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2岁,1988年12月20日就诊。自诉昨日突感恶寒发热,头痛。今晨起,面部红肿微痛,左侧为甚,伴目赤咽痛,稍咳。现症见:发热(T:38.5℃),恶寒头痛,头面红肿作痛,目赤咽痛,稍咳,舌苔薄黄,脉浮数。

题目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2岁,1988年12月20日就诊。自诉昨日突感恶寒发热,头痛。今晨起,面部红肿微痛,左侧为甚,伴目赤咽痛,稍咳。现症见:发热(T:38.5℃),恶寒头痛,头面红肿作痛,目赤咽痛,稍咳,舌苔薄黄,脉浮数。


相似考题
更多“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2岁,1988年12月20日就诊。自诉昨日突感恶寒发热,头痛。今晨起,面部红肿微痛,左侧为甚,伴目赤咽痛,稍咳。现症见:发热(T:38.5℃),恶寒头痛,头面红肿作痛,目赤咽痛,稍咳,舌苔薄黄,脉浮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男性,32岁。右面部焮红灼热、疼痛,伴高热2日。2日前患者突发畏寒、发热、头痛,右面部烧灼痛,现症见右面颊部不规则片状红斑,色鲜红,边界清楚,压痛明显,按之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右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伴头痛咽痛、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颜面部丹毒。
    证型:风热毒蕴证。
    辨证分析:因风热之毒乘隙侵入头面部,郁阻肌肤而发病。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主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用药:黄芩、黄连、玄参、甘草、陈皮、板蓝根、马勃、连翘、薄荷、牛蒡子、升麻、僵蚕、柴胡、桔梗、银花、白藓皮。外治:外敷金黄散或玉露散,麻油或冷开水等调敷。

  • 第2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3岁。头面、上肢红肿、丘疹4天。患者4天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红肿、随之出现丘疹,瘙痒剧烈,渗出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接触性皮炎。
    诊断依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颜面部红肿、丘疹,渗出不多,瘙痒剧烈。
    证型:风热壅盛型。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用药:荆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当归、生地、连翘、牛蒡子、甘草。
    外治法: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 第3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28岁。发热2日。感冒发热持续不退,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其如疟状,伴头痛,眩晕,口苦,咽干而微渴,呕恶不欲食,胸胁满闷。舌质红苔淡黄,脉弦略数,体温38,9℃。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少阳病。
    证型:小柴胡汤证。
    辨证分析:邪客少阳,正邪分争,则往来寒热,发作如疟;邪犯胆经,故头痛,胸胁满闷;胆火上扰,则口苦,眩晕,咽干而微渴;胆热犯胃则呕恶不欲食;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为少阳热郁之象。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主方:小柴胡汤。
    用药:柴胡、黄芩、生姜、法夏、人参、炙甘草、大枣。

  • 第4题: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正确答案: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 第5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3岁。头面、上肢红肿、丘疹4天。患者4天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红肿、随之出现丘疹,瘙痒剧烈,渗出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接触性皮炎。
    诊断依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颜面部红肿、丘疹,渗出不多,瘙痒剧烈。
    证型:风热壅盛型。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用药:荆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当归、生地、连翘、牛蒡子、甘草。
    外治法: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70岁。腹痛伴心悸1周。患者约10日前因"感冒"引起发热,恶寒,头痛等,曾服"感冒药",上症基本消失,1周前出现腹中急痛,得温痛减,并喜按喜揉,心中悸动不宁,口淡不渴,心烦,失眠。舌润、无苔、脉迟。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心悸。
    证型:小建中汤证。
    辨证分析:患者年迈脾虚,气血双亏,复感外邪,心无所主则悸;邪气内扰,神志不宁,则心烦,失眠;脾络失养则腹中急痛,得温痛减,喜按喜揉;舌润无苔俱为气血双亏之征。
    治法:温中补虚,调和气血。
    主方:小建中汤。
    用药:芍药、桂枝、炙甘草、大枣、生姜、饴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男性,32岁。右面部焮红灼热、疼痛,伴高热2日。2日前患者突发畏寒、发热、头痛,右面部烧灼痛,现症见右面颊部不规则片状红斑,色鲜红,边界清楚,压痛明显,按之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右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伴头痛咽痛、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颜面部丹毒。
    证型:风热毒蕴证。
    辨证分析:因风热之毒乘隙侵入头面部,郁阻肌肤而发病。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主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用药:黄芩、黄连、玄参、甘草、陈皮、板蓝根、马勃、连翘、薄荷、牛蒡子、升麻、僵蚕、柴胡、桔梗、银花、白藓皮。外治:外敷金黄散或玉露散,麻油或冷开水等调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9岁,学生。昨夜以冷水淋浴,今晨起感头晕头痛,身发热,不恶寒,体温38.7℃,舌淡红,苔白欠润,脉数。

