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为什么隧洞开挖后要及时支护?”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软弱、破碎围岩中的隧洞开挖后喷混凝土的主要作用在于( )。

    A.及时填补裂缝阻止碎块松动
    B.防止地下水渗入隧洞
    C.改善开挖面的平整度
    D.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承载拱
    E.防止开挖面风化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边坡稳定。喷射混凝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能紧跟工作面,速度快,因而缩短了开挖与支护的间隔时间,及时地填补了围岩表面的裂缝和缺损,阻止裂隙切割的碎块脱落松动,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改善;其次,由于有较高的喷射速度和压力,浆液能充填张开的裂隙,起着加固岩体的作用,提高了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此外喷层与围岩密结合,有较高的黏结力和抗剪强度,能在结合面上传递各种应力,可以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教材页码:P24-27

  • 第2题:

    对于软弱、破碎围岩中的隧洞开挖后喷混凝土的主要作用在于( )。

    A:及时填补裂缝阻止碎块松动
    B:防止地下水渗入隧洞
    C:改善开挖面的平整度
    D: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承载拱
    E:防止开挖面风化

    答案:A,D
    解析:
    2019版教材P27
    对地下工程围岩喷混凝土的作用一是填补围岩表面裂缝,阻止碎块松动;二是浆液能充填张开的裂隙,提高岩体的强度和正整性;三是喷层与围岩结合有较高的黏结力和抗剪强度,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选项C和选项E似乎也正确,但这两点在教材上是对坚硬的整体围岩才适用,而本题干给的是软弱、破碎围岩。

  • 第3题:

    下列隧道工程洞口失稳控制措施中错误的开挖控制措施是( )

    A.控制开挖量等减少围岩扰动
    B.采用台阶开挖时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4的开挖高度
    C.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D.超前支护应及时到位,中间围岩开挖后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251
    洞口失稳控制措施(表2B320054-1)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髙度不宜超过1/3的开挖髙度

  • 第4题:

    下列关于洞口失稳的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B.加强第三方监控量测,做到及时预测预警
    C.台阶开挖时,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2的开挖高度
    D.控制开挖量等,减少围岩扰动,超前支护应及时到位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台阶开挖时,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3的开挖高度。

  • 第5题:

    初期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及时施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围岩压力也称山岩压力,是隧洞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塌落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及以上时进行下一部分开挖

    • A、70
    • B、75
    • C、95
    • D、9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洞口工程应先开挖后支护、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填空题
    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

    正确答案: 胀缩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隧道洞口开挖应先支护后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不得()开挖或()开挖。

    正确答案: 掏底,上下重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不定项题
    对软弱破碎围岩条件的隧道施工应遵循()。
    A

    先开挖后支护

    B

    直接开挖

    C

    边开挖边支护

    D

    先支护后开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对于软弱、破碎围岩中的隧洞开挖后喷混凝土的主要作用在于()。
    A

    及时填补裂缝阻止碎块松动

    B

    防止地下水渗入隧洞

    C

    改善开挖面的平整度

    D

    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承载拱

    E

    防止开挖面风化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喷混凝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能紧跟工作面,速度快,因而缩短了开挖与支护的间隔时间,及时地填补了围岩表面的裂缝和缺损,阻止裂隙切割的碎块脱落松动,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改善;
    其次,由于有较高的喷射速度和压力,浆液能充填张开的裂隙,起着加固岩体的作用,提高了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此外,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有较高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能在结合面上传递各种应力,可以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 第13题:

    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B.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C.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D.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E.在不稳定岩土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


    答案:A,C,E
    解析:

  • 第14题:

    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B、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C、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D、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E、 在不稳定岩土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

    答案:A,C,E
    解析:
    2018新教材P287

    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1)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据开挖面不宜大于5M,在不稳定的岩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工序。(2)钢筋格栅拱架就位后,必须支撑稳固,及时按设计要求焊(栓)连接成稳定整体(3)初期支护应预埋注浆管。机构完成后,及时注浆加固,填充注浆滞后开完面距离不得大于5m

  • 第15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隧道开挖后不衬砌支护
    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答案:B
    解析:
    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16题:

    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


    正确答案:胀缩效应

  • 第17题:

    隧道洞口开挖应先支护后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不得()开挖或()开挖。


    正确答案:掏底;上下重叠

  • 第18题:

    先在洞室开挖一个小导洞,采用锚杆支护和预灌浆方法对围岩进行加固,然后进行隧洞扩大开挖的方式是()。

    • A、全断面开挖方式
    • B、先导洞后扩大开挖方式
    • C、台阶扩大开挖方式
    • D、分部分块开挖方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隧道施工,必须配合开挖及时支护,保证施工安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对土方开挖后不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采取()的逆作法施工。

    • A、自下而上、分段跳槽、及时支护
    • B、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
    • C、自下而上、水平跳槽、及时支护
    • D、自上而下、水平跳槽、及时支护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对土方开挖后不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采取()的逆作法施工。
    A

    自下而上、分段跳槽、及时支护

    B

    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

    C

    自下而上、水平跳槽、及时支护

    D

    自上而下、水平跳槽、及时支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隧道开挖后不施作衬砌支护

    B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

    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

    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奥法施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其中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23题:

    填空题
    隧道开挖后必须及时埋设监控量测点,开挖支护后()内读取初始数据。监控量测点要设置标识牌,标示里程、设点时间、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正确答案: 2小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