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题目

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相似考题
更多“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相关问题
  • 第1题:

    佛陀要我们觉悟、觉醒什么呢?


    正确答案: 佛陀要我们觉醒、觉悟、是觉悟到世间苦海就是二元对立。你现在能清楚了知实相,然后超越二元对立,就是不论是你原来所要的或是不要的,所界定是善的或是恶的,要平等觉知,这样才能从二元对立里跳脱出来,来到一体的世界,才能够解脱自在。超越苦海而到达彼岸。

  • 第2题:

    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正确答案: 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 第3题:

    为什么说佛陀要我们回家的这条路没有了?


    正确答案: 佛教徒一般的目标都是好好修成佛,把佛陀当成一个超级的大偶像,一直在拜,要成为佛陀的样子,金光闪闪威力无穷。实际上成佛就是成为一个觉悟者,佛陀本来是要协助众生回归法界,回到自依、法依,结果今天很多的修行者,都是背道而驰,距离佛陀越来越远,都是心外求法,所以佛教也很可惜,这一条路也消失了。本来此生此世就可成就,结果演变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都把目标索定在佛陀的身相上,崇拜偶像,盲目迷信,真的很可惜。

  • 第4题:

    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正确答案: 诸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财物,我们进行供养,佛菩萨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因为他们已圆满了一切功德,不需要这些。那为什么还要供养呢?对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断除自相续中的吝啬心和贪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方式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等殊胜对境,能很快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 第5题:

    佛陀既然是一切遍知,那为什么没有详细描述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也没有预言飞机、电脑的诞生?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正确答案: 从生死轮回中解脱是最重要的,佛陀之所以在经中没有着重宣说物质世界,原因也在于此。关于这一点,《法王经》中有个很好的比喻:一个人身中毒箭、剧痛无比时,若及时把箭拔出,疼痛会很快消失;但若不把箭拔出来,只是一味追究箭杆出自何山的竹子,箭尾出自什么鸟的羽毛,箭是谁射来的...这样一一观察下来,人早就活不成了。同样,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了脱生死最为重要,如果把这个弃之不顾,而去详细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那穷尽一生也不够用。所以,阿底峡尊者说:“生命有限知无涯,寿量几许亦难晓,当依所欲取精要,犹如鹅王取水乳。”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我们应当像天鹅从交融的水乳中及取乳汁一样,取受对自己最有用的知识。那么,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呢?并非是器世界形形色色的显现,而是苦集灭道的道理。
    当然,对于世间的种种学问,一点不了解也不行,毕竟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弘扬佛法也离不开世间,所以还是要大概懂一些。但最关键的是,务必要想方设法获得解脱,否则,将短暂的人生都耗在无意义的知识上,临死时对解脱没有做好准备,那其他知识懂得再多,也用不上。

  • 第6题:

    问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对佛陀产生信心?你平时是怎样行持的?

    正确答案: 因为佛陀传下来的教言能治愈我们相续中的所有疾病,若想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除了佛陀的教言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即见法,见法即见()。」

    正确答案: 缘起,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佛陀是大医王?

    正确答案: 佛陀知道众生种种病的症状,就是苦集灭道。苦是出来的症状,病因是治病的根本。因为要对治病因,所以要去修、去证。当你证到灭谛,病就好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正确答案: 诸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财物,我们进行供养,佛菩萨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因为他们已圆满了一切功德,不需要这些。那为什么还要供养呢?对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断除自相续中的吝啬心和贪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方式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等殊胜对境,能很快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佛陀给我们总结出哪十种法,要我们了悟什么呢?

    正确答案: ①、一切众生依食而住。
    ②、名与色。
    ③、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④、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⑤、五受阴:色、受、想、行、识。
    ⑥、六内外入处:
    内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入处:色、声、香、味、触、法。
    ⑦、六识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⑧、世八法:即八风:利、哀;毁、誉;称、讥;苦、乐。
    ⑨、九众生居:六凡:三圣、声闻、缘觉、菩萨。
    ⑩、十业迹:身三、口四、意三。
    重点是在于当你面对这十种法,要正观无常、观察变异、要了悟无常法印、体证无常法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佛陀和上师经常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种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佛陀和上师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下是慈悲心在体现,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因此而获得解脱,证得佛果的。佛菩萨以自己的经验之谈,来处处提示我们,并想尽一切方便摄持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出离三界,这才是学佛的最根本的、真正的目的。所以,这种要求是绝对合理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佛陀为什么不让我们去盲目的迷信呢?