    正确答案: 证型:里热证。
    辨证分析:患者虽因冷水淋浴而发病,但现症只发热,不恶寒,脉数为主,无表证见症,故辨为里热证。
    治法:清里热,佐以生津。
    主方:白虎汤加味。用药:生石膏、生地黄、知母、芦根、甘草、粳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儿,女,2岁。突然高热1日,抽搐3次。抽搐时神昏,肢体强直,两目直视,但每次时间短暂,伴鼻流稠涕、微咳喷嚏。舌质红,苔黄,咽红脉滑。

    正确答案: 诊断:急惊风。
    证型:外感惊风感受外邪型。辨证分析:小儿元气薄弱,真阴不足,易感外邪,病案中患儿突然高热,伴鼻流稠涕,微咳喷嚏为感受风热之邪之症。热为阳邪,化火最速,传变急骤,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引动肝风而出现抽搐,神昏,肢体强直,两目直视之肝风内动的征象。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主方:银翘散加减。
    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石膏、知母、淡豆豉、菊花、钩藤、僵蚕、生石决明、鱼腥草、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患者,19岁,1月28日突然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头面焮赤肿痛,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诊断为()

    正确答案: 大头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50岁。有咳喘史12年,复发3日。3日前,因感受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体温38.3℃。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小青龙汤证。
    辨证分析:此新感引发宿疾。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饮犯肺,故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外寒里饮之象。治法: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主方:小青龙汤。
    用药: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和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处方和操作)患者,女性,25岁。于游泳后第2日自觉目赤胀痛,怕光,流泪,双眼分泌物多,伴见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目赤肿痛。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处方: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少商、上星。
    操作:毫针泻法。少商、太阳、上星点刺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1岁,1999年2月12日就诊。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以感冒治疗5日不效,再服荆防败毒散5剂,今仍恶寒明显,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状如疟疾。热则汗出,四肢沉重,问有脘闷作逆,苔白厚腻,脉缓。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湿温。
    证型:邪阻膜原。
    辨证分析:患者起病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初起头身重痛,符合湿温的特点。湿热郁伏,表里之气失和,气机郁滞,故四肢沉重,胸闷作逆;膜原为一身之半表半里,阳气郁阻则恶寒,郁极而痛则发热,故寒热如疟,发热汗出;苔白而厚腻,脉缓为湿重于热之候。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主方:达原饮。
    用药:槟榔、厚朴、草果、黄芩、藿香、白蔻仁、甘草。

  • 第14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50岁。有咳喘史12年,复发3日。3日前,因感受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体温38.3℃。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小青龙汤证。
    辨证分析:此新感引发宿疾。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饮犯肺,故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外寒里饮之象。治法: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主方:小青龙汤。
    用药: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 第15题:

    患者,19岁,1月28日突然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头面焮赤肿痛,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诊断为()


