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注册税务师2010年1月受托对某工业企业进行纳税审查,发现该企业09年12月份将运费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30000元计入原材料成本中,原材料分批领用,请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计算分摊率及各环节的错误数额,并作相应调账处理。(1)12月企业成本核算中,产品已经部分完工,已将成本进行分摊计算,完工产品未销售;(2)12月企业成本核算中,产品已经部分完工,已将成本进行分摊,完工产品入库后当月销售其中一部分。其他资料:财务决算报表已编制,经核实,期末原材料成本100000元,在产品成本为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150

题目

注册税务师2010年1月受托对某工业企业进行纳税审查,发现该企业09年12月份将运费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30000元计入原材料成本中,原材料分批领用,请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计算分摊率及各环节的错误数额,并作相应调账处理。

(1)12月企业成本核算中,产品已经部分完工,已将成本进行分摊计算,完工产品未销售;

(2)12月企业成本核算中,产品已经部分完工,已将成本进行分摊,完工产品入库后当月销售其中一部分。

其他资料:财务决算报表已编制,经核实,期末原材料成本100000元,在产品成本为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150000元,产品销售成本为300000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注册税务师2010年1月受托对某工业企业进行纳税审查,发现该企业09年12月份将运费可以抵 ”相关问题
  • 第1题:

    注册税务师代理审查企业上的年度的纳税情况,对其借账应如何进行调账?


    正确答案:
    1、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分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在上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前发现的,可直接调整上年度账项,可运用红字冲销法、补充便当法或综合账务调法加以调整,对于影响利润的错账须一并调整“本年利润”科目核算的内容。(2分)
      (2)如果上一年度决定报表编制之后发现的,需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不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可以直接进行调整。(1分)
    对于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整。(1分)
    2、对上一年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的税收,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相关,可根据上一年度账项的借漏金额影响本年度税收情况相应调整本年度有关账项。(1分)

  • 第2题:

    注册税务师受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核,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福利部门领用的原材料20,000元计入生产费用,经核实当月期末材料结存成本为50,000元,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为80,000元,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为12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发生额为200,000元,则注册税务师采用“按比例分摊法”计算的分摊系数为( )

    A.0.08

    B.0.05

    C.0.04

    D.0.044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在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中,税务师受托对某企业2019年所得税纳税情况进行审查,发现该企业将对外投资分回税后利润28500元,记入“盈余公积”账户。审查是年终结账后进行的。请问应如何调账?


    答案:
    解析:
     企业账务处理出现问题,但不影响税收,因为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无须补税。
      调账分录:
      借:盈余公积      28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5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8500

  • 第4题:

    注册税务师受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核,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未完工产品的成本计入了完工产品的成本中100000元。由于当期期末该批产品尚未完工,完工产品已经对外部分销售。经核实,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200000元,销售成本为300000元。则注册税务师应当怎样调整错误数额,并作出当年或跨年发现错误相应的调账处理。


    正确答案:

  • 第5题:

    某税务师事务所受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查时,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管理部门领用的原材料8000元,计入生产成本,经核实该企业当月期末材料结存成本为60000元,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为10000元,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为7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发生额为160000元,则税务师采用“按比例分摊法”计算的分摊率为( )。

    A.5%
    B.3.3%
    C.2.7%
    D.4.4%

    答案:B
    解析:
    在“材料”账户贷方、“生产成本”账户借方查出的错误额,即多计成本的问题,会影响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和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分摊率=多计生产成本数额8000/(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10000+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70000+本期产品销售成本160000)×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