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101、雏鸡进入育雏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A.饮水B.开食C.消毒D.接种疫苗

题目

101、雏鸡进入育雏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饮水

B.开食

C.消毒

D.接种疫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更多“101、雏鸡进入育雏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育雏阶段,怎样进行雏鸡舍的舍温监测?


    正确答案: (1)检查温度计。
    (2)看鸡施温:通过观察雏鸡的分布、行为、精神状态判断雏鸡培育温度是否恰当。温度适宜:雏鸡食欲正常,引水正常,羽毛生长良好,活泼好动,分布均匀,安静。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饮水量增加,伸颈,张口呼吸。温度过低:雏鸡靠近热源,打堆,运动减少,尖声鸣叫。

  • 第2题:

    雏鸡前3天的育雏温度是()℃

    • A、30-32
    • B、33-35
    • C、36-38
    • D、38-40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雏鸡有哪些生理特点、根据特点在育雏过程中应采取相应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生长发育迅速。育雏期的日粮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必须严格按照营养标准予以满足,不仅要提高蛋白质水平,还要求氨基酸平衡,并且保证恰当的能量水平,配置营养丰富的全家日粮。
    2体温调节机能弱。初生的幼雏体小娇嫩,大脑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自体产热能力也较弱,雏鸡对环境温度适应力很低,既怕冷又怕热,顾要为雏鸡创造温度,干燥,卫生,安全的环境条件。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功能差。因此在饲喂上要求给与粗纤维低,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平衡的日粮,特别是与生长有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
    4抗病能力差。雏鸡体小娇弱,对疾病抵抗力很弱,易感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法氏囊病,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育雏阶段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切实做好防疫隔离。
    5胆小,群居性强。雏鸡比较敏感,胆小怕惊吓。雏鸡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有噪音或惊吓,非工作人员应避免进入育雏舍,在雏鸡舍和运动场上应增加防护设备,以防鼠,蛇,猫,狗,老鹰等的袭击和侵害。
    6羽毛生长快,更换勤。后备鸡羽毛生长极为迅速,在4~5,7~8,12~13,18~20周龄分别脱换4次羽毛,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中蛋白质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 第4题:

    怎样利用沼气灯育雏鸡?


    正确答案: 沼气灯可以用于育雏鸡。沼气灯育雏方法简单,投资小,效果好。具体方法是:
    ①选择一些旧纸箱、木箱、竹筐作育雏箱,每箱最多放雏鸡30只.以防小鸡过多上堆被压死。
    ②将点燃的沼气灯置育雏箱上方70~80厘米处。
    ③经常检查箱温,1周龄小鸡的适宜温度是30~33℃,2周龄时温度降到28~30℃,3周龄及以后控制在28℃。
    ④光照时间:1~2日龄可光照23小时,3~4日龄光照22小时,4~7日龄光照20小时,以后逐渐减少。
    ⑤注意通风换气,以防因废气过多使小鸡中毒。

  • 第5题:

    如何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适宜?


    正确答案: 操作要点:
    1)雏鸡精神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平整光亮,夜间休息时均匀分布在温源附近,说明温度适宜。
    2)雏鸡密集成群,向热源靠近,夜间不安静,发出“唧唧”叫声,食欲下降,排稀便,说明育雏舍温度低。
    3)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嘴喘息,且呼吸频率增加,两翅张开下垂,并大量饮水导致食欲减退,易感冒,说明育雏舍温度过高。

  • 第6题:

    育雏期间以保温为主,但不能忽略了通风工作。在舍内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应增加通风换气量。随着日龄的增大,适当扩大通风换气面积,可在舍内安装小型排风扇,每天开启(),保证人进入鸡舍后没有()。


    正确答案:3~5次;强烈的刺鼻气味

  • 第7题:

    培育雏鸡最初的适宜温度为()℃。

    • A、5—10
    • B、13—20
    • C、25—30
    • D、33—34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综合性鸡场各类鸡舍布局按由内向外的顺序安排正确的是()。

    • A、育雏舍、育成舍、成鸡舍
    • B、育雏舍、成鸡舍、育成舍
    • C、育成舍、育雏舍、成鸡舍
    • D、育成舍、成鸡舍、育雏舍
    • E、成鸡舍、育成舍、育雏舍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怎样准备育雏舍?


    正确答案: (1)预热:在进雏前2~3天对育雏室进行预温,使舍内离育雏床面10~12厘米左右温度达到33~35℃左右。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育雏室边缘与中心温差最好不超过3℃,并且无死角。
    (2)地面平养时准备好垫料,垫料可以用干草、麦秸、豆秸等充当,但是要求长度在3~5厘米左右,颗粒不能太大、太长,防止鸡雏行走不便或伤脚。但垫料颗粒也不能太细,特别是不能用锯末、谷壳等做垫料,防止被啄食。不论用什么做垫料,都应该是干燥确保无霉变。如果是网上育雏,应该注意网眼大小要适宜,防止伤脚,塑料网网眼直径以0.5~0.6厘米左右为佳。
    (3)水槽料槽充足。在第一周内,60只鸡雏用3千克真空饮水器一个,一周后,70只鸡雏准备6千克自动饮水器一个,水槽确保不溢水无渗漏。一周龄内,70只鸡雏准备直径30厘米开食盘一个,8日龄后35只雏准备10千克大号料槽一个。
    (4)火炉、火炕、火墙做热源时,要防止漏烟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电热育雏应该考虑育雏量和负荷量,防止烧坏电器。
    (5)检查通风换气是否有效。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是否得当,风机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理。
    (6)赌塞一切洞穴,防止鼠害及其他兽害。
    (7)做好外围护防灾设计,避免风灾、水灾、雪灾带来的危害。

