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公司2005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公司无重大影响。当年5月4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4年现金股利40 000元。2005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 000元;2006年5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5年现金股利30 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元;2007年5月6日B公司宣告发放 2006年现金股利35 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 000元。则A公司2007年应确认投资收益的数额为( )元。A.3 000B.3 750C

题目

甲公司2005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公司无重大影响。当年5月4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4年现金股利40 000元。2005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 000元;2006年5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5年现金股利30 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元;2007年5月6日B公司宣告发放 2006年现金股利35 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 000元。则A公司2007年应确认投资收益的数额为( )元。

A.3 000

B.3 750

C.5 000

D.5 250


相似考题
更多“甲公司2005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 ”相关问题
  • 第1题:

    A公司2009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公司无重大影响。当年5月4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8年的现金股利40 000元。2009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 000元;2010年5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现金股利30 000元,2010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元;2011年5月6日B公司宣告发放2010年现金股利35 000元,201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 000元。则A公司201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的数额为( )元。

    A.5 250

    B.3 750

    C.3 000

    D.5 000

  • 第2题:

    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乙上市公司6%的股份,对上市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根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6%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
    本题在考试时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尚未修订时也是错误的,未修订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把“三无”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或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

  • 第3题:

    32、下列有关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有()。

    A.甲公司拥有乙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甲公司的子公司拥有乙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B.甲公司拥有乙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甲公司控制

    C.甲公司拥有乙公司1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规定,由甲公司负责向乙公司提供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资料

    D.公司拥有乙公司20%的表决权资本,但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AC

  • 第4题:

    甲公司2005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公司无重大影响。当年5月4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4年现金股利40000元。2005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0元;2006年5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5年现金股利30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元;2007年5月6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现金股利35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元。则A公司2007年应确认投资收益的数额为( )元。

    A.3000

    B.3750

    C.5250

    D.5000


    正确答案:A
    2005年应冲减投资成本:40000 ×15%=6000(元);2006年恢复投资成本:(70000-50000)×15%-6000=-3000(元);2007年冲减投资成本:(105000-70000)×15%-3000=2250(元);20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5000 ×15%-2250=3000(元)。

  • 第5题:

    (2012年)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乙上市公司6%的股份,对上市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答案:错
    解析:
    本题根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6%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
    本题在考试时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尚未修订时也是错误的,未修订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把“三无”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或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