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石油馏分接触空气时会吸氧,加热这些馏分时,氧就和某些烃反应生成聚合物的胶质。如果馏分在室温下和空气长期接触,聚合物及其原始化合物也会形成。烯烃比饱和烃更易和氧反应。这些聚合物及其原始化合物,几乎在装置的换热器组的任何位置都能沉积和结垢,大大降低传热效率,所以原料油要采取隔绝空气的保护措施,本装置采用氮封。
更多“原料油为什么要采取保护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水含量?


    正确答案: ⑴水对催化剂活性和强度影响很大,严重影响催化剂活性。
    ⑵水汽化要吸收较大的热量,增加了加热炉负荷。
    ⑶水汽化后增加了系统压力,引起压力波动,严重时要减量甚至停工。

  • 第2题:

    原料油因故障突然中断,应采取什么手段,为什么?


    正确答案: 停操作回路,防止枪头烧结,撤原料油枪,检查原料油枪检查原料油线路,同时通知造粒、尾锅停尾气,密切注意主袋压力,TI-104、104A、106、106A温度,防止主袋负压,预热回路撞停,防止原料油预热器结焦,如油温高无法控制,把FIC-101旁路打开,以防烧坏质量流量计。

  • 第3题:

    原料油为什么要控制350℃以前馏份含量≯10%(V)?


    正确答案: 原料油350℃以前馏份一般控制在≯10%(V)范围内,若其过多,则轻组分含量过多,造成裂化条件苛刻,浪费装置处理能力,且降低汽油辛烷值,影响产品质量。

  • 第4题:

    延缓反应器压降上升的措施不包括()。

    • A、原料油采取隔绝氧气保护措施,脱水过滤
    • B、采用低温脱烯烃,保护反应器
    • C、采用顶部分级装填技术
    • D、低空速、低氢油比运行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为什么整流电路中要采取过压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因为晶阐管承受过电压的能力较差,而在交流侧及直流侧会经常产生一些过电压,引起的过电压,晶阐管换向时的过电压等,都有可能导致元件损坏或性能下降,所以要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

  • 第6题:

    手电钻的外壳要采取()保护措施。

    • A、接零或接地
    • B、防爆
    • C、防火
    • D、防毒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提、降原料油量时要迅速猛提或猛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原料油中水含量要求控制多少,为什么?


    正确答案: 水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强度有影响,严重时影响催化剂寿命,另一方面水汽化要吸收较大热量,增加了加热炉的负荷。水汽化后,增加了装置系统压力,引起压力波动,甚至超压,严重时则要减油直至停工,进反应器原料油的含水量最大值为500ppm,一般要求小于300ppm。

  • 第9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氮含量?


    正确答案: 氮化物按其氮原子在分子中是否有孤对电子而分为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二大类,由于碱性氮化物中氮杂原子存在有自由的孤对电子,即一些胺类、二氢吲哚类和六员环杂环氮化合物,这些碱性氮化物很容易吸附在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因此对催化剂的毒性很大。有分子筛的催化剂比无定型催化剂更怕碱性氮化物,这是因为有机碱氮化物在催化剂上吸附与酸碱强度有关,分子筛酸性比无定形强,而脱附与温度有关,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温度相对低,脱附慢。
    氮化物不仅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催化剂积炭也有很大影响。日本有些研究表明催化剂结炭成分含氮量远高于油中含氮化合物含量。有学者认为,中小型含氮化合物是生焦生碳的前驱物,芳烃及氮化合物受催化剂吸附过强,集中在B酸分子中心时间过长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积炭覆盖了活性表面,造成裂化催化剂活性下降。实验室数据也表明Ni-Mo系催化剂在相同转化率的条件下氮含量2000ppm以及0ppm两种原料,其反应温度差可以达到85℃,对贵重金属催化剂的影响更大,达到110℃。当氮含量由500ppm增加到1300ppm时,催化剂的失活率增加近3倍。因此在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原料中的氮含量。与众多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多数含硫少含氮高,因此加工我国陆上原油时,对原油中的氮含量应倍加关注。
    直馏馏分油中的氮化物一般是以杂环氮化物形式存在的,其中有五员环和六员环。最常见的有吡啶、喹啉、吡咯、吲哚、咔唑及其衍生物。氮化物的分布与原料馏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当馏分变重时,一方面氮化物含量增加,另一方面多环杂氮原子化合物大量出现。因为杂环氮化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强烈吸附对加氢脱氮有自阻作用,由于原料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及所有的加氢脱氮反应的中间产物均具有较强的碱性,它们可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且又难于脱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催化剂反应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或暂时中毒。原料油的氮含量大幅度增高往往意味着原料油变重、变劣,绸环化合物、芳烃含量相应增加,其他杂质含量也上升,需要提高反应温度以补偿催化剂活性的下降。氮化物的脱除一般先经过氮杂环的加氢饱和,因此要达到深度脱氮总是伴随大量耗氢。氮化物在催化表面上的吸附比含氧、含硫化合物和芳烃容易得多,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催化剂表面上氮化物的覆盖率相当大,但并非所有吸附的氮化物都经受加氢、氢解而脱氮,这不仅阻滞其它的加氢反应,还可能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生成,使催化剂由原来的可逆吸附中毒变成了永久失活,也会造成酸性载体中毒。由于分子筛易被有机氮化物中毒,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进入裂化反应器原料中的有机氮化物含量,一般要求低于10ppm。当进料油中氮含量增加时,应适当提高前置精制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同时高的氮含量还会引起较高的氨分压,这对裂化催化剂的裂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导致较高的裂化段反应温度。

