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张某,男,28岁,未婚,个体户. 病史:平时喜看言情小说及录像,三年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口苦胁痛,头晕目眩,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张某,男,28岁,未婚,个体户. 病史:平时喜看言情小说及录像,三年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口苦胁痛,头晕目眩,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诊断:遗精(君相火旺)
分析:心有妄想,所欲不遂,君火偏亢,相火妄动,神摇梦淫,火扰精室,则梦中遗精;心肾不交,心火亢盛,则心中烦热,少寐多梦;肾水不足,则善恐健忘;心火移热于小肠,故小便短黄;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清心泄肝
方药:黄连清心饮:黄连3g生地12g当归9g酸枣仁9g茯神15g远志9g党参12g莲子12g甘草6g知母10g淮山15g水煎服每日一剂
更多“张某,男,28岁,未婚,个体户. 病史:平时喜看言情小说及录像,三年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口苦胁痛,头晕目眩,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50岁,农民。 病史:患肝硬化腹水已一年余。初由愤怒饮酒诱发,在当地治疗未愈而来诊。刻下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臌胀(肝肾阴虚)
    分析:愤怒及辛热之酒类易伤肝阴,肝肾同源,病久则肝肾两虚,阴损及气,气化不利,水液停聚中焦,致气机壅滞,血行受阻,气、血、水互结于中而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真阴亏虚,形体失养故形体消瘦,面色晦滞;虚火内生,则小便短少,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为阴虚水液停聚之征。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熟地15g山茱萸10g淮山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或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5g枸杞10g当归10g川楝10g)五灵脂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乌药10g元胡10g香附10g枳壳10g甘草6g藕节炭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2题:

    胡某,女,27岁,技术员。 病史:平时身体较瘦,常自服补药。半年来午后及夜间发热,(T37.3~37.9度),心烦少寐,两颧潮红,不欲近衣,经常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尿短赤,大便干结,曾到医院多次检查,除外结核病,舌质红,苔少干,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内伤发热(阴虚发热)
    分析:素体阴虚,过用温补之品致阴精亏损,阴虚则阳盛,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不欲近衣,口干咽燥,尿短赤,大便干结;以病在阴分,故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虚火扰动心神,故心烦少寐;虚火上炎则两颧潮红;入睡后阳入阴分则虚火更甚,扰动阴津,故盗汗;舌质红,苔少干,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g知母12g胡黄连5g地骨皮12g煅牡蛎20g秦艽10g鳖甲15g生地15g柏子仁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3题:

    张某,男,54岁,9月16日初诊。 主诉:头痛反复发作4年。 病史:患高血压病6年,近4年来经常反复头痛头胀,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头痛(肝阳上亢)。
    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故头痛头胀,伴眩晕。胁为肝之分野,肝郁胁络失和则胁痛。肝阳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脉沉弦有力为肝阳上亢之征,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胆气上逆则口苦。火盛则舌红苔薄黄。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5g牛膝15g杜仲15g桑寄生12g夜交藤12g茯神10g益母草15g山栀子10g黄芩10g每日1剂,水煎服。

  • 第4题:

    成某,男,42岁,技术员。 病史:平素情绪易怒。二月前因教育孩子问题与妻子吵架后,每次夫妻同房就出现阳事不举,伴心情抑郁,胸脘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阳痿(肝郁不舒)
    分析: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条达,宗筋所聚无能,而出现阳事不举;肝郁气滞,故烦躁易怒,胸脘不适,胁肋胀闷;肝木乘犯脾土,脾失健运,故食少便溏;脉弦为肝郁不舒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g白芍15g当归12g白术12g
    茯苓15g香附9g枳壳10g甘草6g薄荷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5题: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3天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因患者平素嗜酒,现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候,此乃属阳黄的热重于湿证。因平素嗜酒,损脾胃运化,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湿热熏蒸,胆汁排泄失常,泛滥肌肤则目黄、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短少而黄。热为阳邪,“阳主明”,故黄色鲜明。热盛津伤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纳呆。湿热阻于肝胆,疏泄不利,气滞血瘀,则胁部胀满拒按。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困遏脾胃,壅阻肝胆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山栀15g大黄10g(后下)日一剂,水煎服。

