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及碎落石(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摘录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

题目
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及碎落石(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摘录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应保持破碎机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3,每m3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1> 、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 、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 、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 、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 、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相似考题

1.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施工单位采用直接加铺法施工。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SK-70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SBSSK-70改性沥青。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填写了《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部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格后,用于该工程。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车,开工前项目部向媒体发布了施工信息,并确定了施工区的范围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区两端设置了安全标志,所有施工车辆均配置黄色标志灯,现场足额配置了专职安全员。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上面层中“AC”和“16”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结合图5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4.指出项目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5.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问有何要求

2.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面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3,每m3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背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3.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施工单位根据原路面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接加铺法和破碎法施工。 直接加铺法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在采用直接加铺法施工段,施工单位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 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定位→(A)→制浆→灌浆→(B)→交通控制及 养护→弯沉检测。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 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对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摊铺,上面层采用走线法 摊铺,摊铺完后及时进行碾压并检测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和 路面横坡等。 在采用碎石法施工段,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①路面破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中间,再 破碎行车道两侧;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 左右的搭接破碎高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 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 中。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 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实验室,由实验室主任指派实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 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 料运至工地后,实验人员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 格,用于该工程。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 工序名称。 2、补充路面检测中漏项。 3、指出路面施工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4、结合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 简述其作用。 5、指出项目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4.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5+3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此三级公路已发展为重要的旅游支线公路。通车10年后,路面发生局部网状开裂、纵向裂缝等病害。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C)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的结构形式决定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改造路段中的K1+000~K1+600为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路段,施工单位针对此路段的边坡防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破碎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Z型压路机振动压实2~3遍,测标高并进行级配碎石调平,检测平整度。光轮压路机压实3~4遍,压实速度不超过5km/h。 事件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粒径满足要求并压实后,施工单位用智能洒布车均匀洒布乳化沥青做透层。洒布施工中发现局部有花白遗漏现象。 事件四: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弯沉值、渗透系数、抗滑(含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及路面横坡进行了实测。 问题1.写出图3中A、B以及背景材料中C的名称。 问题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3.说明事件二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进行压实的主要作用。 问题5.补充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

更多“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及碎落石(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次高级路面的面层宜采用( )。

    A:碎、砾石
    B:水泥混凝土面层
    C:沥青混凝土面层
    D:沥青碎石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89
    表2.2.3各级路面所具有的面层类型及其所适用的公路等级,三、四级公路。采用次高级路面,面层类型可采用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

  • 第2题:

    三级公路的面层多采用()。

    A、沥青贯入式路面
    B、粒料加固土路面
    C、水泥混凝土路面
    D、沥青混凝土路面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89
    本题考查的是道路工程。

  • 第3题:

    下列属于柔性路面的是( )。

    A、水泥混凝土路面
    B、沥青混凝土面层
    C、沥青碎石面层
    D、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E、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

    答案:B,C,E
    解析:
    2020/2019教材P2
    (1)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

  • 第4题:

    下列属于加铺沥青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的是()。

    A、使用沥青密封膏处理旧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
    B、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
    C、采取土工织物处理技术措施
    D、将板体整块凿除重新浇筑,采用局部修补的方法
    E、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

    答案:B,C
    解析:
    2020/2019教材P40
    (一)(1).水平变形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是旧水泥混凝土路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如果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接缝和裂缝处伸缩,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伸缩变形与其不一致时,就会在这些部位开裂,这就是产生反射裂缝的机理。(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3).采取土工织物处理技术措施也可以预防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

  •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施工单位根据原路面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接加铺法和破碎法施工。直接加铺法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在采用直接加铺法的施工段,施工单位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埋:定位→A→制浆→灌浆→B→交通控制→弯沉检测。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对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摊铺,上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摊铺完后及时进行碾压并检测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和路面横坡等。在采用碎石法的施工段,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1)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中间,再破碎行车道两侧;(2)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高度;(3)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4)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采购材料时,对原材料进行了验证试验。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工序A、B的名称。
    2.补充路面检测中的漏项。
    3.指出路面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结合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
    解析:
    1.工序A为钻孔,工序B为灌浆孔封堵。 2.检测项目补充:抗滑、弯沉值、渗水系数。
    3.错误一: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摊铺,上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改正: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摊铺。
    错误二: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中间,再破碎行车道两侧。改正: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两侧,再破碎行车道中间。
    错误三: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高度。改正: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
    错误四: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改正: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灵活调整破碎机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等。
    错误五: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改正:路面碎石化后应切割清除暴露的加强钢筋。
    4.应浇洒粘层。其作用是:使沥青结构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 第6题:

    在下列道路面层类型中,()为高级路面。

    A、沥青贯入碎(砾)石路面
    B、沥青表面处治
    C、泥结碎(砾)石路面
    D、水泥混凝土路面

    答案:D
    解析:
    高级路面具有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的特点;高级路面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

  • 第7题:

    公路隧道洞内行车道路面宜采用()。

    • A、沥青混凝土
    • B、沥青碎石
    • C、水泥混凝土
    • D、沥青贯入式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路面做哪些处理?


