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题目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一)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等(2)抗炎抗风湿: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3)抗血栓: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如心绞痛等(二)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出血和凝血障碍(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及阿司匹林哮喘(5)瑞夷综合症
更多“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相关问题
  • 第1题:

    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抑制络氨酸的碘化及藕联,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2)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成T3。
    3)免疫抑制作用:控制高代谢症状,降低TSI(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4)减弱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临床应用:1)甲亢的内科治疗: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的治疗者。
    2)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减少甲状腺手术合并症及甲状腺危象,但可使TSH分泌
    增加。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药疹。
    2)消化道反应:厌食,呕吐,腹痛,腹泻。
    3)粒细胞缺乏症:最严重的。
    4)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 第2题:

    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


    正确答案:(1)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
    (2)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

  • 第3题: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及感冒发热。
    2、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低浓度抑制血栓形成,高浓度促进血栓形成。临床上采用小剂量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房颤,脑缺血病,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术后血栓形成。
    3、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 第4题: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paracetamol与aspirin比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阿司匹林:①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小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但大剂量反而促进血栓形成。②临床上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烧等,大剂量应用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小剂量可防止血栓形成。③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等。
    (2)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不良反应少,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等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致肝损害。

  • 第5题:

    试述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临床应用:①治疗精神病,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无根治作用;②治疗神经官能症;③止吐,但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④治疗呃逆;⑤低温麻醉或人工冬眠。
    (2)不良反应:①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口干等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副反应及体位性低血压等;②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障碍及迟发性运动障碍或迟发性多动症;③过敏反应。

  • 第6题:

    简述乙胺丁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临床应用:各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3)不良反应: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球后视神经炎、偶见敏感、胃肠道高尿酸血症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奥美拉唑口服后,在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转变为有活性的次磺酸和亚磺酰胺,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形成复合物,不可逆地抑制H+泵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大而持久。还能使贲门、胃体、胃窦处黏膜血流量增加,使幽门螺杆菌数量下降。胃酸分泌减少,可促进胃窦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引起血浆胃泌素升高。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合用抗菌药物效果好。还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
    1)促进脂肪合成,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率增加。
    2)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并抑制糖原分解,糖异生。
    3)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
    5)促进K+进入细胞,降低血钾浓度。
    临床应用: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Ⅰ型)
    不良反应:1)低血糖症:过量所致,及时发现及时补充糖或葡萄糖。
    2)过敏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用高纯度制剂或人胰岛素。
    3)胰岛素抵抗:正确处理诱因,调节酸碱,水电平衡,加大胰岛素剂量。
    4)脂肪萎缩:应用高纯胰岛素制剂后较少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精神病,镇吐,影响体温调节,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镇静。外周神经系统作用;内分泌系统作用。
    (2)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官能症,呕吐,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1)临床应用:①治疗精神病,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无根治作用;②治疗神经官能症;③止吐,但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④治疗呃逆;⑤低温麻醉或人工冬眠。
    (2)不良反应:①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口干等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副反应及体位性低血压等;②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障碍及迟发性运动障碍或迟发性多动症;③过敏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乙胺丁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临床应用:各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3)不良反应: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球后视神经炎、偶见敏感、胃肠道高尿酸血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抑制络氨酸的碘化及藕联,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2)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成T3。
    3)免疫抑制作用:控制高代谢症状,降低TSI(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4)减弱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临床应用:1)甲亢的内科治疗: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的治疗者。
    2)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减少甲状腺手术合并症及甲状腺危象,但可使TSH分泌
    增加。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药疹。
    2)消化道反应:厌食,呕吐,腹痛,腹泻。
    3)粒细胞缺乏症:最严重的。
    4)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1)抗阿米巴作用:甲硝唑对阿米巴大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效果最好,但对肠腔内阿米巴小滋养体和包囊则无明显作用。
    (2)抗滴虫病作用:甲硝唑对阴道滴虫有直接杀灭作用。对女性和男性泌尿生殖道滴虫感染都有良好疗效。
    (3)抗贾第鞭毛虫作用:甲硝唑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病最有效的药物。
    (4)抗厌氧菌作用:对各种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以对脆弱杆菌的杀菌作用受到重视,至今为发现耐药菌株,长期应用不诱发二重感染。对口腔及盆腔和腹腔内厌氧菌感染及由此引起的败血症,以及气性坏疽等,甲硝唑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第14题:

    试述磺酰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1)药理作用:①降血糖作用:磺酰脲类阻滞胰岛β细胞的钾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可能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
    ②对水排泄的影响:有抗利尿的作用;
    ③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使血小板粘附力减弱,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
    (2)临床应用:①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尚存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耐受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②氯磺丙脲可治疗尿崩症。

  • 第15题:

    试述卡托普利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①减少强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而降压;
    ②减少舒血管物质缓激肽的降解而降压;
    ③间接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引起留钾排钠,减少血容量而降压。
    (2)临床应用: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3)不良反应:主要有顽固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高血钾。

  • 第16题:

    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1)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精神病,镇吐,影响体温调节,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镇静。外周神经系统作用;内分泌系统作用。
    (2)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官能症,呕吐,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

  • 第17题:

    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1、(1)解热镇痛(中剂量):较强,用于慢性钝痛、感冒发热。
    (2)抗炎抗风湿(大剂量):较强,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
    2、影响血小板功能(1)小剂量(50~100mg/d):抑制血小板COX,TXA2,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2)大剂量(>100mg/d):抑制血管壁COX,PGI2,反促进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2)加重出血倾向
    (3)水杨酸反应
    (4)过敏反应
    (5)瑞夷综合症
    (6)对肾脏的影响
    (7)溶血

  • 第18题: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
    1)促进脂肪合成,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率增加。
    2)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并抑制糖原分解,糖异生。
    3)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
    5)促进K+进入细胞,降低血钾浓度。
    临床应用: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Ⅰ型)
    不良反应:1)低血糖症:过量所致,及时发现及时补充糖或葡萄糖。
    2)过敏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用高纯度制剂或人胰岛素。
    3)胰岛素抵抗:正确处理诱因,调节酸碱,水电平衡,加大胰岛素剂量。
    4)脂肪萎缩:应用高纯胰岛素制剂后较少见。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硫脲类的抗甲状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药理作用是: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过氧化酶阻止酪氨酸碘化及藕连,从而抑制T4,T3的生物合成。制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制甲状腺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临床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准备。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粒细胞缺乏。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常用药物:
    1)硫氧嘧啶类
    2)眯唑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1、(1)解热镇痛(中剂量):较强,用于慢性钝痛、感冒发热。
    (2)抗炎抗风湿(大剂量):较强,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
    2、影响血小板功能(1)小剂量(50~100mg/d):抑制血小板COX,TXA2,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2)大剂量(>100mg/d):抑制血管壁COX,PGI2,反促进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2)加重出血倾向
    (3)水杨酸反应
    (4)过敏反应
    (5)瑞夷综合症
    (6)对肾脏的影响
    (7)溶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1)脱水作用静脉注射后,该药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甘露醇口服用药则造成渗透性腹泻,可用于从胃肠道消除毒性物质。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安全而有效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和病人术前应用以降低眼内压;
    2)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后,血浆渗透乐升高,血容量增加,血液粘滞度降低,并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可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paracetamol与aspirin比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阿司匹林:①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小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但大剂量反而促进血栓形成。②临床上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烧等,大剂量应用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小剂量可防止血栓形成。③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等。
    (2)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不良反应少,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等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致肝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平滑肌兴奋作用:可提高胃肠、泌尿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或括约肌张力,引起便秘或止泻、排尿困难、尿潴留,诱发胆绞痛,诱发哮喘等;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3)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①治疗量时可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②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高度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可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解救;③耐受性和成瘾性,由于易成瘾,限制了吗啡的临床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