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心肌“热区”显像及其临床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血气分析常用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血气分析包括血气和血液酸碱度的测定,临床上常用指标有:
    (1)动脉血氧分压(PaO):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12.7~13.3kPa(95~100mmHg)。PaO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泡气体氧分压(PO),PO取决于肺的通气功能,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通气功能情况。PaO高低影响血氧饱和度,关系到组织氧的供应。
    (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是指血液中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正常值为97%。SaO下降,血氧含量也下降,组织供氧减少。
    (3)动脉血氧含量(CaO):指每升动脉血中含有多少毫升氧量,包括物理溶解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总和。代表血液带氧量。正常值为150~200mL/L。吸入气体氧含量不足及血红蛋白量下降,均可使血氧含量降低,影响组织供氧。
    (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指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4.7~6kPa(34~45mmHg)。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强,PaCO基本上可以反映肺泡二氧化碳分压,故可以作为通气功能的指标。
    (5)重碳酸盐(HCO):实际重碳酸盐(AB)是指人体血浆中HCO的实际含量。标准重碳酸盐(SB)是指动脉血在37℃、SaO100%、PaCO5.3kPa条件下HCO的含量。正常人AB=SB,正常值为22~27mmol/L。AB、SB均为测定血液中HCO含量,故可用作代谢性指标。
    (6)pH值: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代表血液酸碱度。正常值为7.35~7.45(平均7.40)。pH值下降提示酸中毒;pH值增大提示碱中毒。
    (7)剩余碱(BE):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区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需加酸的量以正值表示,碱量以负值表示。全血BE正常值为-3.0~(+3.0±2.3)mmol/L。BE正值增大,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大,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8)二氧化碳总量(T-CO):包括血液中游离状态及结合状态CO总的含量。正常值为24~32mmol/L。由于所含物质主要为HCO,故其临床意义与HCO相似。

  • 第2题:

    试述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方法。
    (1)一日法(有两种方案):包括静息/负荷一日法和负荷/静息一日法。(2)两日法:先行负荷显像,负荷试验后1~2天行静息显像。如负荷心肌显像正常,可以不做静息显像。

  • 第3题:

    1、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

  • 第4题:

    试述心前区隆起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称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之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儿童期急性心包炎大量心包渗液挤压胸壁也可致心前区外观显得饱满。

  • 第5题:

    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