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5无芒×早有芒(6 AA ×早aa) B.6无芒×早有芒(6 Aa×早aa) C.6无芒×早无芒(6 Aa ×早Aa) D.6无芒×早无芒(6 AA×早Aa)

题目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5无芒×早有芒(6 AA ×早aa)
B.6无芒×早有芒(6 Aa×早aa)
C.6无芒×早无芒(6 Aa ×早Aa)
D.6无芒×早无芒(6 AA×早Aa)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如果基因A发生突变为基因a,在A选项中,发生突变前,子代中全为无芒,当父本纯合子中AA产生a配子,当遇到a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发育的后代为有一部分有芒(概率1/2),前后子代性状变化明显,故选择A,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BC突变前后,后代都有一部分有芒,变化不大,D选项中,突变前子代全为无芒,突变后子代只有一小部分有芒(概率为1/4),所以A选项子代性状变化更明显,最佳组合为A选项。
更多“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

  • 第2题:

    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

    • A、加强亲本培育
    • B、确定适宜的母本
    • C、确定适宜的父本
    • D、重复授粉杂交
    • E、柱头激素处理

    正确答案:A,B,C,D,E

  • 第3题: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
    •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 B、基因自由组合
    • C、染色体交叉互换
    • D、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基因治疗是指将缺陷基因诱变为正常基因;基因诊断依据的原理是()分子杂交;一种基因探针能够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正确答案:DNA

  • 第7题: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正确答案:A

  • 第8题:

    A作物育种是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方法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多样化。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在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的生物,可以采取的相关技术及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
    •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 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
    • D、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填空题
    二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当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时,F2产生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型个体分离比例为()。

    正确答案: 9:3:3: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和()。

    正确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机结合;相等;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杂交组合的后代成3﹕1的性状分离,其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可能是()
    A

    Ddtt×ddTt

    B

    DDTt×ddTt

    C

    DdTt×DdTt

    D

    DDTT×Ddtt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二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当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时,F2产生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型个体分离比例为()。


    正确答案:9:3:3:1

  • 第14题: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 第15题:

    现有矮秆有芒(aaBB)和高秆无芒(AAbb)小麦品种,希望培育出矮秆无芒小麦新品种,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 B、诱变育种
    • C、单倍体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 B、基因自由组合
    • C、染色体交叉互换
    • D、染色体结构变异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②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③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红果④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Rr,种皮的基因型为rr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关于菌种的选育正确的是()

    • 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 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下列有关育种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 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 C、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 D、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 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
    A

    加强亲本培育

    B

    确定适宜的母本

    C

    确定适宜的父本

    D

    重复授粉杂交

    E

    柱头激素处理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A

    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B

    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C

    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D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正确答案: (1)抗病矮杆(2)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解析: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