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的变化为A、少尿或无尿,尿比重>1.020B、少尿伴蛋白尿,尿比重固定C、多尿,尿比重>1.020D、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题目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的变化为

A、少尿或无尿,尿比重>1.020

B、少尿伴蛋白尿,尿比重固定

C、多尿,尿比重>1.020

D、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相似考题
更多“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的变化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危险阶段是( )。

    A.少尿期

    B.多尿早期

    C.多尿后期

    D.恢复早期

    E.恢复后期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主要的尿液变化为

    A.脓尿
    B.少尿
    C.多尿
    D.结晶尿
    E.血尿

    答案:C
    解析:
    慢性肾衰早期可出现多尿。

  • 第3题: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最危险阶段是

    A.少尿期

    B.多尿早期

    C.移行期

    D.恢复早期

    E.恢复后期


    少尿期

  • 第4题:

    某患者被蛇咬伤1天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该患者发生的肾功能衰竭属于

    A、肾性

    B、少尿型

    C、肾后性

    D、非少尿型

    E、肾前性


    参考答案:A

  • 第5题: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少尿期的体内主要变化。
    ①尿变化: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以及血尿蛋 白尿、管型尿。
    ②水中毒及低钠血症:因内生水增多、摄入水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水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细胞水肿。
    ③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脏停跳等致死性心律失常,为少尿期主要死亡原因。
    ④代谢性酸中 毒:发生机制:
    1)GFR降低,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
    2)肾小管分泌H-和NH2能力降低,HCO-2重吸收减少。
    3)分解增强,固定酸产生增多。酸中毒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 系统,影响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并促进高钾血症的发生。
    ⑤氮质血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如感染、中毒和组织严重创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