    正确答案:大头瘟

  • 第16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8岁。肛周红、肿疼痛3日,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体查: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肛痈。
    证型:火毒蕴结。
    辨证分析:患者肛周红、肿疼痛,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故辨为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散风,行瘀活血。
    主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用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正确答案: 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28岁。发热2日。感冒发热持续不退,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其如疟状,伴头痛,眩晕,口苦,咽干而微渴,呕恶不欲食,胸胁满闷。舌质红苔淡黄,脉弦略数,体温38,9℃。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少阳病。
    证型:小柴胡汤证。
    辨证分析:邪客少阳,正邪分争,则往来寒热,发作如疟;邪犯胆经,故头痛,胸胁满闷;胆火上扰,则口苦,眩晕,咽干而微渴;胆热犯胃则呕恶不欲食;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为少阳热郁之象。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主方:小柴胡汤。
    用药:柴胡、黄芩、生姜、法夏、人参、炙甘草、大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48岁。诉肛周红肿疼痛,伴流脓1月余,大便不爽,小便短赤,用手挤压肛周可见黏稠脓液流出,肛部触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肛漏。
    证型:湿热壅滞。
    辨证分析:患者肛周红肿疼痛,伴流脓水,大便不爽,小便短赤,用手挤压肛周可见黏稠浓液流出,肛部触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故辨为湿热壅滞。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主方:萆薢渗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用药:萆薢、赤茯苓、滑石、黄柏、通草、泽泻、薏苡仁、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
    A

    疏风泄热

    B

    化湿解毒

    C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D

    泻火解毒,疏风消肿

    E

    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根据恶寒发热,全身酸楚,头面红肿等为辨证要点,此乃风热时毒侵犯肺卫,故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 第21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8岁。肛旁反复流脓,经久不断,伴有肛门疼痛,瘙痒3月余,指诊扪及皮下向肛管内延伸的索状物,发热,局部红肿灼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肛漏。
    证型:热毒内结。辨证分析:患者局部红肿灼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肛旁反复流脓,经久不断,伴有肛门疼痛,瘙痒,故辨为实热蕴结成热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托毒。
    主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用药:金银花、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防风、贝母、白芷、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1岁,1999年2月12日就诊。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以感冒治疗5日不效,再服荆防败毒散5剂,今仍恶寒明显,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状如疟疾。热则汗出,四肢沉重,问有脘闷作逆,苔白厚腻,脉缓。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湿温。
    证型:邪阻膜原。
    辨证分析:患者起病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初起头身重痛,符合湿温的特点。湿热郁伏,表里之气失和,气机郁滞,故四肢沉重,胸闷作逆;膜原为一身之半表半里,阳气郁阻则恶寒,郁极而痛则发热,故寒热如疟,发热汗出;苔白而厚腻,脉缓为湿重于热之候。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主方:达原饮。
    用药:槟榔、厚朴、草果、黄芩、藿香、白蔻仁、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40余岁。2年前因咽喉干燥、微痛,时感紧塞,声音嘶哑,屡服养阴之剂未效。半年前经医院检查,有咽黏膜充血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左侧声带水肿,前中1/3处声带稍突。目前咽时感微痛,多言则声音嘶哑,夜睡易醒,悟后每觉口干乏津,舌难运转。检查见咽后壁滤泡增生,声带慢性充血,闭合不全,舌质红赤,苔薄少津,脉细数。请写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病机分析、证型、治法、代表方及用药。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慢喉痹、慢喉瘖。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慢性喉炎。
    证型:阴虚咽喉失养证。辨证分析:喉为肺窍,肺肾金水相生。患者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故咽喉痛而声嘶,咽喉干燥,甚则舌难运转;阴虚则内热,火扰心神则睡眠不宁。舌脉所见为阴虚内热之征。
    治法:滋补肺肾,润喉开音。
    主方:百合固金汤。
    用药:生地、丹皮、花粉、知母、薄荷、蝉蜕、麦冬、女贞子、旱莲草、石斛、桑叶、绿腭梅、粉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