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采用直接埋地敷设时,应满足的地形条件有()A.地下水位低于管道保温层底部0.5 m以上 B.土壤腐蚀性大 C.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 D.土壤具有良好渗水性

题目
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采用直接埋地敷设时,应满足的地形条件有()

A.地下水位低于管道保温层底部0.5 m以上
B.土壤腐蚀性大
C.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
D.土壤具有良好渗水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D
解析:
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在土壤腐蚀性小、地下水位低(低于管道保温层底部0.5 m以上)、土壤具有良好渗水性以及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的地区,可采用直接埋地敷设。
更多“ 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采用直接埋地敷设时,应满足的地形条件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绝热工程中,必须设置防潮层的管道应是( )。

    A.架空敷设保温管道 B.埋地敷设保温管道 C.架空敷设保冷管道 D.埋地敷设保冷管道


    正确答案:BCD

  • 第2题:

    当热力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单排水平敷设,距离较短、维修工作量不大和需要地下敷设时,宜采用敷设方式为()。

    A.通行地沟敷设
    B.半通行地沟敷设
    C.不通行地沟敷设
    D.直接埋地敷设

    答案:C
    解析:
    不通行地沟敷设。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距离较短,以及维修工作量不大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不通行地沟内管道一般采用单排水平敷设。

  • 第3题:

    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路面处,热力管道数量多、管径较大,采用架空敷设不合理时,宜采用的敷设方式为()。

    A.直接埋地敷设
    B.通行地沟敷设
    C.半通行地沟敷设
    D.不通行地沟敷设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296
    本题的考点是几种常用的热力管道敷设方式的特点、用途与要求。 当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的路面处时,热力管道数量多或管径较大,地沟内任一侧管道垂直排列宽度超过1.5m时,采用通行地沟敷设。

  • 第4题:

    (2018年)当热力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单排水平敷设,距离较短、维修工作量不大和需要地下敷设时,宜采用敷设方式为( )。

    A.通行地沟敷设
    B.半通行地沟敷设
    C.不通行地沟敷设
    D.直接埋地敷设

    答案:C
    解析:
    不通行地沟敷设。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距离较短,以及维修工作量不大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不通行地沟内管道一般采用单排水平敷设。

  • 第5题:

    直接埋地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穿越铁路时.套管伸出铁路路基和道路边缘不应小于()

    A.0.5 m
    B.0.6 m
    C.0.8 m
    D.1 m

    答案:D
    解析:
    直接埋地工业工程中的热力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时交角不小于45°,管顶距铁路轨面不小于1.2 m,距道路路面不小于0.7 m,并应加设套管,套管伸出铁路路基和道路边缘不应小于1 m。

  • 第6题:

    施工中电缆应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当采用埋地敷设时,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正确答案:60CM

  • 第7题:

    热力管道应采用()或是()而不埋地敷设。


    正确答案:架空敷设;地沟敷设

  • 第8题:

    热力管道直接埋地敷设时,其敷设的地区应符合的条件为()。

    • A、土壤渗水性较差
    • B、土壤腐蚀性小
    • C、土壤地下水位低
    • D、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填空题
    施工中电缆应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当采用埋地敷设时,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正确答案: 60C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热力管道直接埋地敷设时,其敷设的地区应符合的条件为()。
    A

    土壤渗水性较差

    B

    土壤腐蚀性小

    C

    土壤地下水位低

    D

    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乙炔管道的地下敷设应采用直接埋地方式,埋地深度应根据()决定。
    A

    管道直径

    B

    地面荷载

    C

    管材

    D

    输送的压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的路面处时,应采用()。
    A

    不通行地沟敷设

    B

    通行地沟敷设

    C

    直接埋地敷设

    D

    半通行地沟敷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路面处,热力管道数量多、管径较大,采用架空敷设不合理时,宜采用的敷设方式为( )。

