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题目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
    解析:
    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2题:

    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 第3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其特点是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反映了生产力方面的要求,三改则反映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5题:

    简述皇帝的名位制度,名位制度的扩大、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名位制度才出现:名位是名号的具体化,是为了突出名号的尊严,是将名号延伸为现实的政治统治。秦始皇始创名位制度,皇帝名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是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二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称,三是政令运作方面的专用凭据,如玺印、诏书、口谕等。
    (2)名位制度的扩大和发展:第一,有皇帝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第二,年号的出现和演变;第三,庙号、谥号、陵寝号等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3)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第一,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营造皇权专制的神秘化。第三,贯穿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礼法思想,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第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重新采用了诗话的形式,但在其观点上却较多地融入了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他提出了“境界”说这个范畴,并将此作为一条衡量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王国维的特点是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王国维这种追求中国与西方的融合,分析和鉴赏融合的风格,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其特点是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反映了生产力方面的要求,三改则反映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北京政府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援用旧律行威吓报复主义刑法原则
    ①北洋政府法律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中华民国之名,行军阀专制之实,具体体现为《暂行刑律补充条例》的颁行。
    ②公布《徒刑改遣条例》,将清末已废除的遣刑重加恢复;公布《易笞条例》,重新恢复临时政府明令废止的笞刑。
    (2)严刑峻罚镇压革命
    ①《暂行新刑律》专设《内乱罪》一章,矛头指向革命活动;
    ②为钳制人民群众的所有活动,颁布了一系列剥夺人民民主权利的法规。
    (3)维护地主官僚买办阶级利益
    ①北京政府法律地主土地所有权和封建地租剥削;
    ②北京政府先后颁行《中华汇业银行则例》等银行法规,确认官僚买办阶级垄断的银行,受政府委托可经理国库、筹集资金或举借外债、发行国币,以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4)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
    ①北京政府通过《矿产条例》等立法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资本进行经济掠夺的合法;
    ②通过《暂行新刑律》中专设的《妨害国交罪》一章,保护列强在华政治特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与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⑴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
    ①进口配额制
    ②“自动”出口配额制
    ③进口许可证制
    ④外汇管制
    ⑤进口押金制度
    ⑥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⑦海关估价制度
    ⑧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⑨征收各种国内税
    ⑩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苛刻繁多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标签规定)
    1, 直接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
    2, 间接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
    3, 其他非关税壁垒:环境壁垒,社会壁垒,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海关壁垒,歧视性国内税,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⑵非关税壁垒的特征:(与关税壁垒相比)
    ①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②更具有有效性
    ③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14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 第15题:

    简述《六法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1)《六法全书》的概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制定了宪法(约法)、民法、刑法、商事法、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及其它单行法规、特别法规。这些法律的汇编通称“六法全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文法总称。
    (2)约法和宪法
    ①《训政纲领》
    第一,制定公布。
    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制定并通过,共6条,是训政时期的政纲。
    第二,基本内容。
    确立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规定“政权”和“治权”的划分。
    ②《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第一,制定公布。
    1931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共8章89条。
    第二,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体“永为统一共和国”;人民的政权,即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权力的行使,由国民党政府训导之,人民只有纳税、服兵役、服从法律的义务;核心是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训政时期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
    第三,本质。
    本着“以党治国”精神肯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制度。
    ③《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第一,制定公布。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6年5月5日正式公布,因其公布日期,又称《五·五宪草》,共8章148条。
    第二,法典结构
    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基本相同。只是将原约法中的第3章“训政纲领”改为“国民大会”;第6章“中央与地方之权限”分为“中央政府”、“地方制度”两章;第8章“附则”易名为“宪法的实行及修正”。
    第三,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标榜该草案尊奉孙中山遗教制定,是“还政于民”实行宪政之始,体现了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精神。实际上草案中的五权分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五权制实则总统独裁制。
    ④《中华民国宪法》
    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以《五·五宪草》为底本的《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定于1947年12月25日施行。共14章175条。
    ⑤南京国民政府制宪活动的目的和宪法的特点
    第一,以根本法形式确认国民党一党专政。
    第二,以“五权分立”的国家机构组织形式,掩盖蒋氏独裁。
    第三,抄袭资产阶级宪法原则,粉饰法西斯统治。
    第四,设置种种法律限制,剥夺人民权利和自由。
    第五,确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六,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3)刑法及其关系法规
    ①刑法典的制定
    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
    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该部刑法典特别增加《保安处分》一章,是带有法西斯性质的刑法的内容。  
    ②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一,镇压社会的反抗运动。
    第二,保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秩序。
    第三,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抄袭资产阶级刑法原则。
    第五,援用保安处分,残害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
    第六,维护封建宗法家庭制度。
    第七,维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4)民法及其关系法规
    ①制定颁布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5月陆续公布民法典,共计五编,依次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②主要内容
    第一,维护土地权益。
    第二,保护债权人利益。
    第三,承认事实上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四,保护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确认男尊女卑的父家长统治权。
    第六,确认传统的继承制度。
    第七,确认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在华权益。
    (5)商事单行法规
    ①商法的制定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体制,没有独立的商法典,另外制定单行商事法规,作为民法特制法。
    第一,《票据法》是有关商业上各种支付手段的法规。
    第二,《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组织、活动的法规。  
    第三,《海商法》是调整海上企业商事活动的法规。  
    ②商法的本质和特点
    第一,金融方面,商法确立了官僚买办资本的金融垄断地位。
    第二,开办公司方面,商法在商业、工业、农业诸方面为官僚买办垄断资本张目。
    第三,票据方面,商法方便大地主及大资产阶级结算债权债务、调剂资金短缺。
    第四,商法中还增设“外国公司”,为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支配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提供了合法条件。  
    (6)诉讼法与法院组织法
    ①诉讼法及其关系法规
    第一,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制定出刑事、民事诉讼法典以及单行诉讼法规,建立起诉讼法体系。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1935年1月1日公布,同年7月1日施行。共9编516条。
    第三,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通过修订的《民事诉讼法》,1935年2月1日公布,共9编636条。
    ②法院组织法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2年10月公布《法院组织法》,1935年2月1日施行,共15章91条。

  • 第16题:

    简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重新采用了诗话的形式,但在其观点上却较多地融入了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他提出了“境界”说这个范畴,并将此作为一条衡量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王国维的特点是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王国维这种追求中国与西方的融合,分析和鉴赏融合的风格,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 第17题:

    简述内容分析法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
    ①客观性。
    ②系统性。
    ③定量性。
    ④显性内容。

  • 第18题:

    问答题
    (14年4月;11年4月真题)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

    正确答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海洋法的概念、内容、调整对象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海洋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海洋事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内容:规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调整海洋事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规定社会活动主体依法享有的海洋权利和承担的海洋义务。
    海洋法的调整对象:人类在海洋事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海洋法调整对象的特点:一是与海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二是既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又包括人与海洋的关系;三是表现形式多样,涵盖内容广泛;四是内容不断增加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皇帝的名位制度,名位制度的扩大、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名位制度才出现:名位是名号的具体化,是为了突出名号的尊严,是将名号延伸为现实的政治统治。秦始皇始创名位制度,皇帝名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是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二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称,三是政令运作方面的专用凭据,如玺印、诏书、口谕等。
    (2)名位制度的扩大和发展:第一,有皇帝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第二,年号的出现和演变;第三,庙号、谥号、陵寝号等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3)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第一,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营造皇权专制的神秘化。第三,贯穿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礼法思想,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第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