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下面哪一项不是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A、严重黄疸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发热D、中毒性鼓胀及腹水E、肝肿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的是

    A. 黄疸进行性加重
    B. 凝血酶原活动40%
    C. 血尿素氮升高
    D. 精神行为异常
    E. 腹水、中毒性鼓胀

    答案:B
    解析: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在数日内出现肝性脑病,腹水迅速增多或出现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B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且PTA的变化也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最敏感的实验室指标。黄疸进行性加重(A错)、血尿素氮升高(C错)、精神行为异常(D错)和腹水、中毒性鼓胀(E错)也可作为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依据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但不如PTA≤40%诊断和预后意义大。

  • 第2题: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慢性重型肝炎必须有慢性肝病史
    B.急性重型肝炎晚期才出现肝性脑病
    C.小儿肝炎多为无黄疸型
    D.老年肝炎黄疸多较深,持续时间长

    答案:D
    解析:
    老年肝炎黄疸多较深,持续时间长是正确的。慢性重型肝炎是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的重型肝炎,但并不一定都有慢性肝病的病史。可发生在HBsAg携带者;无慢性肝病史但体检发现慢性肝病体征或实验室检查见慢性肝病表现:A/G比值下降者。急性重型肝炎常于早期出现肝性脑病,这是与亚急性和慢性肝病不同的重要之处。急性重型肝炎的肝性脑病常于2周内出现。与成人不同,成人急性肝炎以无黄疸为多见,而小儿肝炎多为黄疸型。

  • 第3题:

    1. 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最应是( )
    2.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最应是( )
    3.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最应是( )

    AHBsAg(+),发热,黄疸,腹水,脾大

    B肝大,发热,黄疸,血性腹水

    C皮肤瘙痒,黄疸,肝大,脾中度肿大,IgG增高

    D皮肤无瘙痒,发热,黄疸,脾大,酱油色尿

    E肝大,发热,黄疸,关节疼痛,IgG增高


    1. A
    2. B
    3. E

  • 第4题:

    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9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中毒性肝炎

    答案:B
    解析:
    患者急性起病,出现躁动,神志不清提示肝性脑病,肝界缩小,提示明显肝坏死,因此考虑B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在Ⅱ度以上。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功能衰竭。即使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本病。本型病死率高。
    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类似急性重型肝炎表现。

  • 第5题:

    患者18岁,发热起病3 d后下降,伴恶心、呕吐、尿色深如豆油样,病程第8天出现嗜睡,继之意识不清,巩膜皮肤深度黄疸,肝界缩小,出现腹水。诊断应考虑()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感染中毒性脑病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