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中不需要特殊管理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当包括

    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

    B、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C、常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D、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与控制方法

    E、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参考答案:ABCDE

  • 第2题: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指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的药物。按其与阿片受体作用的关系分为: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和阿片受体拮抗药。阿片受体激动剂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减少cAMP的产生),关闭N型电压控制型钙通道,开放钙依赖性内控型钾通道。由此导致超极化和神经元兴奋性下降。细胞内钙的变化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并调节蛋白激酶活性。纳摩尔级的阿片类药物并不产生抑制作用,而是通过激活兴奋性Gs蛋白而产生兴奋作用。合用极低剂量的拮抗剂可显著增强阿片类激动剂的镇痛作用,减轻副作用;
    2)非麻醉性镇痛药:主要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氯诺昔康(可塞风)。其作用部分主要在外周,镇痛强度比阿片类药物弱,适用于中等强度的疼痛。没有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但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诱发消化道溃疡发作等。因其解热消炎的作用,常用于骨科病人的镇痛;
    3)神经安定药:如氟哌利多、咪唑安定,这些药物无镇痛作用,但可强化镇痛药的作用。因氟哌利多有强的止呕作用,还用于对抗麻醉性镇痛药的胃肠道症状。

  • 第3题: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


    正确答案: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 第4题:

    以下有关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常用药物
    • B、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痛安全有效
    • C、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所有慢性非癌症的患者中,随时可采用阿片类镇痛药物
    • D、长效阿片类镇痛药较少产生较高的血浆峰浓度,因此可减少患者觅药的中枢机制,较少产生正反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解热镇痛药抑制()的合成产生药理作用。根据解热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根据镇痛作用常用于();根据抗炎抗风湿作用常用于()和()。


    正确答案:前列腺素;高热;长期低热;慢性持续性钝痛(尢炎性疼痛);风湿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 第6题:

    试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后镇痛方法。


    正确答案: 目前较常用的手术镇痛方法为硬膜外镇痛和病人自控镇痛。
    (1)硬膜外镇痛:通过术后流置的硬膜外导管给药。常用药物为吗啡,成人剂量为2~3mg/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注入,药物有效时间6~24小时。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
    (2)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病人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控制PCA的微电脑装置,即可按设定的剂量给药。病人自控镇痛可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CIA主要以麻醉性镇痛药物为主,常用吗啡、芬太尼或者曲马朵等。PCEA则以局部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常用0.1%~0.2%布比卡因+小量的菲太尼或吗啡。应用病人自控镇痛给药时应防止用药过量。

  • 第7题: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正确答案: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①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
    ②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
    ③吡锉酮类,如保泰松;
    ④丙酸类,如布洛芬;
    ⑤乙酸类,如吲哚美辛;
    ⑥灭酸类,如甲灭酸;
    ⑦昔康类,如吡罗昔康。

  • 第8题:

    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的药物的主要临床用途是()

    • A、解热镇痛药物
    • B、麻醉镇痛药物
    • C、镇痛消炎作用
    • D、抗痛风药物
    • E、降压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A

    一次常用量

    B

    1日常用量

    C

    3日常用量

    D

    7日常用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术后患者肌内注射最常用的镇痛药物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后镇痛方法。

    正确答案: 目前较常用的手术镇痛方法为硬膜外镇痛和病人自控镇痛。
    (1)硬膜外镇痛:通过术后流置的硬膜外导管给药。常用药物为吗啡,成人剂量为2~3mg/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注入,药物有效时间6~24小时。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
    (2)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病人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控制PCA的微电脑装置,即可按设定的剂量给药。病人自控镇痛可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CIA主要以麻醉性镇痛药物为主,常用吗啡、芬太尼或者曲马朵等。PCEA则以局部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常用0.1%~0.2%布比卡因+小量的菲太尼或吗啡。应用病人自控镇痛给药时应防止用药过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请比较二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何异同相同点?

    正确答案: 相同点:都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都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并通过抑制COX-2和抑制PG实现。都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都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并通过抑制COX-2和抑制PG实现。
    不同点:
    药理:乙酰水杨酸:
    1、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
    2、有抗血小板功能
    对乙酰氨基酚:
    1、抗炎作用极弱。
    2、无抗血小板功能
    临床:乙酰水杨酸:
    1、常用于急性风湿的诊断和治疗。
    2、小剂量口服抑制血栓形成,可防治血栓性疾病。对乙酰氨基酚: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常用于不宜使用aspirin的头痛发热患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口腔颌面部常用的镇痛方法中,可除外的是

    A.神经阻滞
    B.药物镇痛
    C.针刺镇痛
    D.吸氧
    E.神经切断术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临床如何选择镇痛药物?