  • 第10题:

    使用IGBT时,为什么要考虑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一般过电压常采用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过电流保护。若IGBT用于VVVF逆变器,当电动机启动时将产生突变电流,如果控制回路、驱动回路的配线欠合理,将会引起误动作,导致桥臂短路、输出短路等事故,使IGBT流过过电流。其中,发生短路事故时,电流变化非常迅速,而且元件要承受极大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必须快速检测出过电流,在元件未被损坏之前,使其自动断开。2)过电压保护。IGBT关断时,由于主回路电流的急剧变化,由主回路杂散电感引起高压,产生开关浪涌电压。可设置缓冲器抑制开关浪涌电压。缓冲器内的缓冲器阻抗使IGBT在关断信号到来之前,将缓冲器电容所积蓄的电荷放净。

  • 第11题:

    单选题
    一般来说,在设计阶段由设计者采取的保护措施要优于在使用阶段由使用者采取的保护措施。下列保护措施中,不属于设计者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是()
    A

    补充保护措施

    B

    安全防护

    C

    使用信息

    D

    使用附加的安全防护装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光缆线路架空铺设时要采取比电缆线路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原料油罐油温为什么不能过高?


    正确答案: 温度过使原料油汽化,影响正常生间,液位高还会导致温度高时冒罐。

  • 第14题:

    为什么熔焊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空气的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熔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空气的保护措施,可防止局部熔化的高温焊缝金属跟空气接触而造成成分、性能的退化。

  • 第15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残碳含量?


    正确答案: 由于干点指标为一个综合指数,代表某条件下的油料的混合物,因此当有少量较重组分尤其是沸点较高的组分混入时,在催化剂活性以及寿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控制加氢裂化原料时,单独控制干点是不够的,还要严格控制其他指标。控制残碳的含量就是其中一个指标。残炭是指石油产品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碳质残余物。它不全是碳,而是会进一步热解变化的焦炭。残炭值的大小,反映了油品中多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易缩合物质的多少。原料油的残炭值(CCR)增加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小,加氢所得尾油的残炭值增加不多。但催化剂结焦速度加快,必须提高反应温度以弥补催化剂的活性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到催化剂的运转周期,因此在装置设计时均限定了原料油的残炭值。

  • 第16题:

    氧气转炉为什么要采取复合吹炼。


    正确答案: 顶吹转炉熔池钢水搅拌主要依靠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其次才是氧气射流冲击。
    因此,开吹后冶炼前期和后期,特别低碳钢种、碳氧反应减弱,使搅拌力大减,这样就出现钢液成分、温度、氧化性不均匀。与此相反底吹氧气转炉熔池搅拌不成问题,但炉渣氧化性弱极不易去磷。
    人们发现氧气转炉采用复合吹炼既能保持顶吹和底吹转炉的吹炼优点,又能克服顶吹和底吹的冶炼过程中的缺点。

  • 第17题:

    为什么螺纹连接要采取防松措施?


    正确答案: 机械运转中,冲击和振动使紧固件具有动能,因所受载荷大小不断变化,而引起内外螺纹相对运动,造成连接处松退失效,降低预紧力,引起事故。为此,螺纹连接要采取防松措施。

  • 第18题:

    原料油罐为什么要常开放火炬阀或者对大气放空阀?


    正确答案: 因为防止D-120超压。除了本身油气挥发外,阀门内漏造成系统压力倒串,或从抽提来线阀门内漏。2003年5月分就超压到2.0Mpa和抽提内漏过来。

  • 第19题:

    为什么要控制新氢和原料油中的Cl?


    正确答案: 原料中Cl的加氢后产生的HCL会对工艺过程的操作带来问题,在高温条件下会与容器或管线材质中的Fe、Ni反应产生腐蚀。在有“CI”存在时,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对点腐蚀特别敏感。点腐蚀在生产中是很危险的,它在一定区域内迅速发展,并往深处穿透,以致造成设备因局部地区破坏而损坏,或因个别地方穿孔而进行渗漏。同时HCL会与系统中的NH3反应会形成NH4Cl,在低于180~200℃的条件下就会大量析出,沉积出来而堵塞系统。美国有的炼厂全用重整氢,在压缩机出口阀门内常发现有白色NH4Cl结晶物堆积,这是因为重整氢中有微量氯存在,因此加氢裂化对原料油和氢中的Cl要加以限制。

  • 第20题:

    原料油为什么要过滤?


    正确答案: 因原料(特别是二次加工柴油)中含有各种杂质、焦粉及系统管线腐蚀的铁锈,进到装置后一方面会使换热器或其它设备结垢或堵塞,增大设备的压力降及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另一方面也会污染催化剂,使床层压降增大,降低催化剂活性。
    由此可见,原料油中的杂质会缩短装置云装周期,在进装置前必须经过滤。

  • 第21题:

    炸制体积小易成熟的原料油温要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整流电路中要采取过压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因为晶阐管承受过电压的能力较差,而在交流侧及直流侧会经常产生一些过电压,如电网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直流侧电感负载电流突变时感应过电压,熔丝熔断引起的过电压,晶阐管换向时的过电压等,都有可能导致元件损坏或性能下降,所以要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原料油流量调节阀为什么要用气关式?

    正确答案: 原料油流量调节阀要用气关式,这是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
    选用气关式,当装置动力中断时,调节阀处于全开的状态,防止原料中断、炉管过热烧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