    A:直接埋地敷设
    B:通行地沟敷设
    C:半通行地沟敷设
    D:不通行地沟敷设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96
    几种常用的热力管道敷设方式的特点,教材原文是“当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的路段时;热力管道数量多或管径较大;地沟内任一侧管道垂直排列宽度超过1.5m时,采用通行地沟敷设。通行地沟净高不应低于1.8m,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 第14题:

    某热力管道敷设方式比较经济,且检查维修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管道热损失较大,该敷设方式为(  )。

    A.直接埋地敷设
    B.地沟敷设
    C.架空敷设
    D.直埋与地沟相结合敷设

    答案:C
    解析:
    将热力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或者桁架以及建筑物的墙壁上。架空敷设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且维修、检查方便,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不适宜地下敷设的地区。架空敷设便于施工、操作、检查和维修,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敷设形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管道热损失较大。

    直接埋地敷设:应用在土壤腐蚀性小、地下水位低(低于管道保温层底部0.5m以上)、土壤具有良好渗水性以及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的地区;

    地沟敷设: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和不通行地沟三种敷设形式:1)低支架敷设:在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厂区扩建的地段可采用低支架敷设。低支架敷设大多沿工厂围墙或平行公路、铁路布置,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不小于0.3米,以防雨、雪的侵蚀。支架一般采用毛石砌筑或混凝土浇注。

    2)中支架敷设:在人行频繁,非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采用。中支架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2.5~4.0米,支架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或)预制或钢结构。

    3)高支架敷设:在管道跨越公路或铁路时采用,支架通常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支架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为4.5~6.0米。

  • 第15题:

    某热力管道敷设方式比较经济,且维修、检查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热损失较大,其敷设方式为()。

    A、直接埋地敷设
    B、地沟敷设
    C、架空敷设
    D、直埋与地沟相结合敷设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管道系统。架空敷设将热力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桁架以及建筑物的墙壁上。架空敷设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且维修、检查方便,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不适宜地下敷设的地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敷设形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管道热损失较大。

  • 第16题:

    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路段,热力管道数量多、管径较大,采用架空敷设不合理时,宜采用的敷设方式为()

    A.直接埋地敷设
    B.通行地沟敷设
    C.半通行地沟敷设
    D.不通行地沟敷设

    答案:B
    解析:
    当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的路段,热力管道数量多或管径较大,地沟内任一侧管道垂直排列宽度超过1.5 m时,采用通行地沟敷设。通行地沟净高不应低于1.8 m,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7 m。

  • 第17题:

    电缆直埋敷设时,敷设在热力管道上面时,应保持2m及以上的距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架空热力管道按不同情况,在车辆通行地段应()。

    • A、低支架敷设
    • B、采用中支架敷设
    • C、采用高支架敷设
    • D、埋地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厂区氧气管道地下敷设时,应直接埋地敷设,也可以敷设在通行的地沟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乙炔管道的地下敷设应采用直接埋地方式,埋地深度应根据()决定。

    • A、管道直径
    • B、地面荷载
    • C、管材
    • D、输送的压力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架空热力管道按不同情况,在车辆通行地段应()。
    A

    低支架敷设

    B

    采用中支架敷设

    C

    采用高支架敷设

    D

    埋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厂区压缩空气管道的敷设方式不符合《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14)的是(  )。[2017年真题]
    A

    应根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确定

    B

    严寒地区的厂区压缩空气管道应与热力管道共沟或埋地敷设

    C

    寒冷和严寒地区厂区压缩空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D

    夏热冬暖地区厂区压缩空气管道宜架空敷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14)第9.0.2条规定,室外压缩空气管道的敷设方式应根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和施工、运行、维修等因素确定。炎热地区和温暖地区的厂(矿)区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严寒地区的厂(矿)区压缩空气管道,宜与热力管道共沟或埋地敷设。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压缩空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冻措施。B项使用的是“宜”,而规范中为“应”。

  • 第23题:

    填空题
    热力管道应采用()或是()而不埋地敷设。

    正确答案: 架空敷设,地沟敷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