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元):要求:(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预期税前利润。

题目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元):

 要求:(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
     (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3)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预期税前利润。


相似考题
更多“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元):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投入生产,但由于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公司只能选择一种产品进行生产。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不需追加专属成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为70元

    B.该企业应生产丙产品

    C.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5250元

    D.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

    E.该企业应生产甲产品


    答案:ABCE
    解析: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错误,剩余生产工时 x 每单位工时边际贡献=总边际贡献额,不等于7500元。


  • 第2题: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144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j 产品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销量

    100

    80

    20

    1000

    100

    70

    30

    2000

    80

    40

    40

    2500

    要求: (1)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3)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4)计算安全边际; (5)预计利润; (6)如果增加促销费用10000元,可使甲产品的销量增至1200件,乙产品的销量增至2500件,丙产品的销量增至2600件。请说明是否应采取这-促销措施?


    正确答案: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20×1000+30×2000+40×2500)/(100×1000+100×2000+80×2500)×100%
    =36%
    (2)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144000/36%=400000(元)
    (3)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100×1000)/(100×1000+1OO×2000+80×2500)
    =80000(元)
    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80000/100—800(件)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 ×(100 × 2000)/(100×1000+100× 2000+80 × 2500)
    =160000(元)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60000/100—1600(件) 
    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80× 2500)/(100×10004-100×2000+80×2500)
    =160000(元) 
    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60000/80—2000(件) 
    (4)安全边际 
    =100×1000+100×2000+80× 2500—400000=100000(元) 
    (5)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0×1000+30×2000+40× 2500—144000=36000(元) 
    (6)增加促销费用后的边际贡献 
    =20×1200+30× 2500+40× 2600
    =203000(元) 
    利润=203000—144000—10000=49000(元) 
    由于利润增加,因此应该采取该促销措施。 

  • 第3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相关的利润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指出沉没成本的数额

    (2)计算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和贡献毛益率

    (3)做出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4)如果停止生产丙产品,计算企业的利润

    (5)如果丙产品停产后,闲置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增产乙产品20%,指出继续生产丙产品的相关成本种类,并计算相关成本、相关损益,最终做出应否停产的决策?

    (6)如果甲、乙、丙三种产品属于封闭式生产,丙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多少才不亏损?

    (7)如果企业增产丙产品10%市场有销路,可否增产?


    答案:(1)沉没成本是固定成本,数额为18000元。
    (2)贡献毛益总额=25000-20000=5000元贡献毛益率=20%
    (3)因此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0,所以应该继续生产丙产品。
    (4)利润=25000-5000=20000元
    (5)相关成本有两种:增量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关成本=20000+(20000-10000)×20%=22000(元)相关损益=25000-22000=3000(元)因为相关损益>0,所以应继续生产丙产品。
    (6)销售额=6000/0.2%=30000(元)
    (7)可以增产10%,这样可以增加贡献毛益:5000×10%=500元。

  • 第4题:

    D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144000 元,有关资料见下表:
    要求:
    (1)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3)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4)计算安全边际;
    (5)计算预计利润;
    (6)如果增加促销费用10000元,可使甲产品的销量增至1200件 ,乙产品的销量增至2500件,丙产品的销量增至2600件。请说明是否应采取这一促销措施?



    答案:
    解析: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20×1000+30×2000+40×2500)/(100×1000+100×2000+80 ×2500)×100%=36%
    (2)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144000/36%=400000(元)
    (3)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00000×(100×1000)/(100×1000+100×2000+80×2500)=80000(元)
    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80000/100=800(件)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00000×(100×2000)/(100×1000+100×2000+802500)=160000(元)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60000/100=1600(件)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00000×(80×2500)/(100×1000+100×2000+80×2500)=160000(元)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60000/80=2000(件)
    (4)安全边际=100×1000+100×2000+80×2500-400000=100000(元)
    (5)预计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0×1000+30×2000+40×2500-144000=36000(元)
    (6)增加促销费用后的边际贡献=20×1200+30×2500+40×2600=203000(元)利润=203000-144000-10000= 49000(元)
    由于利润增加了,因此应该采取该促销措施。

  • 第5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 第6题:

    某企业生产新产品的方案有四种,四种方案在三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额(单位:万元)如下表所示。若采用悲观准则进行决策,最优的方案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根据悲观准则,在需求量最低的情况下,丁方案的损益额最大,因此丁方案是最优的方案。

