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女学生,19岁。来院前20min在上体育课时感头痛后即有呕吐,随后有抽搐发作,进入昏迷状态。病前体健,无感冒史,来院急诊时仍有抽搐发作。神经系统体检:两瞳孔尚等大正圆,直径大约2mm,光反应迟钝,颈有抵抗,克氏征(+)。此时最不适宜的处理是A、止痉剂及降颅压药物应用B、抗纤溶药物应用C、通大便药物应用D、绝对卧床休息E、扩血管药物应用

题目
女学生,19岁。来院前20min在上体育课时感头痛后即有呕吐,随后有抽搐发作,进入昏迷状态。病前体健,无感冒史,来院急诊时仍有抽搐发作。神经系统体检:两瞳孔尚等大正圆,直径大约2mm,光反应迟钝,颈有抵抗,克氏征(+)。此时最不适宜的处理是

A、止痉剂及降颅压药物应用

B、抗纤溶药物应用

C、通大便药物应用

D、绝对卧床休息

E、扩血管药物应用


相似考题
更多“女学生,19岁。来院前20min在上体育课时感头痛后即有呕吐,随后有抽搐发作,进入昏迷状态。病前体健,无感冒史,来院急诊时仍有抽搐发作。神经系统体检:两瞳孔尚等大正圆,直径大约2mm,光反应迟钝,颈有抵抗,克氏征(+)。此时最不适宜的处理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孩,5岁,因发热2天,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2次,反复抽搐10多次于8月5日来院就诊。体检:体温41℃,神志欠清,双瞳孔3mm,对光反应迟钝,颈有抵抗,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粗,腹壁及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减弱,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下列抢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立即采用物理及药物降温

    B、立即采用药物止痉

    C、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D、立即采用等张液体扩充血容量

    E、立即注射20%甘露醇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患儿男,5岁,因发热2天,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2次,反复抽搐10多次,于8月5日来院就诊。体检:体温41℃,神志欠清,双瞳孔3mm,对光反应迟钝,颈有抵抗,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粗,腹壁及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减弱,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下列抢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立即采用物理及药物降温

    B、立即采用药物止痉

    C、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D、立即采用等张液体扩充血容量

    E、立即注射20%甘露醇


    参考答案:D

  • 第3题:

    二十七岁初孕妇,现妊娠36周,近1周头痛、视物模糊,昨晚开始头痛加重,呕吐2次,抽搐、昏迷,来院急诊。

    追问病史有重要价值的是
    A.既往血压正常
    B.有高血压家族史
    C.曾患泌尿系统感染,多次发作
    D.曾患病毒性肝炎
    E.既往无头痛史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3岁男孩,5天前流涕、咳嗽、体温38.5℃,按“上感”处理无效,精神差,嗜睡,间断呕吐数次,今晨起频繁抽搐,呈大发作状态,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一直意识不清,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我科。入院后频繁抽搐,昏迷,曈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部无明显抵抗,布、克氏征可疑阳性,双侧巴氏阳性,膝反射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进一步要做什么检查?和什么疾病鉴别?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该病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依据为1、3岁患儿,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病感染史,经治3天无效。2、病程中患儿精神差、嗜睡 、反复抽搐、频繁呕吐、逐渐进入昏迷状态。3、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阳性(+)膝反射亢进。进一步要做什么检查?1、三大常现、电解质、肝功、肾功、心肌酶;2、腰穿测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细菌培养、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3、查血清特异性病毒抗体;4、查头部MRI必要时增强扫描与以下疾病鉴别1.化脑:相同点:3岁男孩起病急,出现高热,反复抽搐,昏迷。不同处:该患儿全身中毒症状轻,无休克征象,无脑膜刺激症状。查CSF生化及常规,细菌检查确诊。2.结脑:相同点:1、年幼儿可以急性起病,可表现类似“败血症”。、可反复抽搐、昏迷。不同点:1、应有结核接触史,无卡介苗接种史。2、脑膜刺激征阴性、呕吐频繁。须查: 1、PPD、血沉、结核抗体、胸片及头部MRI必要时增强扫描。2、CSF生化、常规及细菌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原则1、隔离吸氧、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2、降低血压,减轻脑水肿。20%甘露醇5ml/kg次,根据病情调整次数,静点;甲基强的松龙针10~15mg/kg·d×3~5天。3、抗病毒:阿昔洛韦针10~15mg/kg·次×7~14day;干扰素针100万u3-5d。4、保持体液平衡,必要时下鼻饲,保持全天的热卡。临床思维 : 病毒性脑炎病因:发病前或发病当时有病毒感染史,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1、Ⅱ型。发病机制:1、病毒直接损伤脑实质。2、发病2~3周后免疫损伤引起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临床表现:发热(中度发热)、精神行为改变、癫痫发作、意识障碍、早期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症。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以淋巴细胞为主。2、CSF: 压力: 正常或稍高;生化: 蛋白质正常或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常规: 白细胞/L,淋巴细胞为主,部分病人见少量红细胞。3、病毒分离,PCR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特异性抗体滴度测定可做出病原学诊断。4、头部CT或MRI发现脑实质受损害。5、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鉴别诊断:1、结核性脑膜炎:多起病缓慢、常有结核接触史和肺部等处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500×10/L ,以淋巴为主,蛋白较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PPD试验阳性。2、化脓性脑膜炎: 经过不规则治疗的化脑,其脑脊液改变可以与病毒性脑炎相似,应结合病史、治疗经过、特别是细菌学检查鉴别。治疗原则:早期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1、病因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2、免疫治疗A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B转移因子 C皮质类固醇,常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化疗支持疗法,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降温,降颅压;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4、恢复期康复治疗。5、 病情缓解后予脑细胞激活剂治疗。

  • 第5题:

    某患儿6个月因发热1天抽搐一次来院急诊,抽搐呈全身大发作状,到院时抽搐已止。患儿既往史无特殊。急诊体检:患儿体重6kg,体温39.5℃,神清,精神萎。呼吸尚规则,无皮疹,心率150次/分,骨骼未见畸形,四肢肌张力略低,双侧巴氏征阳性。急测血WBC 10×109/L,N 4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颅内出血

    B.高热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低钙惊厥

    E.病毒性脑炎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