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患者,男,36岁,因间断上腹痛5年,加重一周来诊,患者自5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上腹胀痛,空腹时明显,进食后可自行缓解,有时夜间痛醒,无放射痛,有嗳气和反酸,常因进食不当或生气诱发,一周前因吃凉饭后再犯,腹痛较前重,但部位和规律同前,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和吐血,饮食好,无便血和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经胃镜检查显示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超检查肝胆胰未见异常。活检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临床诊断: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方法:口服抗溃疡药物治疗。奥关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患者,男,36岁,因间断上腹痛5年,加重一周来诊,患者自5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上腹胀痛,空腹时明显,进食后可自行缓解,有时夜间痛醒,无放射痛,有嗳气和反酸,常因进食不当或生气诱发,一周前因吃凉饭后再犯,腹痛较前重,但部位和规律同前,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和吐血,饮食好,无便血和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经胃镜检查显示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超检查肝胆胰未见异常。活检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临床诊断: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方法:口服抗溃疡药物治疗。

奥关拉唑用法与用量正确的是( ) 查看材料

A.口服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20mg清晨顿服

B.口服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120mg清晨顿服

C.口服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80mg清晨顿服

D.口服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100mg清晨顿服

E.口服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60mg清晨顿服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患者,男,36岁,因间断上腹痛5年,加重一周来诊,患者自5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上 ”相关问题
  • 第1题:

    31岁女性职员。5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上腹痛伴反酸,近半月出现腹痛加重。多为空腹痛及夜间痛。

    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下列何种治疗措施最合适

    A、质子泵抑制剂
    B、胃肠动力药
    C、手术治疗
    D、黏膜保护剂
    E、PPI+两种抗生素

    答案:E
    解析:
    13C尿素呼气试验主要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抗幽门螺杆菌需要选择三联疗法。

  • 第2题:

    患者,男性,35岁,因间断上腹痛5年、加重1周来诊。患者自5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上腹胀痛,空腹时明显,进食后可自行缓解,有时夜间痛醒,无放射痛,有暖气和反酸,常因进食不当或生气时诱发,每年冬春季节易发病。1周前因吃凉白薯后病情再犯,腹痛较前加重。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和呕血,饮食尚可,二便正常,无便血和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肾疾病及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
    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

    A.遗传因素
    B.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C.化学物质的刺激
    D.吸烟
    E.强烈的精神刺激

    答案:B
    解析:
    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致病,是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失平衡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三方面: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中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患者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故选B。

  • 第3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该患者初步诊断不能除外以下哪些疾病()。

    A克罗恩病

    B肠易激综合征

    C大肠癌

    D细菌性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F慢性阑尾炎


    A,C,D,E

  • 第4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

    对于该患者目前治疗上可给予
    A.禁食水
    B.手术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水杨酸铋剂口服止泻
    E.5-氨基水杨酸
    F.药物灌肠治疗
    G.心理治疗
    H.低分子肝素
    I.糖皮质激素
    J.放疗
    K.化疗

    答案:C,D,E,F,I
    解析:
    2.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检查准确,有条件宜做结肠镜检查,且该患者病史时间长,不能除外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做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该患者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故暂不宜行钡剂灌肠检查。粪便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肿瘤标记物CEA除外结肠肿瘤,血p-ANCA及AS-CA分别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这两种抗体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患者慢性腹泻,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大便潜血:(+ + +),RBC10/HP,WBC15/HP。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肠镜结果显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血p-ANCA(+)。综合以上病史及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4.该患者病情为活动期,给予半流质饮食,同时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腹泻次数大于每日6次,血沉大于30mm/h,血红蛋白小于100g/L,为重型,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口服及静脉注射。同时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可行灌肠治疗,灌肠药物通常可应用5-氨基水杨酸、地塞米松、锡类散、庆大霉素、云南白药等。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合并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止泻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5.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如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或鸦片酊宜慎重,重症患者使用有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

  • 第5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

    C便细菌培养

    D肿瘤标记物CEA等

    E血p-ANCA及ASCA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