    正确答案: 要突破迷信层次,必须客观的求真求证,唯有透过你真正的实修实证,你才可以相信。在你还没有实证以前,你都要保持客观。通过实修实证与止观双运你才能够真正产生智慧,这样你才能够协助众生出离苦海,所以佛陀绝对不会要你只是盲目迷信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佛陀给我们总结出哪十种法,要我们了悟什么呢?


    正确答案:①、一切众生依食而住。
    ②、名与色。
    ③、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④、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⑤、五受阴:色、受、想、行、识。
    ⑥、六内外入处:
    内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入处:色、声、香、味、触、法。
    ⑦、六识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⑧、世八法:即八风:利、哀;毁、誉;称、讥;苦、乐。
    ⑨、九众生居:六凡:三圣、声闻、缘觉、菩萨。
    ⑩、十业迹:身三、口四、意三。
    重点是在于当你面对这十种法,要正观无常、观察变异、要了悟无常法印、体证无常法印。

  • 第14题:

    为什么说佛陀是大医王?


    正确答案: 佛陀知道众生种种病的症状,就是苦集灭道。苦是出来的症状,病因是治病的根本。因为要对治病因,所以要去修、去证。当你证到灭谛,病就好了。

  • 第15题:

    佛陀在经中说倘若自己的心外散,苦行念诵皆无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平时散心念佛持咒磕头,是否一点功德都没有?为什么?


    正确答案: 并不是一点功德都没有。经中之义是说,若心外散,身语行善的功德远不如心专注所作的功德,要微劣很多。“皆无果”是从低劣加否定词的角度说的,比如一个人胆子很小,可以称他为没有胆子。如果没有这样理解,就与佛经中说的以散乱心“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完全相违了。华杰施主前世就是一只小虫,它在无记的心态下转绕佛塔,最后也成了解脱之因。倘若除了心以外身语没有任何功德,这个公案是没办法解释的。所以,身语的造善造恶和心的造善造恶,只不过是大小上分的,并不是说只有心才有善和恶,其他身体和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

  • 第16题: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即见法,见法即见()。」


    正确答案:缘起;佛

  • 第17题:

    我们为什么要对佛陀产生信心?你平时是怎样行持的?


    正确答案: 因为佛陀传下来的教言能治愈我们相续中的所有疾病,若想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除了佛陀的教言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 第18题:

    问答题
    有人说,我们佛教是平等,那么佛经中的佛陀降生之时,说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偈,这是不是没有平等呢?

    正确答案: 此中有禅机,可会不可言。兹非搪塞之语,当时释尊生时,诸大弟子,尚不见闻,究竟之义,谁能道出。居士逼我说,只得说我之我,我之一字,乃四净德中之真实我。人人皆有,个个不无,称他独尊,平等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正确答案: 虽然佛陀没有直接给我们传法,但上师传的全部是佛陀留下的教言,如果我们违犯且没有忏悔,则定会堕三恶趣无疑。
    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给上师、诸佛菩萨,切切实实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种坚定誓愿,忏罪解脱不可能成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佛陀要我们觉悟、觉醒什么呢?

    正确答案: 佛陀要我们觉醒、觉悟、是觉悟到世间苦海就是二元对立。你现在能清楚了知实相,然后超越二元对立,就是不论是你原来所要的或是不要的,所界定是善的或是恶的,要平等觉知,这样才能从二元对立里跳脱出来,来到一体的世界,才能够解脱自在。超越苦海而到达彼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正确答案: 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佛陀在经中说倘若自己的心外散,苦行念诵皆无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平时散心念佛持咒磕头,是否一点功德都没有?为什么?

    正确答案: 并不是一点功德都没有。经中之义是说,若心外散,身语行善的功德远不如心专注所作的功德,要微劣很多。“皆无果”是从低劣加否定词的角度说的,比如一个人胆子很小,可以称他为没有胆子。如果没有这样理解,就与佛经中说的以散乱心“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完全相违了。华杰施主前世就是一只小虫,它在无记的心态下转绕佛塔,最后也成了解脱之因。倘若除了心以外身语没有任何功德,这个公案是没办法解释的。所以,身语的造善造恶和心的造善造恶,只不过是大小上分的,并不是说只有心才有善和恶,其他身体和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佛陀要我们回家的这条路没有了?

    正确答案: 佛教徒一般的目标都是好好修成佛,把佛陀当成一个超级的大偶像,一直在拜,要成为佛陀的样子,金光闪闪威力无穷。实际上成佛就是成为一个觉悟者,佛陀本来是要协助众生回归法界,回到自依、法依,结果今天很多的修行者,都是背道而驰,距离佛陀越来越远,都是心外求法,所以佛教也很可惜,这一条路也消失了。本来此生此世就可成就,结果演变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都把目标索定在佛陀的身相上,崇拜偶像,盲目迷信,真的很可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