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题目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相似考题
更多“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 第2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正确答案:
    3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是: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 第3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包括: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 第4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的一般条件。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 第5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主要有: (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这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的是()。

    • A、认知失调
    • B、态度定势
    • C、道德认知
    • D、社会风气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内部条件有()。

    • A、同伴群体
    • B、态度定势
    • C、认知失调
    • D、家庭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正确答案:(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 第9题:

    多选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内部条件有()。
    A

    同伴群体

    B

    态度定势

    C

    认知失调

    D

    家庭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____、____和____。

    正确答案: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正确答案: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的是()。
    A

    认知失调

    B

    态度定势

    C

    道德认知

    D

    社会风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学校教育;
    ④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知。

  • 第14题:

    下列属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的是()。

    A.家庭教养方式
    B.同伴群体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答案:D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内部条件则包含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

  • 第15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答案:B,C,D
    解析:
    AE两项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

  • 第16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内部条件


    答案:
    解析:
    内部条件为:
    (1)认知失调
    (2)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3)态度定势
    (4)道德认知

  • 第17题: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在条件。( )


    答案:错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 (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内部条件包括:(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 第18题: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正确答案: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 第19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 A、认知失调
    • B、态度定势
    • C、道德认知
    • D、智力水平
    • E、年龄

    正确答案:A,B,C,D,E

  • 第20题:

    判断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A

    认知失调

    B

    态度定势

    C

    道德认知

    D

    智力水平

    E

    年龄


    正确答案: A,E
    解析: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 第22题:

    填空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____、____。

    正确答案: 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正确答案: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2015山东济南)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品德的发展的内部条件是()。
    A

    同伴群体

    B

    认知失调

    C

    态度定势

    D

    道德认知


    正确答案: B,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