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以下规定中哪项是错误的?( )A.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 C.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 D.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

题目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以下规定中哪项是错误的?( )

A.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
C.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
D.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5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②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下面第26、27题的答案说明见本题。
更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以下规定中哪项是错误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居住区道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居住区道路仅在同一个方向连接城市干道时,其两个出入口应保证有必要的间距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C.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0
    D.居住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

    答案:A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8.0.1.2条: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第8.0.5.1条: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第8.0.5.2条: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第8.0.5.5条: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 第2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内道路设置的表述,哪条不符合规范要求?( )

    A.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大于150m
    D.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5.1条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 第3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小区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D:居住区内地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额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 第4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最多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组团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D: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 第5题:

    下列居住区道路的设置要求中,何者是错误的?Ⅰ.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的路相连Ⅱ.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0mⅢ.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通道Ⅳ.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

    A.Ⅰ、Ⅱ
    B.Ⅱ、Ⅲ
    C.Ⅲ、Ⅳ
    D.Ⅱ、Ⅳ

    答案:B
    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 第6题:

    简述居住区内部道路的分级。


    正确答案: 1)居住区级道路——属城市道路红线宽度:>20m(20~30m)车行道宽度:(10~14m)(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行道在12m以上较好人行道宽度:2~4m不等。
    2)小区级道路——联系小区内部的各部分,解决小区与外部联系。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路面宽度:6~9m;人行道宽度:1.5~2m。
    3)组团级道路——小区次路,解决组团内外联系路面宽4—6m(规范:3-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4)宅间小路(宅前路)——通向各户和单元入口的道路通行小汽车时路面宽不宜小于2.6m。

  • 第7题:

    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 A、居住区道路
    • B、居住区内部道路
    • C、小区道路
    • D、组团道路
    • E、宅间小路

    正确答案:A,C,D,E

  • 第8题:

    单选题
    既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的是()。
    A

    居住区道路

    B

    居住区内部道路

    C

    小区道路

    D

    组团道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A

    居住区道路

    B

    居住区内部道路

    C

    小区道路

    D

    组团道路

    E

    宅间小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居住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全部计入居住小区用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居住区级:路面10-14米;红线20-30米
    小区级:路面6-9米
    红线10-14米
    宅间:路面不小于2.5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市级道路

    C

    小区级路

    D

    宅间小路

    E

    组团级路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居住区规划中小区级路的概念,以下哪项正确?( )

    A.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B.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C.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出入口的道路
    D.小区内的各种道路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2.0.9条规定,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 第14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设置的规定中哪项不妥?( )

    A.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B.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宜大于等于75。
    C.当居住区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D.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三个方向应与城市道路相连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5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②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 第15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答案:D
    解析:
    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 第16题:

    住宅项目前期策划中,道路网络规划应充分考虑()等方面的要求。

    A.居住小区与外部交通联系的便捷性
    B.居住小区内的人车分流性
    C.减灾救灾交通的可达性和可靠性
    D.居住小区内道路网络形式选择的合理性
    E.居住小区内道路的直通性和宽敞性

    答案:A,B,C,D
    解析:
    考查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

  • 第17题:

    居住区道路规划原则中,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 A、居住区内外联系的道路勿须便捷
    • B、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
    • 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 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

    • A、居住区级道路
    • B、市级道路
    • C、小区级路
    • D、宅间小路
    • E、组团级路

    正确答案:A,C,D,E

  • 第19题:

    既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的是()。

    • A、居住区道路
    • B、居住区内部道路
    • C、小区道路
    • D、组团道路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三级或四级,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的居住区内的支路,叫()。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居住小区级道路

    C

    居住组团级道路

    D

    宅前小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道路的叙述中,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是()。
    A

    人行出口间距为90m

    B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的间距为160m

    C

    小区内主要道路有两个出入口

    D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有3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的居住小区内设置的景观中,其中属于软景观的是(  )。
    A

    凉棚

    B

    雕塑

    C

    喷泉

    D

    座椅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区内部道路的分级。

    正确答案: 1)居住区级道路——属城市道路红线宽度:>20m(20~30m)车行道宽度:(10~14m)(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行道在12m以上较好人行道宽度:2~4m不等。
    2)小区级道路——联系小区内部的各部分,解决小区与外部联系。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路面宽度:6~9m;人行道宽度:1.5~2m。
    3)组团级道路——小区次路,解决组团内外联系路面宽4—6m(规范:3-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4)宅间小路(宅前路)——通向各户和单元入口的道路通行小汽车时路面宽不宜小于2.6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