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为什么说杀害众生来供养上师或佛陀,是非常颠倒的行为?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说明。

题目

为什么说杀害众生来供养上师或佛陀,是非常颠倒的行为?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说明。


相似考题
更多“为什么说杀害众生来供养上师或佛陀,是非常颠倒的行为?请以教证、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闻思《入行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劝你不要学这些,而应该实修或者如何如何,这种行为为什么叫做魔业?请以教证、理证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华严经》中说:“凡坏菩提心,造它善法者,亦为魔事业。”
    2)理证:《入行论》全文均是围绕“菩提心”而宣说,若对此不加重视,反去另觅蹊径,显然是心已被魔加持。因为脱离菩提心的所作所为,皆与大乘背道而驰,或者说只是一种形象上的善法。

  • 第2题:

    我们为什么要精进?请以教证、公案、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摄集经》中说:“精进不灭百法德,获得无边佛慧藏。”无著菩萨也说:“成就菩萨功德法的唯一因,就是精进。”
    2)公案:为海比丘七日成就阿罗汉果的故事。

  • 第3题:

    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正确答案: 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 第4题:

    为什么说嗔心及其引发的罪业,都是因缘而生?请用教证、理证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俱舍论》中说,不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自然而然会生嗔恨心。如果因缘不具足,怎么挤也挤不出来。
    2)理证:不悦意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这三种因缘具足(有法),一定会引发嗔恨心(立宗),因为因缘具足,果定会无障碍产生(因),如同水、肥、阳光聚合时种子必定发芽(比喻)。

  • 第5题:

    为什么说嗔心及其引发的罪业,都是因缘而生?请用教证、理证、公案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俱舍论》中说,不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自然而然会生嗔恨心。如果因缘不具足,怎么挤也挤不出来。
    2)理证:不悦意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这三种因缘具足(有法),一定会引发嗔恨心(立宗),因为因缘具足,果定会无障碍产生(因),如同水、肥、阳光聚合时种子必定发芽(比喻)。
    举个例子,我们看见一个人而生气,这个事件中先有生气的对境存在;然后以眼耳色根见闻感受到;再产生分别心念,由不满而生嗔恨等。这个嗔恨心到底由谁主动生起呢?外境、眼耳诸根自然是无法生起嗔恨,那么是不是意根呢?也不是,如果意根能独立自主地生嗔,那在外境、色根不具时,为何不生嗔恨呢?那是不是三个因缘聚在一起,经过一场会议商量去制造嗔恨心呢?这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如冷热空气不均而产生风,这根本不是哪一个因缘主动、有意去制造。所以嗔心是依缘而起,并没有一个有意的操纵者。
    3)公案:安士高法师的三世经历(略)。

  • 第6题:

    问答题
    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 1)教证:《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
    2)理证:如果没有众生,发心便无由可起;再者学道积资粮的过程,需要修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如果不依靠众生,布施、忍辱、四摄等等,也就无从下手;最后要获得圆满果位时,还是不能离开众生,否则成佛的事业无法圆满。因此,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正确答案: 虽然佛陀没有直接给我们传法,但上师传的全部是佛陀留下的教言,如果我们违犯且没有忏悔,则定会堕三恶趣无疑。
    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给上师、诸佛菩萨,切切实实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种坚定誓愿,忏罪解脱不可能成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嗔心及其引发的罪业,都是因缘而生?请用教证、理证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俱舍论》中说,不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自然而然会生嗔恨心。如果因缘不具足,怎么挤也挤不出来。
    2)理证:不悦意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这三种因缘具足(有法),一定会引发嗔恨心(立宗),因为因缘具足,果定会无障碍产生(因),如同水、肥、阳光聚合时种子必定发芽(比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正确答案: 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在闻思《入行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劝你不要学这些,而应该实修或者如何如何,这种行为为什么叫做魔业?请以教证、理证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华严经》中说:“凡坏菩提心,造它善法者,亦为魔事业。”
    2)理证:《入行论》全文均是围绕“菩提心”而宣说,若对此不加重视,反去另觅蹊径,显然是心已被魔加持。因为脱离菩提心的所作所为,皆与大乘背道而驰,或者说只是一种形象上的善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以教证、理证成立发菩提心的人是殊胜福田。

