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对2009年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的检验值为28.51,tα/2=2.20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α=0.05)A.拒绝H0B.接受H0C.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D.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E.无法判断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题目

对2009年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的检验值为28.51,tα/2=2.20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α=0.05)

A.拒绝H0

B.接受H0

C.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D.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E.无法判断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对2009年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
    单位:元


    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 )

    A.22177元、17222元 B.18317元、13222元
    C.16367元、11491元 D.20167元、14491元

    答案:B
    解析:
    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直接选择B项。验证: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元),B项正确。

  • 第2题: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
    单位:元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 )

    A.17030元 B.18355元 C.16138元 D.22090元

    答案:A
    解析:
    由资料可知,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则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 (元)。此外,不难得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量大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量,则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必然小于2014年两者的差值,即小于18355。满足上述限定范围的只有A项。

  • 第3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答案:A,D,E
    解析:
    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一般用Y 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一般用X 表示。方程Y=1293+0.6X,可得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选项A正确) 决定系数,也称为R2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俏在0 - 1 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选项C错误)
    R2 为0.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选项D正确)
    将X=15000.0元代入回归方程,得:Y=1293+0.6X=1293+12000=13293元。(选项E正确)

  • 第4题:

    关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说话正确的是:

    A2013年,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最快
    B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50%以上
    C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名义增长10.1%
    D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答案:A,D,E
    解析:
    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一般用Y 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一般用X 表示。方程Y=1293+0.6X,可得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选项A正确)决定系数,也称为R2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俏在0 - 1 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选项C错误)
    R2 为0.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选项D正确)
    将X=15000.0元代入回归方程,得:Y=1293+0.6X=1293+12000=13293元。(选项E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