规定,平板静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应按需检验土层的厚度确定,且不应小于1.0m2;对夯实地基,不宜小于2.0m2。D项错误,根据第9.1.2条规定,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当桩与承台整体连接时,可按桩基础设计;桩与基础不整体连接时,可按复合地基设计。

  • 第2题:

    某软土地基上建设2~3层别墅(筏板基础、天然地基),结构封顶时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沉降较大且差异沉降发展较快,需对房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以控制沉降,下列哪种加固方法最合适?(  )

    A、树根桩法
    B、加深基础法
    C、换填垫层法
    D、增加筏板厚度

    答案:A
    解析: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地下铁道的原有建筑物加固工程;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换土法是指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适用于地基表层存在着厚度不大且易于挖除的不良土层;加深基础法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不能控制沉降;增加筏板厚度来控制沉降,效果不明显。

  • 第3题: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桩基,桩基尺寸为6mX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6000kN, 基础和基础上土重Ck = 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 = 120kPa,Y =18kN/m3,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0m时,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27kPa B. 63kPa
    C. 78kPa D. 94kPa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采用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时,下述()不正确。()

    • A、垫层顶面尺寸不得小于基础底面尺寸
    • B、应力扩散角一般为35°
    • C、砂垫层厚度一般取1~3m
    • D、计算变形时砂垫层本身的沉降量可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对于换填垫层法,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
    • B、垫层厚度越大,垫层底面处软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越大(受深度修正影响),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 C、垫层厚度越大,基底附加应力在垫层中扩散的范围越大,使附加应力减小
    • D、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和不得大于底面处软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地基处理换填垫层法适用范围,可换填材料有哪些?


    正确答案: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可换填材料有砂石(包括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砾、卵石、碎石)、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矿渣等。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论述,何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宜为0.5~5.0m

    B

    经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均不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埋深修正

    C

    换填垫层和压实地基的静载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应小于1.0m2;强夯置换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2.0m2

    D

    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应按复合地基设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1.4条规定,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宜为0.5~3.0m.。
    B项错误,根据第3.0.4条规定,经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C项正确,根据附录A第A.0.2条规定,平板静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应按需检验土层的厚度确定,且不应小于1.0m2;对夯实地基,不宜小于2.0m2
    D项错误,根据第9.1.2条规定,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当桩与承台整体连接时,可按桩基础设计;桩与基础不整体连接时,可按复合地基设计。

  • 第8题:

    单选题
    采用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时,下述()不正确。()
    A

    垫层顶面尺寸不得小于基础底面尺寸

    B

    应力扩散角一般为35°

    C

    砂垫层厚度一般取1~3m

    D

    计算变形时砂垫层本身的沉降量可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对于换填垫层法,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

    B

    垫层厚度越大,垫层底面处软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越大(受深度修正影响),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C

    垫层厚度越大,基底附加应力在垫层中扩散的范围越大,使附加应力减小

    D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和不得大于底面处软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
    A

    垫层土的承载力

    B

    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垫层土的承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2013年真题]
    A

    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

    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

    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

    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2条、第4.2.6条、第4.2.7条规定,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 第12题:

    单选题
    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垫层设计应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垫层设计时要求(  )。
    A

    垫层厚度越厚越好

    B

    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0.25倍基础宽度

    C

    垫层压力扩散角不大于28°

    D

    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3.2条规定,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其他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4.1.1条规定,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地基。当在建筑范围内上层软弱土较薄时,则可采用全部置换处理。C项,根据第4.2.2条表4.2.2规定,当z/b≥0.50时,中砂等压力扩散角取30°。

  • 第13题:

    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垫层设计应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垫层设计时要求()。
    A.垫层厚度越厚越好
    B.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0. 25倍基础宽度
    C.垫层压力扩散角不大于28°
    D.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 1.1条,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层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辱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

  • 第14题: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桩基,桩基尺寸为6m×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 Fk=6000kN,基础和基础上土重Gk =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 = 120kPa,y=18kN/m3,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0m时,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 )kPa。
    A. 27 B. 63 C. 78 D. 94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4. 2. 1条,

  • 第15题: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柱基,柱基尺寸为6m×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6000kN,基础和基础上土重Gk=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120kPa,γ =18kN/m3,垫层的压力扩散角θ=28°,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m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其值最接近( )。

    A27kPa
    B63kPa
    C78kPa
    D94kPa

    答案:D
    解析: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18×1.5=27kPa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 第16题:

    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垫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

    • A、垫层的宽度
    • B、垫层土的强度
    • C、垫下面土层的地基承载力
    • D、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经换填垫层法处理的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述规定()。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承载力的修正系数为零
    • B、垫层的地基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 C、不大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1.4倍
    • D、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软土地基上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8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6m,问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因素?()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 C、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 D、换填垫层下的软土的力学性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软土地基上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8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6m,问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因素?()
    A

    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

    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

    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D

    换填垫层下的软土的力学性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均质粉土场地,土层重度为γ=18kN/m3,fak=110kPa,地下水位5.0m,场地中有一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2.0m,埋深1.5m,荷载为400kN/m,采用矿渣垫层处理地基,垫层厚度为2.0m,垫层材料重度为20kN/m3,试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垫层底面宽度为()。
    A

    4.2m

    B

    4.4m

    C

    4.6m

    D

    4.8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
    A

    垫层土的承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经换填垫层法处理的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述规定()。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承载力的修正系数为零

    B

    垫层的地基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C

    不大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1.4倍

    D

    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8.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
    A

    0.85m

    B

    1.56m

    C

    2.13m

    D

    2.55m


    正确答案: B
    解析: 垫层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2.1款要求,灰土垫层的压力扩散角为280,因此超出宽度应该为:2*2M*TG28°=2.1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