    正确答案: 1)对原混凝土路面应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表面处理后,可作基层使用。
    2)对原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填充处理。
    3)对局部破损的原混凝土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
    4)对混凝土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 第9题:

    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需进行检查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不检查(),平整度可按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沥青面层不检查()。


    正确答案:抗滑构造;弯沉

  • 第10题:

    多选题
    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若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局部脱空,加铺前需对基底进行处理,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整体刚性。常用基底处理方法有()等。
    A

    换填基底材料

    B

    填充密封膏

    C

    局部修补

    D

    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

    E

    采用微表处工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可以用于高级路面的面层材料是()。
    A

    沥青混凝土

    B

    水泥混凝土

    C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D

    沥青表面处治

    E

    沥青碎石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目前,可供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择的路面面层是()。
    A

    沥青混凝土

    B

    沥青碎石

    C

    沥青贯入式

    D

    水泥混凝土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次高级路面的面层宜采用( )。

    A.碎、砾石
    B.水泥混凝土面层
    C.沥青混凝土面层
    D.沥青碎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道路工程。次高级路面的面层宜采用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
    教材页码:P83-92


  • 第14题:

    旧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若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局部脱空,加铺前需对基底进行处理,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整体刚性。常用基底处理方法有()等。

    A、换填基底材料
    B、填充密封膏
    C、局部修补
    D、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
    E、采用微表处工艺

    答案:A,D
    解析:
    2020/2019教材P40
    (三)(1)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整体刚性,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必须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基底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换填基底材料;另一种是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

  • 第15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预防水平变形反射裂缝发生,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处理好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
    B、加铺层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
    C、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D、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
    E、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布透层油

    答案:A,B,C
    解析:
    2020/2019教材P40
    (一)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1)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必须处理好反射裂缝,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3)采用土工织物预防反射裂缝的方法参见1K411033条。

  • 第16题:

    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对就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摘录如下:
      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
      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碎石宽度;
      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应保持破碎机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
      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表4 各面层的铺筑速度表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3,每m3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以便使水能从路面区域及时排出。
    2.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的处治方法:进行修复处理,首先清除混凝土路面并开挖至稳定层,然后换填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材料。
    3.
    (1)错误。应先破碎行车道1、4,后破碎行车道2、3。
    (2)正确。
    (3)错误。机械施工过程中要灵活调整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等,尽量达到破碎均匀。
    (4)错误。应切割移除暴露的加强钢筋。
    4.属于仰斜式挡土墙。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用于路堑墙时,墙背与开挖面边坡较贴合,因而开挖量和回填量均较小,但墙后填土不易压实,不便施工。适用于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肩墙或路堤墙。
    5.下面层与中面层采用STS。因为下面层摊铺速度大于中面层的摊铺速度。
    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FTF搭接关系。因为中面层摊铺速度小于上面层的摊铺速度,故搭接关系应为FTF。
    6.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91+4.5×22)×(1+4%)×(1+2.5%)=202.54(元/m3)。

  • 第17题:

    (2019年)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4+300,双向两车道,里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该路段已成为重要集散公路,路面混凝土出现脱空、错台、局部网状开裂等病害,对该段公路需进行路面改造。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弯沉仪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了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采用原水泥混凝土里面进行处治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改造路段中的K2+000~K3+200经过人口密集的村庄,设计方案在此路段设置隔离栅,建议施工单位隔离栅宜在A工程完成后尽早实施。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脱空的病害采用钻孔然后用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的方案,具体的工艺包括:①钻孔②制浆③定位④交通控制⑤灌浆⑥注浆孔封堵。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的原混凝土路面,将伤害范围的整体全部凿除,重新夯实路基及基层,对换板部位基层顶面进行清理维护,换板部分基层调平采用碎石,再浇筑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事件四:施工单位对板块脱空病害进行压浆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实测弯沉值在0.10~0.18mm之间。
    事件五: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按实验段摊铺取得数据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C试验和D试验。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A的名称,说明设置隔离栅的主要作用。
    2、写出事件二中工艺B的内容,并对路面处治的工艺流程进行最优排序。
    3、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
    4、事件四种施工单位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后,可否判断板块不再脱空 说明理由。
    5、写出事件五种C试验、D试验的名称


    答案:
    解析:
    1、A:路基工程 隔离栅的主要作用是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设施,同时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与公路分离,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
    2、B:弯沉检测
    最优排序:③定位→①钻孔→②制浆→⑤灌浆→⑦灌浆孔封堵→④交通控制→⑥弯沉检测。
    3、换板部分基层调平均由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一次进行,不再单独选择材料调平。
    4、可以判断板块不再脱空。
    理由:因为实测弯沉值在0.10~0.18mm之间,并未超过0.3mm。
    5、C:抽提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第18题:

    下列可以用于高级路面的面层材料是()。

    • A、沥青混凝土
    • B、水泥混凝土
    • C、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 D、沥青表面处治
    • E、沥青碎石

    正确答案:A,B,E

  • 第19题:

    目前,可供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择的路面面层是()。

    • A、沥青混凝土
    • B、沥青碎石
    • C、沥青贯入式
    • D、水泥混凝土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在下列道路面层类型中,( )为高级路面。

    • A、沥青灌入碎(砾)石路面
    • B、路拌沥青碎石路面
    • C、泥结碎(砾)石路面
    • D、水泥混凝土路面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微表处大修工艺的有()。

    • A、对旧水泥道路做弯沉试验 
    • B、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 
    • C、加铺沥青面层碾压 
    • D、沥青密封膏处理水泥混凝土板缝 
    • E、剔除局部破损的混凝土面层 

    正确答案:A,C,D,E

  • 第22题:

    填空题
    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需进行检查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不检查(),平整度可按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沥青面层不检查()。

    正确答案: 抗滑构造,弯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土质路基压实时,三、四级公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    )的规定值。
    A

    高速公路

    B

    一级公路

    C

    二级公路

    D

    三级公路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