  • 第7题:

    某企业需要采用甲、乙、丙三种原材料生产Ⅰ、Ⅱ两种产品。生产两种产品所需原材料数量、单位产品可获得利润以及企业现有原材料数如表所示:取得最大利润时,原材料 ( ) 尚有剩余。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答案:A
    解析:
    设生产的产品I为x吨,产品II为y吨,则:1x + 1y ? 44x + 3y? 121x + 3y? 6解上述方程可知,x=2,y=4/3。因此,最大利润是:9 ? 2 + 12 ? 4/3 = 34原料“甲”还剩余:4-2-1.3333

  • 第8题:

    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小时。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制造费用分配率= 5600/(2000+1400+3000)=0.875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875=175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400×0.875=1225(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875=2625(元)

  • 第9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7月份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4 700元,甲产品完工1 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2.5小时,乙产品2.45小时,丙产品1.6小时。 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正确答案: 甲产品定额工时=1000×2.5=25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 400×2.45=980(小时)
    丙产品定额工时=450×1.6=72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14700/(2500+980+720)=3.5
    甲产晶生产工人工资=2500×3.5=875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980×3.5=3430(元)
    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720×3.5=2520(元)

  • 第10题:

    计算题: 某饮水器生产公司生产三个类型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销售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结构(%) 甲301840 乙16820 丙10740 固定成本总额19000元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每类产品的保本额。


    正确答案: 解: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X销售比例)
    =(30-18)÷30X40%+(16-8)X20%+(10-7)X40%=38%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19000÷38%=50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50000X40%=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50000X20%=10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50000X40%=20000(元)

  • 第11题:

    多选题
    某企业原来只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价分别为10元和11元,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价分别为13元和15元。企业每月固定成本为80000元,亏损10000元。经市场调查,剩余生产能力除了上马丙产品和丁产品,没有其他用途。其中,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和每月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5元、17元和6000件。丁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和每月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3元、17元和6000件,上马丁产品需要添加一套特殊设备,每月固定成本增加30000元。为扭亏为盈,企业应该生产()。
    A

    丁产品

    B

    丙产品

    C

    乙产品

    D

    甲产品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7月份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4 700元,甲产品完工1 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2.5小时,乙产品2.45小时,丙产品1.6小时。 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正确答案: 甲产品定额工时=1000×2.5=25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 400×2.45=980(小时)
    丙产品定额工时=450×1.6=72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14700/(2500+980+720)=3.5
    甲产晶生产工人工资=2500×3.5=875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980×3.5=3430(元)
    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720×3.5=252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公司生产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为45 900元。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件、120元/件和16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80元/件、90元/件和112元/件,销售量分别为600件、500件和500件。以加权平均法测算企业的综合保本点为()元。

    A.170000

    B.180000

    C.190000

    D.200000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已知三种产品的单价分别为10元、8元和6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8元、5元和4元,销售量分别为200件、500辆和550吨。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元,则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 )。

    A.0.3226

    B.0.3628

    C.0.2826

    D.0.3018


    正确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三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
     
    各产品的销售重分别为:

    以各产品的销售比重为权数,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0%×21.51%+37.5%×43.01%+33.33%×35.48%=32.26%

  • 第15题: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原材料(元) 定额(元) 工时(时) 工资(元) 制造费用 (元) 合计(元) 甲产品 14000 1200 乙产品 6000 800 合 计 22000 20000 2000 13000 15600 50600

    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30%.


    正确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22000÷20000×100%=110% 
      甲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14000×110%=15400(元)
      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30(件)
      甲产品单位原材料费用=15400÷200=77(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的原材料=100×77=77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6000×110%=6600(元)
      甲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200÷2000)×13000=780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130)×7800=6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800÷2000)×13000=5200(元)
      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200÷2000)×15600=936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100÷130)×9360=72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800÷2000)×15600=6240(元)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原材料   工 资 制造费用   合 计
    生产费用   15400   7800   9360   32560
    完工产品成本   7700   6000   7200   20900
    单位产品成本   77   60   72   209
    月末在产品成本   7700   1800   2160   11660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原材料           工 资 制造费用   合 计
    生产费用   6600   5200   6240   18040
    完工产品成本   6600   5200   6240   18040
    单位产品成本   82.5   65   78   225.5
      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0900
          库存商品——乙产品    18040
          贷:生产成本             38940
     
