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A.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B.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C.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D.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题目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

A.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B.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C.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D.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相似考题
更多“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一水利地下工程,围岩强度评分为25,岩体完整程度评分为30,结构面状态评分为1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5,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应属于(  )类围岩类别。

    A.I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C
    解析:
    总评分T为25+30+15+(-2)+(-5)=6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有T>85的岩体为Ⅰ级围岩,T在65~85之间的岩体为Ⅱ级围岩,T在45~65之间的岩体为Ⅲ级围岩,T在25~45之间的岩体为Ⅳ级围岩,T<25的岩体为Ⅴ级围岩。

  • 第2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 )应进行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 )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

    A.地震安全性评价
    B.地震破坏性分析
    C.地震危险性分析
    D.地震活动性分析

    答案:C
    解析:
    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进行:①坝高大于200m或库容大于10×109m3的大(1)型工程或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②其他大型工程可按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对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坝高为100~150m的工程,当历史地震资料较少时,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③地震危险性分析应包括工程使用期限内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坝、库区可能遭受的地震烈度,坝址基岩地震峰值水平加速度及反应谱等地震动参数,以及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

  • 第4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

    • A、活断层
    • B、可能的活断层
    • C、Ⅱ级区域性断层
    • D、Ⅲ级区域性断层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 A、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 B、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 C、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 D、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划分的岩体结构?(  )
    A

    整体结构

    B

    层状结构

    C

    碎裂结构

    D

    散体结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U,将岩体结构划分为块状结构、层状结构、镶嵌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 第7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应在(  )阶段查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建筑物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
    A

    规划

    B

    项目建议书

    C

    可行性研究

    D

    初步设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坝址和建筑物场地上进行。其基本任务是查明水库及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选定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进行工程地质论证,提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 第8题:

    单选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

    流土

    B

    鼓胀溃决

    C

    管涌

    D

    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
    A

    活断层

    B

    可能的活断层

    C

    Ⅱ级区域性断层

    D

    Ⅲ级区域性断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活断层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工程的设计基准期内(一般为50~200年),活断层错动(包括引起强烈地震的突然错动和无震蠕滑错动)对工程可能产生直接破坏;②由于活断层突然错动引发强烈地震动,其巨大动荷载造成水工建筑物结构的破坏、库岸崩塌或滑坡、软基液化失效等,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 第10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定义的活断层是指(  )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A

    全新世

    B

    早更新世

    C

    中更新世

    D

    晚更新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2.4条规定,活断层可根据下列标志直接判定:①错动晚更新世(Q3)以来地层的断层;②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最新一次错动年代距今10万年以内;③根据仪器观测,沿断裂有大于0.1mm/年的位移;④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者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⑤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裂。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
    A

    1︰2000~1︰10000

    B

    1︰5000~1︰2000

    C

    1︰5000~1︰10000

    D

    1︰50000~1︰10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4.2条,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包括各比选坝址主副坝、导流工程和枢纽建筑物布置等有关地段。当比选坝址相距在2km及以上时,可分别单独测绘成图。②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12000

  • 第12题:

    多选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岩体和结构面抗剪断强度的取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

    混凝土坝基础和岩石间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取值

    B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C

    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D

    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取值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第E.0.4条第4款规定,混凝土坝基础与基岩间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参数的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按残余强度参数与比例极限强度参数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B项,根据第E.0.4条第5款规定,岩体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对于脆性破坏岩体按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对于塑性破坏岩体取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
    CD两项,根据第E.0.5条规定,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进行:①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按残余强度平均值作为标准值;②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最小值平均值取值。

  • 第13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一般情况下软土强度的标准值宜取(  )。

    A.屈服强度
    B.流变强度
    C.峰值强度
    D.残余强度

    答案:B
    解析:
    软土的流动性较强,只能应用流变强度。

  • 第14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

    A.30
    B.50
    C.70
    D.100

    答案: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4.2条规定,坝址勘探布置应符合的规定之一是: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主要勘探剖面。坝高70m及以上或地质条件复杂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上、下游布置辅助勘探剖面。

  • 第15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 A、流土
    • B、鼓胀溃决
    • C、管涌
    •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

    • A、地震安全性评价
    • B、地震破坏性分析
    • C、地震危险性分析
    • D、地震活动性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单选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A

    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B

    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C

    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D

    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D.0.5条,断层应按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岩块岩屑型和泥型四种情况分别取值。

  • 第18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中将岩体结构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13种亚类型,亚类型中的巨厚层状结构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A

    块状结构

    B

    层状结构

    C

    碎裂结构

    D

    散体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2011年真题]
    A

    流土

    B

    突涌

    C

    管涌

    D

    振动液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土的渗透变形特征应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和结构状态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1条第1款规定,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 第20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  )及与之有构造活动联系的分支断层上。
    A

    活断层

    B

    可能的活断层

    C

    Ⅱ级区域性断层

    D

    Ⅲ级区域性断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2.8条规定,在构造稳定性方面,坝(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准则:①坝(场)址不宜选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40g的强震区;②大坝等主体建筑物不宜建在活断层上;③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建坝时,应进行专门论证。

  • 第21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推荐的分类方法中,修正因素是指()。
    A

    地下水评分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

    B

    岩石强度评分和岩体完整程度评分

    C

    岩体完整程度评分和结构面状态评分

    D

    结构面状态评分和地下水评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P规定。围岩分类以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地下水及主要结构面产状五个因素评分的总和为基本判据,以围岩强度应力为判定依据。其中基本因素围岩总评分T为岩石强度评分、岩体完整性评分、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修正因素地下水评分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之和。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构造的硬质岩体经抗剪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优定斜率法

    B

    采用最小二乘法

    C

    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D

    采用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E第E.0.4条第5款规定,岩体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对于脆性破坏岩体按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对于塑性破坏岩体取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A

    1:2000~1:10000

    B

    1:5000~1:2000

    C

    1:5000~1:10000

    D

    1:50000~1:10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当比较坝址相距2km及以上时,可单独测绘。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