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原料油为什么要控制350℃以前馏份含量≯10%(V)?

题目

原料油为什么要控制350℃以前馏份含量≯10%(V)?


相似考题
更多“原料油为什么要控制350℃以前馏份含量≯10%(V)?”相关问题
  • 第1题:

    轻石脑油终馏点偏高与()有关。

    • A、轻、重石脑油的切割程度
    • B、塔底温度
    • C、塔顶温度
    • D、原料油的氮含量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为什么精苯馏份进行酸洗净化?


    正确答案: 因为精苛馏衩次精后所得的混合馏份中应含有不饱和化合物及硫化物,它们的与苯类沸点相差很低,不能用精馏的方法将其分开,所以,要进行酸洗净化。

  • 第3题:

    轻苯为何要碱洗?初馏份混合份为何仍需酸洗?


    正确答案: 轻苯碱洗主要是轻苯中约含0.1?.2%的H2S,为减轻H2S对蒸馏设备的腐蚀及减少酸焦油的生成量及苯的损失量,必须对轻苯进行碱洗。
    轻苯初馏后虽能除去大部分C2S及低沸点不饱和化合物,但所得的混合份中仍含有与苯族产品沸点经较接近的不饱和物及硫化物等杂质,用精馏法,无法分清,因此必须用化学法加以净化,在我国焦化厂中大部分采用酸洗净化法。

  • 第4题:

    二硫化碳含量最高的馏份是()。

    • A、未洗混合份
    • B、已洗混合份
    • C、初馏份
    • D、三混馏份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环戊二烯主要集中在()℃以前馏份内。


    正确答案:80

  • 第6题:

    蒽油馏份中含量最大的是()。

    • A、蒽
    • B、菲
    • C、咔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若馏份组成相同,比重大,()含量大;比重小,()含量较多。


    正确答案:环烷烃、芳烃;烷烃

  • 第8题:

    原料油中水含量要求控制多少,为什么?


    正确答案: 水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强度有影响,严重时影响催化剂寿命,另一方面水汽化要吸收较大热量,增加了加热炉的负荷。水汽化后,增加了装置系统压力,引起压力波动,甚至超压,严重时则要减油直至停工,进反应器原料油的含水量最大值为500ppm,一般要求小于300ppm。

  • 第9题:

    原料油为什么要过滤?


    正确答案: 因原料(特别是二次加工柴油)中含有各种杂质、焦粉及系统管线腐蚀的铁锈,进到装置后一方面会使换热器或其它设备结垢或堵塞,增大设备的压力降及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另一方面也会污染催化剂,使床层压降增大,降低催化剂活性。
    由此可见,原料油中的杂质会缩短装置云装周期,在进装置前必须经过滤。

  • 第10题:

    喷气燃料的()馏出温度直接影响起动性,要加以控制。

    • A、初馏点
    • B、10%
    • C、30%
    • D、50%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氮含量?


    正确答案: 氮化物按其氮原子在分子中是否有孤对电子而分为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二大类,由于碱性氮化物中氮杂原子存在有自由的孤对电子,即一些胺类、二氢吲哚类和六员环杂环氮化合物,这些碱性氮化物很容易吸附在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因此对催化剂的毒性很大。有分子筛的催化剂比无定型催化剂更怕碱性氮化物,这是因为有机碱氮化物在催化剂上吸附与酸碱强度有关,分子筛酸性比无定形强,而脱附与温度有关,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温度相对低,脱附慢。
    氮化物不仅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催化剂积炭也有很大影响。日本有些研究表明催化剂结炭成分含氮量远高于油中含氮化合物含量。有学者认为,中小型含氮化合物是生焦生碳的前驱物,芳烃及氮化合物受催化剂吸附过强,集中在B酸分子中心时间过长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积炭覆盖了活性表面,造成裂化催化剂活性下降。实验室数据也表明Ni-Mo系催化剂在相同转化率的条件下氮含量2000ppm以及0ppm两种原料,其反应温度差可以达到85℃,对贵重金属催化剂的影响更大,达到110℃。当氮含量由500ppm增加到1300ppm时,催化剂的失活率增加近3倍。因此在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原料中的氮含量。与众多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多数含硫少含氮高,因此加工我国陆上原油时,对原油中的氮含量应倍加关注。
    直馏馏分油中的氮化物一般是以杂环氮化物形式存在的,其中有五员环和六员环。最常见的有吡啶、喹啉、吡咯、吲哚、咔唑及其衍生物。氮化物的分布与原料馏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当馏分变重时,一方面氮化物含量增加,另一方面多环杂氮原子化合物大量出现。因为杂环氮化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强烈吸附对加氢脱氮有自阻作用,由于原料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及所有的加氢脱氮反应的中间产物均具有较强的碱性,它们可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且又难于脱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催化剂反应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或暂时中毒。原料油的氮含量大幅度增高往往意味着原料油变重、变劣,绸环化合物、芳烃含量相应增加,其他杂质含量也上升,需要提高反应温度以补偿催化剂活性的下降。氮化物的脱除一般先经过氮杂环的加氢饱和,因此要达到深度脱氮总是伴随大量耗氢。氮化物在催化表面上的吸附比含氧、含硫化合物和芳烃容易得多,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催化剂表面上氮化物的覆盖率相当大,但并非所有吸附的氮化物都经受加氢、氢解而脱氮,这不仅阻滞其它的加氢反应,还可能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生成,使催化剂由原来的可逆吸附中毒变成了永久失活,也会造成酸性载体中毒。由于分子筛易被有机氮化物中毒,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进入裂化反应器原料中的有机氮化物含量,一般要求低于10ppm。当进料油中氮含量增加时,应适当提高前置精制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同时高的氮含量还会引起较高的氨分压,这对裂化催化剂的裂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导致较高的裂化段反应温度。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水含量?