  • 第6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9岁。遗精,多梦少寐7日。患者近1周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心悸不宁,失眠健忘,口苦溲赤。体格检查:T36.7℃,R16次/min,BP120/80mmHg。双肺(-),HR73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双下肢未见水肿。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双肾B超:正常。前列腺B超:正常。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遗精。
    证型:君相火旺。
    辨证分析:年轻气盛,心火偏盛,心火内动,神不守舍,故寐少梦多,心中烦热。火扰精室,故梦则遗精。寐少神乏,故精神不振,体倦乏力。精不养神而上奉于脑,故头晕目眩。心主神明,心火旺则火耗心血,故心悸,健忘。心火下移热于小肠,故小便短赤。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火旺,则舌质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数,均为火旺之征。
    治法:清心泄肝。
    主方: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用药:生地、黄连、黄柏、当归、天冬、知母、酸枣仁、茯神、远志、党参、莲子肉、甘草。

  • 第7题:

    患者,男,25岁,1999年7月20日初诊。病史:病患心中惕惕而动,面色苍白,形寒肢冷一年。入夏以来,因冒雨涉水,心悸加重,并伴有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浮肿尿少,前来求治。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心悸(饮邪上犯)
    分析:病久体虚,心阳不足,心失温养,神不守舍,故心中惕惕而动,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入夏以来,因冒雨涉水,水湿内侵,停于心下,则心悸加重;脾为湿困,则胸脘痞闷,形寒肢冷;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水湿不化,而浮肿尿少;舌淡,苔白滑,脉弦滑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15g桂枝8g白术12g甘草6g制附子先煎8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8题:

    张某,女,18岁,学生。病史: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汗证(肺卫不固)
    分析:素体薄弱,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汗出较多,恶风,易感冒;劳则气耗,故遇劳则甚;气虚则形体失养,故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黄芪30g白术10g防风9g浮小麦20g糯稻根10g煅牡蛎30g党参18g炙草4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9题:

    症见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腰酸遗精,烘热汗出。舌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数。证属()

    • A、心胆气虚
    • B、心脾两虚
    • C、心阳亏虚
    • D、心血瘀阻
    • E、心肾不交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可辨证为()

    • A、湿热下注
    • B、劳伤心脾证
    • C、肾气不固证
    • D、气血两虚
    • E、君相火旺证

    正确答案:E

  • 第11题:

    问答题
    张某,女,18岁,学生。病史: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汗证(肺卫不固)
    分析:素体薄弱,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汗出较多,恶风,易感冒;劳则气耗,故遇劳则甚;气虚则形体失养,故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黄芪30g白术10g防风9g浮小麦20g糯稻根10g煅牡蛎30g党参18g炙草4g水煎服每日一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王某,男,23岁,职员。 病史:剧烈运动之后汗出当风,次日出现鼻咽痒,轻微流清涕,未治疗,3天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口干,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质红,苔簿黄,脉浮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感冒(风热证)
    分析:感受风寒,郁而化热,邪热犯于肺卫,卫表失和,则发热,汗出,微恶风寒;风热上受,肺失宣肃则鼻塞浊涕,咳嗽痰稠,咽喉疼痛;热伤津液,故口干;舌质红,苔簿黄,脉浮数为风热袭表之象。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后下6g芦根12g
    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黄芩10g桔梗8g甘草6g水煎温服微汗为宜每日一剂。

  • 第13题: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宜选方()

    • A、金锁固精丸
    • B、妙香散
    • C、黄连清心饮和三才封髓丹
    • D、知柏地黄丸
    • E、龙胆泻肝汤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周某,女,50岁,干部。 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喜辛辣煎炒之品味及甜食,不爱运动。自诉四月前初因咳嗽,高烧,半个月,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基本痊愈,但却逐渐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达4000ml左右,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消渴(上消—肺热津伤)
    分析:因嗜食辛辣甜食,体内燥热偏盛,复感热邪后燥热愈盛,肺受燥热所伤,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故尿频量多;肺不布津,加之燥热伤津,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为上焦燥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花粉15g黄连3g生地15g葛根15g麦冬15g乌梅10g天冬15g知母12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5题:

