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题目

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计算200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正确答案:
    53.2005年改良后应计提折旧额=(850.2-10.2)/8×4/12=35(万元)

  • 第2题:

    甲公司对机器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0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支付运输费2000元,包装费1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即日起投入基本生产车间使用,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假定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购入设备时的会计分录。

    (2)分别计算甲公司2001年度至2004年度每年的折旧额。

    (3)编制甲公司2001年末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假定折旧每年末计提一次)。


    正确答案: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和包装费等。
    购入设备的成本=100000+17000+2000+1000=120000元
    (1)购入设备时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2)题目中要求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抵减法计提折旧,需要注意的是双倍余额计提折旧法下,最后两年应当将净残值扣除后早平均分摊。折旧年限为5年,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①2001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0%=48000元
    ②2002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40%=28800元
    ③2003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28800)×40%=17280元
    ④2004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28800-17280-5000)/2=10460元
    (3)2001年末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48000
        贷:累计折旧 48000

  • 第3题: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以判断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合理性的分析方法是:

    A:将本年度的折旧费用与上年度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B:计算本年度固定资产原值与全年总产量之比,将该比率与上年度相比较
    C:计算本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年度相比较
    D:将本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乘以折旧率,并与本年度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在现时成本会计中,“年内增补的折旧费”的计算公式为( )

    A.按年末现时成本计提的年折旧额-(按本年末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额+上年计提的折旧额)

    B.按年末现时成本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额-(按本年末现时成本计提的折旧额+上年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C.按年末历史成本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额-(按本年末现时成本计提的折旧额+以前年度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D.按年末现时成本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额-(按本年末现时成本计提的折旧额+以前年度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答案:D

  • 第5题: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以判断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合理性的分析方法的是( )

    A.将本年度的折旧费用与上年度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B.计算本年度固定资产原值与全年总产量之比,将该比率与上年度相比较
    C.计算本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年度相比较
    D.将本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乘以折旧率,并于本年度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答案:B
    解析:
    (1)将当年的折旧费用与以前年度折旧费用比较;(2)将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的折旧率,分析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3)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计提折旧额的合理性;(4)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评价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并估计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使用年限的变更或折旧政策的变化;(5)将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记录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折旧计提额比较,查明计提折旧是否计入本期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如发现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差异数额较大时需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