    正确答案: ⑴教证:《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恒持菩提心。譬如,将十方世界中一切众生之双目挖出,有人将彼等复原,或者将关于漆黑监狱中之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释放,令彼等享受转轮王或梵天之安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大乘信解菩萨,且赞颂之,则福德胜过前者无数倍。”
    ⑵理证: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恒时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赐予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如果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殊胜的福田,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轮回之苦远远胜过精进修行的痛苦?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五世达赖喇嘛说:“三界三苦所禁锢,轮回本性苦无边。”本论云:“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
    2)理证:大乘修行之苦从时间上看,只是这一辈子或者乃至菩提果之间受苦,并不是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从痛苦的轻重来讲,可以说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地狱饿鬼的痛苦相比。从意义上说,为求菩提而忍受的苦行,无论对众生还是自己的了脱生死都有相当大的利益。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修行之苦与轮回痛苦有天壤之别。
    3)比喻:就像病人为了除去腹腔内的肿瘤,而暂时忍受切割手术的痛苦;医师治病时,以一些有轻微痛苦的疗法,来疗除病患疴疾的大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旦生起了菩提心,为什么就不会转到恶趣中?请以教证、理证分别说明。


    正确答案: 教证:《华严经》中说: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同样,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
    理证:无始以来,我们正是依靠自私自利的心,为了自己或亲朋好友才造下了各种罪业,如果远离了对我与我所的贪执,则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不会转生于恶趣。另外,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往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会逐渐消失,大的罪业能压伏,小的罪业能根除,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所以,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 第14题:

    为什么说众生与佛陀是一体的?请从世俗、胜义两个角度分析。


    正确答案: 从胜义的角度来讲,众生与佛一味一体,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都具足如来的功德庄严。从世俗的角度而言,佛在因地发了菩提心后,把众生和自己观为一体,通过自他交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等修持菩提心,众生的悲苦喜乐全部都是自己的感受。而且众生都是未来佛。

  • 第15题:

    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 1)教证:《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
    2)理证:如果没有众生,发心便无由可起;再者学道积资粮的过程,需要修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如果不依靠众生,布施、忍辱、四摄等等,也就无从下手;最后要获得圆满果位时,还是不能离开众生,否则成佛的事业无法圆满。因此,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 第16题:

    有些人点油灯供佛时,无意中杀害了很多小虫,这是否意味着犯了杀生戒?请以教证、理证、公案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不是。真正的持戒是在心上安立的,而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不损恼其他有情的断恶之心,就是持戒,而并不是在外境断离一切可能会犯戒的对境。由于自己在点油灯供佛时没有杀害小虫之心,故不犯杀生戒。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但点灯时,用灯罩罩上是最好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负责清洁浴室的比丘打扫浴室,发现浴池里有许多小虫,便向佛陀请教,该如何处理。佛陀当时回答比丘去打扫干净。比丘说他害怕犯杀戒,所以不敢贸然去清扫,而佛陀对比丘说:“我们是为了清扫浴室,不是去杀生的。”

  • 第17题:

    为什么说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请以教证、理证、公案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萨热哈巴在《多哈道歌》中云:“若于悦意平等境,相合心意所爱境,芝麻皮许之执著,亦引痛苦无边际。”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也讲过:执著越大,痛苦越多。
    2)理证:一切万法本来虚幻不实,在胜义量面前,连微尘许的实法也无有。而“执著”是将内外诸法、器情世界执为实有,比如本来无我却执著有我,外境本来虚幻却执为成实,从而产生各种贪嗔等烦恼,造作诸业,因业而感受轮回的百般痛苦。三相推理: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以背离诸法实相故。
    3)公案:有一次龙猛菩萨修持空性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珍藏的一个精美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烂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到了本尊。龙猛菩萨就问:“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本尊回答说:“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面见我。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由此可知,只要对一法有执著,也会对自己证悟有影响。

