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更多“以下关于曲线段中桩桩距的描述,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线路直线段上的线路控制桩有()。

    A、交点桩和直线转点桩

    B、交点桩和边桩

    C、边桩和直线转点桩

    D、中桩和边桩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以下关于曲线段中桩桩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0m
    B.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0m
    C.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5m
    D.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5m

    答案:B
    解析:
    中桩桩距:直线不得大于25m,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0m。

  • 第3题:

    某建筑桩基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为扩底灌注桩,桩径为1000mm,扩底直径2200mm,锚桩采用4根900mm直径灌注桩,则下列关于试桩与锚桩、基准桩之间中心距设计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 试桩与锚桩中心距为4m
    B. 试桩与基准桩中心距为4.2m
    C. 基桩与锚桩中心距为4m
    D. 试桩与锚桩、基准桩中心距均为4.2m

    答案:B,C
    解析:
    A项错误,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4.2.6条规定,当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盘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试桩与锚桩中心距≥4.4m;BC两项正确,查表4.2.6,可知试桩与基准桩、基准桩与锚桩中心距≥max[4D,2]=4m。

  • 第4题:

    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曲线段桩距宜为();路口处桩距宜为()。


    正确答案:10~15m;5~10m;1~5m

  • 第5题: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中关于注浆作业的顺序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非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
    • B、对于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
    • C、多断面桩侧注浆宜先下后上
    • D、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内部,后外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群桩效应系数与桩距、桩数、桩颈、桩的入土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桩距
    • B、桩数
    • C、桩颈
    • D、桩的入土长度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以下关于沉管灌注桩不正确的是()。

    • A、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应在打桩项目清单中予以描述
    • B、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应单独编码列项
    • C、沉管灌注桩的加灌加度应在清单项目特征中予以描述
    • D、相同特征的沉管灌注桩如现场自然地坪标高不一致时,应分别编码列项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以下砼桩桩头处理中描述正确的有()。

    • A、应凿除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砼
    • B、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
    • C、距桩顶1.5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 D、桩头砼强度等级宜比桩身砼强度等级提高1-2级,且不小于C30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2672005 下列哪项对桩核中桩的描述是正确的()。

    • A、桩可增强根管封闭
    • B、桩末端距根尖孔1mm
    • C、桩末端距根尖孔3mm
    • D、桩直径一般为根横径的1/4
    • E、桩的固位力主要取决于粘固力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小于1倍桩径

    B

    基准点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试桩侧面

    C

    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

    D

    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同的试桩侧面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液化土等情况的桩基,设计时要考虑其压曲稳定问题,当桩径、桩长、桩侧土层条件相同时,以下四种情况中( )抗压曲失稳能力最强。
    A

    桩顶自由,桩侧埋于土层中

    B

    桩顶铰接,桩端埋于土层中

    C

    桩顶固接,桩端嵌岩;

    D

    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桩冠固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粘结力是最主要的固位力

    B

    桩与根管壁要密合

    C

    桩形态影响固位

    D

    桩直径与固位有关

    E

    桩越长固位越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请回答以下问题。(5)粒料桩、加固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柱、刚性桩共同的关键项目为( )。

    A.桩距
    B.桩径
    C.桩长
    D.强度

    答案:C
    解析:
    桩距和桩径不是关键项目,强度不是粒料桩的关键项目。所以答案为C。

  • 第14题:

    关于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桩身直径、扩底直径均无关
    B.与桩身直径有关,与扩底直径无关
    C.与桩身直径无关,与扩底直径有关
    D.与桩身直径、扩底直径均有关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液化土等情况的桩基,设计时要考虑其压曲稳定问题,当桩径、桩长、桩侧土层条件相同时,以下四种情况中( )抗压曲失稳能力最强。

    • A、桩顶自由,桩侧埋于土层中
    • B、桩顶铰接,桩端埋于土层中
    • C、桩顶固接,桩端嵌岩;
    • D、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桩基工程中关于桩的项目特征中()等可直接用标准图代号或设计桩型进行描述。

    • A、桩截面(桩径)
    • B、桩长
    • C、砼强度等级
    • D、成孔方法
    • E、桩类型

    正确答案:A,C,E

  • 第17题:

    路线测量中的整桩,是指按基本桩距的整倍数设置的桩,包括公里桩和()。

    • A、主点桩
    • B、百米桩
    • C、引桩
    • D、轴线桩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关于群桩效应,下述()不正确。()

    • A、群桩效应一般指受群桩影响承载力降低的现象
    • B、常规桩距(3d~4D.小群桩(n≤9)时,黏性土中的群桩效应不明显
    • C、黏性土中的大群桩(n≥9)群桩影响明显,群桩中单桩承载力减小,群桩沉降值增大
    • D、对于砂土中的挤土群桩,群桩中基桩的承载力小于相应的单桩承载力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下列关于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小于1倍桩径
    • B、基准点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试桩侧面
    • C、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
    • D、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同的试桩侧面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详细测设所采用的桩距与圆曲线的半径有关,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 A、假定桩距法
    • B、固定桩距法
    • C、整桩号法
    • D、整桩距法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单选题
    对桩核描述正确的是(  )。
    A

    桩长为根管长的2/3

    B

    直径为根管直径的1/2

    C

    桩核固位主要靠粘固力

    D

    桩末端距根尖2mm

    E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曲线段中桩桩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0m

    B

    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0m

    C

    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5m

    D

    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5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对桩核中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桩末端距根尖孔3~5mm

    B

    桩末端距根尖孔1~2mm

    C

    桩可增强根管封闭

    D

    桩直径一般为根横径的1/2

    E

    桩的固位力主要取决于粘固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以下砼桩桩头处理中描述正确的有()。
    A

    应凿除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砼

    B

    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

    C

    距桩顶1.5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D

    桩头砼强度等级宜比桩身砼强度等级提高1-2级,且不小于C30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