     
     
     
     
     
     
     
     
     
     
     
     
     
     
     
     
     
     
     
     
     
     
     
     
     
     

  • 第16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月固定成本2000元,其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

      要求:(2)根据边际贡献率方程式计算该企业的当月利润。


    答案:
    解析:

  • 第17题:

    某车间在报告期内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见下表,试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答案:
    解析:

  • 第18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为6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金额单位:元):



    <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
    <2>?、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请用分算法求出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的边际贡献=(20-8)×60000=720000(元)(0.5分)
    乙产品的边际贡献=(30-18)×40000=480000(元)(0.5分)
    丙产品的边际贡献=(40-20)×20000=400000(元)(0.5分)
    <2>、三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720000+480000+400000=1600000(元)
    题库陆续更新中,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免费更新
    固定成本分配率=600000/1600000=0.375(元)(0.5分)
    分配给甲产品的固定成本=720000×0.375=270000(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70000/(20-8)=22500(件)(0.5分)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2500×20=450000(元)(0.5分)
    分配给乙产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375=180000(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80000/(30-18)=15000(件)(0.5分)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5000×30=450000(元)(0.5分)
    分配给丙产品的固定成本=400000×0.375=1500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000/(40-20)=7500(件)(0.5分)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7500×40=300000(元)(0.5分)

  • 第19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984年产品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2%、5%、8%。1983年甲、乙、丙产品产值分别为5000元,1200元,24000元,问1984年三种产品产量比1983年增加多少?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是多少?

  • 第20题:

    某加工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已知甲产品售价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30元/件;乙产品售价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28元/件;丙产品售价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0元/件。预计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50000件、20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260000元。要求:(1)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2)按照联合单位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3)按照分算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4)按照顺序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由低到高排列。


    正确答案: (1)甲产品销售比重=50×3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37.5%
    乙产品销售比重=40×5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50%
    丙产品销售比重=25×20000/(50×30000+40×50000+25×20000)=12.5%
    甲产品边际贡献率=(50-30)/50=40%
    乙产品边际贡献率=(40-28)/40=30%
    丙产品边际贡献率=(25-10)/25=6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37.5%+30%×50%+60%×12.5%=37.5%
    综合保本销售额=1260000/37.5%=336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37.5%=1260000(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50%=1680000(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3360000×12.5%=42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1260000/50=252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1680000/40=4200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420000/25=16800(件)
    (2)产品销量比=3:5:2
    联合单价=50×3+40×5+25×2=4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30×3+28×5+10×2=250(元)
    联合保本量=1260000/(400-250)=8400(件)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3=252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5=4200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8400×2=16800(件)
    (3)三种产品边际贡献总和=30000×(50-30)+50000×(40-28)+20000×(25-10)=1500000(元)
    固定成本分配率=1260000/1500000=0.84
    甲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30000×(50-30)×0.84=504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50000×(40-28)×0.84=504000(元)
    丙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20000×(25-10)×0.84=252000(元)
    甲产品的保本量=504000/(50-30)=25200(件)
    乙产品的保本量=504000/(40-28)=42000(件)
    丙产品的保本量=252000/(25-10)=16800(件)
    (4)顺序分析表
    序号品种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累计的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补偿额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累计损益
    1乙30%600000600000600000600000-660000
    2甲40%60000012000006000001200000-60000
    3丙60%3000001500000600001260000240000
    固定成本由三种产品补偿,那么企业要想达到保本状态,乙产品的销量要达到50000件,甲产品的销售量要达到30000件,丙产品的销售量要达到=60000/(25-10)=4000(件)。

  • 第21题:

    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30元、50元、80元,预计销售量为6000件、4000件、2000件,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30元、5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若企业采用联合单位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联合保本量为2700件
    • B、甲产品保本销售量7827件
    • C、乙产品保本销售量5400件
    • D、丙产品保本销售量2700件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为6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金额单位:元):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件)甲20860000乙301840000丙402020000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计算题: 某饮水器生产公司生产三个类型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销售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结构(%) 甲301840 乙16820 丙10740 固定成本总额19000元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每类产品的保本额。

    正确答案: 解: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X销售比例)
    =(30-18)÷30X40%+(16-8)X20%+(10-7)X40%=38%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19000÷38%=50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50000X40%=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50000X20%=10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50000X40%=2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