  • 第1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杀害众生来供养上师或佛陀,是非常颠倒的行为?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佛在《月灯经》中曾问阿难:“一个人从头到脚遍满火焰,这时在他前面摆满各种妙欲,他有没有快乐之心?”“绝对没有。”佛说:“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看见三界众生遭受种种痛苦,也不会生起一点欢喜。”
    2)理证:害众生(有法),不能令佛欢喜(立宗),令佛伤心之故(因),如杀儿欲令母喜一样(比喻)。
    上师诸佛是众生无伪的亲友,唯一关心的就是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曾修过无数次的舍身苦行,也曾以自己愿入地狱的决心去代众生受苦。乃至轮回未尽、众生未空之前,始终不顾财产、眷属乃至身命善根等。所以,众生快乐,上师诸佛就会欢喜,如果众生遭受苦害,诸佛就会悲伤难过。
    3)比喻: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说:“比如请一位母亲做客,将被杀儿子的肉放在她面前,这位母亲会不会欢喜?同样,一切佛菩萨对所有众生就像母亲一样关照垂念,杀害任何旁生作血肉供养,诸佛都不可能欢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请以教证说明,为什么临终时随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还可以随念哪些对境?

    正确答案: 《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随念的对境,还可以是法宝、僧众、菩提心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请以教证、理证、公案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1)教证:萨热哈巴在《多哈道歌》中云:“若于悦意平等境,相合心意所爱境,芝麻皮许之执著,亦引痛苦无边际。”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也讲过:执著越大,痛苦越多。
    2)理证:一切万法本来虚幻不实,在胜义量面前,连微尘许的实法也无有。而“执著”是将内外诸法、器情世界执为实有,比如本来无我却执著有我,外境本来虚幻却执为成实,从而产生各种贪嗔等烦恼,造作诸业,因业而感受轮回的百般痛苦。三相推理: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以背离诸法实相故。
    3)公案:有一次龙猛菩萨修持空性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珍藏的一个精美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烂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到了本尊。龙猛菩萨就问:“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本尊回答说:“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面见我。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由此可知,只要对一法有执著,也会对自己证悟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有些人点油灯供佛时,无意中杀害了很多小虫,这是否意味着犯了杀生戒?请以教证、理证、公案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不是。真正的持戒是在心上安立的,而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不损恼其他有情的断恶之心,就是持戒,而并不是在外境断离一切可能会犯戒的对境。由于自己在点油灯供佛时没有杀害小虫之心,故不犯杀生戒。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但点灯时,用灯罩罩上是最好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负责清洁浴室的比丘打扫浴室,发现浴池里有许多小虫,便向佛陀请教,该如何处理。佛陀当时回答比丘去打扫干净。比丘说他害怕犯杀戒,所以不敢贸然去清扫,而佛陀对比丘说:“我们是为了清扫浴室,不是去杀生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一旦生起了菩提心,为什么就不会转到恶趣中?请以教证、理证分别说明。

    正确答案: 教证:《华严经》中说: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同样,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
    理证:无始以来,我们正是依靠自私自利的心,为了自己或亲朋好友才造下了各种罪业,如果远离了对我与我所的贪执,则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不会转生于恶趣。另外,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往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会逐渐消失,大的罪业能压伏,小的罪业能根除,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所以,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嗔心及其引发的罪业,都是因缘而生?请用教证、理证、公案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俱舍论》中说,不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自然而然会生嗔恨心。如果因缘不具足,怎么挤也挤不出来。
    2)理证:不悦意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这三种因缘具足(有法),一定会引发嗔恨心(立宗),因为因缘具足,果定会无障碍产生(因),如同水、肥、阳光聚合时种子必定发芽(比喻)。
    举个例子,我们看见一个人而生气,这个事件中先有生气的对境存在;然后以眼耳色根见闻感受到;再产生分别心念,由不满而生嗔恨等。这个嗔恨心到底由谁主动生起呢?外境、眼耳诸根自然是无法生起嗔恨,那么是不是意根呢?也不是,如果意根能独立自主地生嗔,那在外境、色根不具时,为何不生嗔恨呢?那是不是三个因缘聚在一起,经过一场会议商量去制造嗔恨心呢?这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如冷热空气不均而产生风,这根本不是哪一个因缘主动、有意去制造。所以嗔心是依缘而起,并没有一个有意的操纵者。
    3)公案:安士高法师的三世经历(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