    正确答案: 1)麻醉性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及曲马多等。这些药物全部或部分激动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而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可通过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或静脉给药。病房也有经皮给药的芬太尼贴剂。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短期的疼痛,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不必担心导致成瘾的问题;
    2)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外用、静脉或泵注给药。适用于慢性疼痛,长期应用。

  • 第15题:

    常用的麻醉镇痛药物应如何选择和应用?


    正确答案: 1)吗啡:通过激活体内阿片受体而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肌注后15-30分钟起效,45-9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镇痛作用时间为4-6h。吗啡的剂型最多,除普通的片剂、胶囊和针剂外,还有控缓释片、高浓度口服液、栓剂等。吗啡的给药途径也最多,可经皮、口腔、鼻、胃肠道、直肠、静脉、肌肉和椎管内给药。吗啡主要用于急性剧烈性疼痛、术后镇痛和癌性止痛,成人每次5-l0mg。肌注或静脉注射用于急性剧烈性疼痛。用于术后和癌性镇痛时,常通过硬膜外腔或静脉给药,可单次给药或使用镇痛泵持续给药。此外,吗啡还有明显的镇静和镇咳作用。
    2)哌替啶:又名杜冷丁、唛啶、地美露,是人工合成的苯基哌啶类阿片样镇痛剂。哌替啶的作用机制与吗啡相同,其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哌替啶肌肉注射给药1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为2-4h。哌替啶主要用于急性剧烈性疼痛、术后镇痛。在急性剧烈性疼痛的治疗上,比吗啡常用,而用于术后和癌性镇痛上,其镇痛效果不如吗啡,故很少使用。成人每次50-l00mg。肌注或静脉注射常用于治疗急性剧烈性疼痛。哌替啶也可以通过椎管内给药治疗术后疼痛。
    3)芬太尼:芬太尼为人工合成的苯基哌啶类麻醉性镇痛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芬太尼属于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其药理特点是起效快,时效短,副作用小。肌肉注射15分钟起效,作用时间1-2h。芬太尼在疼痛治疗中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和癌性止痛,常通过硬膜外腔或静脉连续给药,适合用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近年来推出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确切,每片贴剂能提供持续72h的镇痛作用,尤其适用于癌痛的治疗。芬太尼还有许多衍生物,如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这些新一代的芬太尼制剂具有镇痛效能更强,作用时间更短,清除率更快,对呼吸、循环和肝肾功能影响更小等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第16题:

    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请比较二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何异同相同点?


    正确答案:相同点:都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都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并通过抑制COX-2和抑制PG实现。都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都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并通过抑制COX-2和抑制PG实现。
    不同点:
    药理:乙酰水杨酸:
    1、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
    2、有抗血小板功能
    对乙酰氨基酚:
    1、抗炎作用极弱。
    2、无抗血小板功能
    临床:乙酰水杨酸:
    1、常用于急性风湿的诊断和治疗。
    2、小剂量口服抑制血栓形成,可防治血栓性疾病。对乙酰氨基酚: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常用于不宜使用aspirin的头痛发热患者。

  • 第17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有哪些?


    正确答案: 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 第18题:

    术后镇痛中,下列药物中哪一个是不常用的()。

    • A、吗啡
    • B、布比卡因
    • C、芬太尼
    • D、布洛芬
    • E、哌替啶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临床上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解热消炎镇痛药、()、()、()、()。


    正确答案:麻醉性镇痛药;催眠镇静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

  • 第20题:

    填空题
    临床上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解热消炎镇痛药、()、()、()、()。

    正确答案: 麻醉性镇痛药,催眠镇静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阿片类药物在癌症镇痛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对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其他类型镇痛药无法替代

    B

    癌痛治疗实践中,会出现耐受性、戒断症状

    C

    要强调药物滥用的危害,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

    D

    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实

    E

    在正常临床应用中,心理渴求、滥用的比例很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疼痛是癌症病人最普遍的症状,也是影响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较为现实的方式处理癌症疼痛。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实,特别是对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其他类型镇痛药无法替代。在正常临床应用中,尽管会出现耐受性、戒断症状,但心理渴求、滥用的比例很小。我们在宣传降低药物滥用危害的同时,也应正确认识依赖性药物的医用价值,科学、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 第22题:

    单选题
    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的药物的主要临床用途是()
    A

    解热镇痛药物

    B

    麻醉镇痛药物

    C

    镇痛消炎作用

    D

    抗痛风药物

    E

    降压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是双氯芬酸钠的化学名,双氯芬酸钠的临床作用是镇痛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作用相似。

  • 第23题:

    填空题
    解热镇痛药抑制()的合成产生药理作用。根据解热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根据镇痛作用常用于();根据抗炎抗风湿作用常用于()和()。

    正确答案: 前列腺素,高热,长期低热,慢性持续性钝痛(尢炎性疼痛),风湿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