    主诉:腹痛,便下赤白粘液3天。 病史:3天前外出进餐后次日早上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频频临厕,日行十多次,大便量少,伴有赤白粘液,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大便有脓细胞等。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痢疾(湿热痢)
    分析:饮食不洁,胃肠受损,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湿热壅滞肠间,与肠中气血搏结,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则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肠中之象。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芩10g芍药15g炙甘草6g黄连10g大黄10g槟榔10g当归10g木香5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

  • 第16题:

    卜某,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平时嗜酒,因工作的原因汗出多而少饮水。半天前突然左侧少腹拘急,左腰腹绞痛难忍,小便艰涩,尿中带血,排尿时突然中断,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淋证(石淋)
    分析: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不能随尿排出,阻滞气机,则突发患侧少腹拘急,腰腹绞痛难忍;水道不利,则小便艰涩;砂石阻塞尿路,则排尿突然中断;结石伤络,则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候。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石苇散加减:石苇12g冬葵子12g瞿麦10g车前子包煎12g金钱草15g海金沙包煎15g内金10g白芍3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7题:

    患者,男,50岁。病史:素有慢性咽喉炎病史,常因受寒劳累而病情加重。近三年来,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如泥,面色少华,神倦肢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水肿(阴水——脾阳虚衰)
    分析:患者以往反复感邪而失治,损伤正气,气虚及阳,脾阳不振则运化失司,水湿聚不行,泛溢肌肤,发为浮肿而小便短少;此为因虚致实,而水性趋下,故浮肿见于双下肢而按之凹陷如泥;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故面色少华,神倦肢冷;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为阳虚水湿内聚之征。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附子6g(先煎2小时)干姜3g草果6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5g大腹皮15g木瓜6g木香5g(后下)厚朴6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8题:

    患者,男,38岁。病史:半年前因身目发黄,体倦乏力,恶心欲吐,纳呆,厌油腻,小便黄,大便溏烂,到某医院就诊,经治疗(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现自诉脘腹作胀较甚,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纳少,大便溏烂,诊见:身目俱黄,色暗不鲜,舌淡苔腻,脉沉迟。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阴黄-寒湿证)
    分析:患者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受阻,溢于肌肤,则发为身目皆黄;寒湿同为阴邪,故黄色暗而不鲜,口淡不渴;寒湿困脾,运化失常,则脘腹作胀,纳少,大便溏烂;脾阳不振,形体失养故神疲畏寒;舌淡苔腻,脉沉迟为阳虚寒湿不化之象。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5g白术10g附子10g(先煎2小时)干姜3g肉桂3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9题:

    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水肿(阳水-湿毒浸淫)
    分析:肌肤疮疡未及时清解,疮毒内归脾肺,使脾不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蓄泛滥,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疮毒壅遏化热,故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疮毒及湿邪壅盛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5g杏仁8g桑白皮9g连翘9g赤小豆15g银花10g野菊7g公英8g地丁6g土茯苓12g苦参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20题: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右辨证为()

    • A、湿热下注证
    • B、劳伤心脾证
    • C、肾气不固证
    • D、气血两虚证
    • E、君相火旺证

    正确答案:E

  • 第21题:

    单选题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右辨证为()
    A

    湿热下注证

    B

    劳伤心脾证

    C

    肾气不固证

    D

    气血两虚证

    E

    君相火旺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水肿(阳水-湿毒浸淫)
    分析:肌肤疮疡未及时清解,疮毒内归脾肺,使脾不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蓄泛滥,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疮毒壅遏化热,故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疮毒及湿邪壅盛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5g杏仁8g桑白皮9g连翘9g赤小豆15g银花10g野菊7g公英8g地丁6g土茯苓12g苦参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