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小学课程的性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 第2题: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评价目的的育人性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3)评价取向的全面性
    (4)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5)评价主体的开放性

  • 第3题:

    简述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


    答案:
    解析:
    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 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 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第4题:

    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5题:

    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 新《课程标准》颁发后,将负数、方位的认识、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和简单的概率知识纳入小学数学课程中,它的最大特点是其多纬度的内容结构,这种多纬度的内容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1)从知识的领域切入。
    (2)从数学学习的目标切入。
    (3)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包括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第6题:

    简述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及其四则运算,简易方程的求解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提高代数思维水平。
    (3)对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整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思想。
    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注重亲身感受、体验
    (2)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和适时提升
    (3)精心设计应用问题,并将其渗透在代数学习的每个环节之中
    (4)注重体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5)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为有各种需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机会

  • 第7题: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确定为()、()、()的课程。


    正确答案: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 第8题:

    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正确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方法性。

  • 第9题:

    问答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课程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及其四则运算,简易方程的求解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提高代数思维水平。
    (3)对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整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思想。
    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和结构特征有: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注重亲身感受、体验
    (2)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和适时提升
    (3)精心设计应用问题,并将其渗透在代数学习的每个环节之中
    (4)注重体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5)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为有各种需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机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34.(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 第14题:

    简述小学综合课程的特征。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综合课程的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1)能够准确把握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良好的竞争环境。
    (2)建构完整的知识、认识体系;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社会性程度,发展个性。
    (3)减少课程门类,减轻课业负担;应对知识积累变化给学校带来的挑战;组织形式灵活,及时反映新成果;课程结构合理化。

  • 第15题:

    简述小学课程的性质。


    答案:
    解析: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半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 第16题:

    请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17题:

    简述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


    正确答案:小学班级是小学的基层组织,它依据学校制度的规定建立起来,它是正式组织。作为学校组织的组成部分,它服从于学校组织的目标与规范,它的活动要为实现学校规定的任务服务。学校是以教育与教学为中心任务建立的,班级则是直接开展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单位。

  • 第18题:

    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A、活动型综合课程
    • B、校本课程
    • C、分科课程
    •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20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置情况。


    正确答案: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一至二年级阶段为小学低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三至六年级阶段为小学中高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

  • 第21题:

    填空题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确定为()、()、()的课程。

    正确答案: 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 新《课程标准》颁发后,将负数、方位的认识、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和简单的概率知识纳入小学数学课程中,它的最大特点是其多纬度的内容结构,这种多纬度的内容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1)从知识的领域切入。
    (2)从数学学习的目标切入。
    (3)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包括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方法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置情况。

    正确答案: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一至二年级阶段为小学低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三至六年级阶段为小学中高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