  • 第10题:

    育雏的密度是指()容纳的雏鸡数。


    正确答案:单位面积

  • 第11题:

    育雏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育雏前用2%氢氧化钠等消毒栏舍,育雏室每立方米空间可用福尔马林30毫升,加高锰酸钾15克和常水15毫升24小时熏蒸消毒。进雏前2天,进行通风换气,进雏前3~6小时,笼舍要进行预温。并准备好相应的育雏设备,如食槽、水槽、保温炉等。气温较低的地区可采用网上平面育雏方式,就是在育雏室内离地面0.6~0.8米的地方,安装架子,铺上方格网,室内可用暖气供暖。网上放置食槽和饮水器。场地、笼舍、料槽和水槽等要清洗、消毒。备好配合饲料和添加剂,以及必须的药品。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 第14题: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于控制好育雏的()。

    • A、湿度
    • B、温度
    • C、日粮
    • D、饮水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地面育雏方式是在水泥地面上培育雏鸡,地面上铺设垫料,垫料厚度为20—25厘米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沼气灯育雏鸡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早春气温低,空气湿度大,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全,若此时补给一定的光照和温度,对满足雏鸡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第17题:

    为了促进雏鸡生长,肉种鸡育雏前期(如4周龄前)可采用少量多次的自由采食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育雏期饲料雏鸡饮水后开始饲喂饲料,开始1~2天可在笼底铺报纸,将全价颗粒饲料撒到报纸上,以便鸡群采食。随着日龄增大,可撤掉报纸,换上料槽。育雏期喂料,()、(),可每(),当雏鸡到达()龄断喙时,应增加饲料厚度,减少断喙造成的应激。


    正确答案:少量;勤添为主;2小时添加1次;7~9日

  • 第19题:

    结合雏鸡生理特点,试述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雏鸡通常指出壳——6周龄的鸡。
    (1)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怕热。温度是关键。必须严格作好雏鸡保温工作,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可采取温室育雏、保温伞育雏等。注意观察温度是否适宜,并及时调整。
    (2)消化系统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快。日粮配制应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满足生长需要。少喂勤添,增加饲喂次数,防止饲料浪费。
    (3)胆小怕惊,抗病力差。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做好清洁卫生、环境消毒、免疫接种。

  • 第20题:

    育雏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首先清扫并冲洗育雏室地面和墙壁,用过的舍要反复喷消毒剂2~3次。舍内所用的用具一律要用温热1:500的百毒杀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消毒效果提高2倍),最后再用三氯异氰尿酸烟雾弹消毒剂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药0.67克),或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的比例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做好供水、供电、供暖、保温、通风换气等设施检修。备足饮食用具,开始饮水时按每50雏鹑设5升饮水器一个。
    此外做好防蚊蝇、防鼠害及各种防灾工作。在进雏的前两天,就要进行室温调试,使舍内温度达到28℃~30℃左右,做好相关保温措施,昼夜温差最好不超过2℃。如果是严寒季节,还应该将温度上调1℃。要及时掌握温度变化,温度计不能悬挂的太高,与雏背线平行最佳。要放置在不同部位,最好是放在四角及中间5个不同位置,而不只是放在舍内中间部位(要离开墙壁1米而不是贴在墙上)。育雏器要反复检查、反复调试,尽量让各个角落温度分布均匀。如果是火炉、烟道供暖,应检查是否漏烟。

  • 第21题:

    怎样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清新?


    正确答案:育雏室内应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空气污浊,特别是冬季门窗密闭时,更应该注意空气流通,时刻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如果是用火炉、烟道等取暖,注意是否冒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进雏前就应该检查自然通风是否合理有效,机械通风是否过速过强,一定要防止室内温度急剧下降。在冬季通风换气时,可以先提高室温1~2℃,换气后再恢复原来正常温度。凭经验检查室内空气是否清新时凭人在舍内不感到刺鼻辣眼就可以。

  • 第22题:

    怎样准备鸵鸟幼雏育雏舍?


    正确答案: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入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火碱喷洒消毒,入雏前必须清洗干净,以免造成灼伤。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育雏室门口设置火碱消毒池。入雏前1天,将育雏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相对湿度50%~60%。

  • 第23题:

    育雏鸡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合适的温度;
    (二)良好的通风;
    (三)适宜的光照;
    (四)合理的密度。

  • 第24题:

    问答题
    雏鸡育雏有哪些基本条件要求?

    正确答案: 育雏时必须注意以下条件:
    (1)要有合适的温度:这是育雏成功的关键。初生雏的体温较低,且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因此必须对初生雏实行人工保温。具体育雏温度因家禽种类等因素而异。
    (2)提供全价的营养:雏鸡生长迅速,必须保证供给完善的营养,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尤应特别注意供给。应按品种、品系的要求来配制饲粮。
    (3)合适的湿度:在育雏的头10天内,由于育雏温度稍高,垫料又较干燥,雏鸡个体小,室内湿度常偏低,此时要求相对湿度为65%左右。10日龄后,由于雏鸡的排粪量增大,呼出的水气增多,易致垫料潮湿,影响生长发育,也易诱发球虫病,故宜勤换垫料,加强通风,保持相对湿度为60%左右。
    (4)良好的通风换气:雏鸡新成代谢旺盛。若育雏室内通风不良,常致空气污浊,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是降低雏鸡抗病力、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通风换气。
    (5)适宜的光照:对蛋用型和肉用型雏鸡应有不同的光照原则。对蛋用型雏鸡的光照原则是:每日光照的时间不得延长,光照的强度不得增加。应严格按品种、品系的要求和当地日照时间进行。
    (6)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禽的品种禽舍育雏设备室温及通风情况等因素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