    正确答案: ⑴水对催化剂活性和强度影响很大,严重影响催化剂活性。
    ⑵水汽化要吸收较大的热量,增加了加热炉负荷。
    ⑶水汽化后增加了系统压力,引起压力波动,严重时要减量甚至停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焦油馏份碱洗后所得的中性酚盐为什么要净化?(焦油洗涤做)


    正确答案: 因为此中性酚盐的组成为除酚、甲酚等酚类外,还有油、萘、游离碱等杂质,影响粗酚质量,所以必须加以净化处理。

  • 第14题:

    CS2含量最高的馏份是()。

    • A、未洗混合份
    • B、已洗混合份
    • C、初馏份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为什么要控制S、P含量?


    正确答案:硫,在钢中生成FeS,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使钢材在1000℃左右热轧时产生热脆,导致开裂。硫与其他杂质形成的夹杂物常导致钢材开裂。硫还容易使焊缝热脆,并使焊缝产生气孔和裂纹,因此必须控制硫的含量。
    磷,是炼钢难以除尽的杂质,它固溶在铁素体中,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使钢材脆性增加,称为冷脆,磷使钢产生偏析影响焊接性能,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 第16题:

    CS2含量最高的馏份是()。

    • A、未洗份
    • B、已洗份
    • C、初馏份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初馏份的质量要求为干点≤70℃,苯含量≤()%。

    • A、10
    • B、15
    • C、2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氩馏份中氩含量超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粗氩塔易引起氩冻
    • B、应增加氧产量
    • C、氩馏份中的氮含量将增加
    • D、应减小空气量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为什么要控制新氢和原料油中的Cl?


    正确答案: 原料中Cl的加氢后产生的HCL会对工艺过程的操作带来问题,在高温条件下会与容器或管线材质中的Fe、Ni反应产生腐蚀。在有“CI”存在时,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对点腐蚀特别敏感。点腐蚀在生产中是很危险的,它在一定区域内迅速发展,并往深处穿透,以致造成设备因局部地区破坏而损坏,或因个别地方穿孔而进行渗漏。同时HCL会与系统中的NH3反应会形成NH4Cl,在低于180~200℃的条件下就会大量析出,沉积出来而堵塞系统。美国有的炼厂全用重整氢,在压缩机出口阀门内常发现有白色NH4Cl结晶物堆积,这是因为重整氢中有微量氯存在,因此加氢裂化对原料油和氢中的Cl要加以限制。

  • 第20题: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Fe2+含量,一般控制指标多少?


    正确答案: 铁对于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原料油铁离子含量超标,引起蜡油的颜色较黑,比色偏大,杂质含量高,导致原料油过滤器堵塞严重;从而使精制反应器床层堵塞,硫化铁在反应器顶部堆积,引起催化剂结块,造成反应物料短路、沟流、反应器个别点温度偏高;同时床层压降上升,循环氢压缩机动力消耗增大,出入口压差升高,迫使装置催化剂在活性尚未丧失之前就须停工处理。铁源于原料油中的环烷酸或硫化物在贮运或加工中生成的环烷酸铁或硫化铁。前者为可溶性铁,进入装置后难以除去,在高温状态下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会积聚在反应器顶部的催化剂表面,所以要尽量防止可溶性铁的生成。原料油中铁含量控制小于1.0ppm。

  • 第21题:

    为什么要规定柴油的350℃馏出量?


    正确答案:馏分组成较轻的燃料的蒸发速度快,这对于高速柴油机是有利的。馏分较重的燃料因喷入燃烧室后,未能很快气化和形成可燃混合物,因而燃烧将在膨胀行程中继续进行。而且未蒸发的油滴还会裂解产生一部分气体烃和难于燃烧的炭粒,使积炭量和燃料消耗量增加,经济性降低。因此,从改善起动性能考虑,以使用馏分组成较轻的燃料为宜。但是,馏分组成太轻也是有害的,因为在自燃开始的瞬间,如果所有喷出的燃料都同时燃烧,结果使燃烧第二阶段—急燃期的压力增长率过大,容易引起发动机爆震,所以燃料的着火落后期过长及使用过轻的燃料都将容易引起爆震。各种柴油机的馏分组成是根据柴油机的转速和使用条件决定的。我国统一标准规定,轻柴油(适用于1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柴油机)的馏程为:300℃馏出量不小于50%,350℃馏出量不小于85~95%。

  • 第22题:

    当原料油馏份变重后,由于反应较难进行,()要相应提高一些或()适当降低,以维持一定精制深度。


    正确答案:反应温度,空速

  • 第23题:

    渣油作沥青原料时,要控制()指标。

    • A、密度
    • B、重金属含量
    • C、初馏点
    • D、针人度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