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公司2007年5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1)生产910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125000元,直接人工4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17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8200元;(2)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每件2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30000元。(3)期初产成品存货为100件,总成本为18000元(含固定制造费用1500元),本期销售产成品500件,单价为300元,产成品成本按照先进先出法计价。要求:(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2)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3)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

题目

甲公司2007年5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910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125000元,直接人工4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17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8200元;

(2)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每件2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30000元。

(3)期初产成品存货为100件,总成本为18000元(含固定制造费用1500元),本期销售产成品500件,单价为300元,产成品成本按照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

(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

(3)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已销产品的成本;

(4)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实现的利润;

(5)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本月利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考题

2.甲公司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A产品采用的品种法计算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采用约当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发生较为均衡,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计算。资料1:甲公司2009年12月有前A产品成本费用资料如下:(1)月初A在产品220件,直接材料为220000元,直接人工为18000元,制造费用18000元,制造费用为24000元。 (2)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780件,本月完工产品84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 (3)本月生产A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①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耗用主要材料700000元,辅助材料4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材料3000元。 ②本月分配直接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 145800元,福利费1836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40000元。 ③本月确认的生产A产品应负担的车间管理部门水电费30700元,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3500元。 资料2:甲公司2009年A产品单位计划成本11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3元,直接人工154元,制造费用143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材料,填列甲公司A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见答题纸(卡)】 产品成本计算单 月 日 摘要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2 1 期初在产品成本 220 220000 18000 24000 262000 31 本月生产费用 780 31 生产费用累计 1000 单位成本 31 完工产品成本 840 31 月末在产品成本 160 (2)根据上述材料,编制甲公司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公司2009年12份A产品计划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分析说明当月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 (答案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更多“甲公司2007年5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1)生产910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125000元,直接人工400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1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小时/件。假定本月投产A产品10000件;耗用甲材料6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11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14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M公司的成本费用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直接材料费用
    B:销售费用
    C:直接人工费用
    D:财务费用

    答案:B,D
    解析:
    标准成本控制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110*60000-100*5*10000=1600000(元)=160(万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40000-20*1*10000=-60000(元)=-6(万元)。
    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直接追溯、动因追溯和分摊。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
    期间费用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直接材料费用属于生产费用。

  • 第2题:

    甲企业2018年12月份生产甲产品400件,发生的成本资料如下:
      (1)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6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5340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
      (2)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1500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根据资料(2),计算固定制造费用项目的成本差异。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6-0.5)=25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50=300(元)
      或: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0×0.6-400×6×0.5=300(元)
      2.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5340/890=6(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890×(6-5)=89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45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890+450=1340(元)
      或: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340-400×10=134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1958/890=2.2(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90×(2.2-2)=178(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1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8+180=358(元)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58-400×4 =358(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424-1500=-76(元)

  • 第3题:

    A产品只耗用一种直接材料,变动性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项目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 20元/千克 5千克/件 直接人工 4元/小时 10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 1元/小时 10小时/件 本期实际资料如下:产量为400件,耗用材料1 800千克,材料成本37 800元,直接人工5 000小时,直接人工工资20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3 200元。要求对每个成本项目分别计算总差异、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A

  •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销售A产品,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甲公司生产能力为1500件,2018年12月实际生产1200件。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标准成本资料



    (2)实际耗用材料15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1000小时,其他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4)采用二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5)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500×(22000/1500-16)=-2000(元)(F)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1500-1200×1)×16=4800(元)(U)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1000×(15000/1000-13)=2000(元)(U)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3=-2600(元)(F)
    (3)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000×(12000/1000-10)=2000(元)(U)
    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0=-2000(元)(F)
    (4)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1500×1×10-1200×1×10=3000(元)(U)
    (5)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1500×1×10-1000×10=5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0-1200×1×10=-2000(元)(F)。

  •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生产工人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管理水平较高,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甲公司本月实际生产该产品6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5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8元/千克;实际耗用工时为31000小时,实际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65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837000元。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该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对各个成本差异进行责任分析说明。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5000×(28-30)=-300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5000-6000×2)×30=9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0000+90000=60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1000/31000-20)×31000=31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1000-6000×5)×20=20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1000+20000=51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37000/31000-25)×31000=62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1000-6000×5)×25=25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62000+25000=87000(元)
    【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4.(1)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如供应商价格变动、未按经济订货批量订货、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紧急订货等。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如操作失误造成废品废料增加、操作技术改进等,反映了生产部门的业绩的控制标准。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由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工资率调整等原因形成,一般来说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负责。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由工作环境、工人经验、劳动情绪、作业计划等原因形成,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3)生产部门有责任将变动性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
    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造成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其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

  • 第6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用一种直接材料,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材料标准耗用量2千克/件,标准价格8元/千克;每千克材料需用1.5直接人工小时加工,每小时标准工资率10元。本月实际生产产品1000件,实际用料2300千克,实际发生的人工小时为3200小时,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费9200元,直接人工费1680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及总成本差异。


    (1)直接材料差异 =37 800-400×5×20 =-2 200(元) 价格差异=(37800/1800-20)×1 800 =1 800(元) 数量差异=20×(1 800-400×5) =-4 000(元) (2)直接人工差异=60 000-400×10×4 =44 000(元) 工资率差异=(60000/12000-4)×12000 =12 000(元) 人工效率差异=4×(12 000-400×10) =3200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1 3 2000-400×10×1 =9 200(元) 耗费差异=(13200/12000-1)×12 000 =1 200(元) 效率差异=1×(12 000-400×10) =8 0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4 800-0.5×400×10 =2 800(元) 二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4 800-12 500×0.5=-1 450(元) \\能量差异=0.5×(12 500-400×10)=4 250(元) 三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4 800-12 500×0.5=-1450(元) 效率差异=0.5×(12 000-400×10)=4 000(元) \\产量差异=0.5×(12 500-12 000)=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