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评估摄像机分辨率的指标是水平分辨率,其单位为线对,即成像后可以分辨的黑白线对的数目。常用的黑白摄像机的分辨率一般为380-600,彩色为330-480,其数值越大成像越清晰。一般的监视场合,用400线左右的黑白摄像机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对于医疗、图像处理等特殊场合,用600线的摄像机能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更多“简述分辨率的选择”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含义。


    正确答案: 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地面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最小时间间隔。

  • 第2题:

    简述CT分辨率的含义。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C.T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空间分辨率是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和在影像中所能显示的最小细节。
    空间分辨率与检测器孔径的宽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图像重建中采用的卷积滤波函数的形式、像素大小、被检物吸收系数的差别以及装置的噪声等因素有关。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区分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密度分辨率与被检物的大小、X线剂量、噪声等因素有关。

  • 第3题:

    在PowerPoint2003中,选择幻灯片放映的分辨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辨率高保真低
    • B、分辨率越高速度越快
    • C、分辨率低保高
    • D、分辨越低速度越快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CT机分辨率中的密度分辨率。


    正确答案:密度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够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密度分辨率与被检物体的大小、X线剂量、噪声等因素有关,如若提高密度分辨率则要提高X线剂量,即增加探测器吸收的光子数,提高信噪比,相对降低噪声及增大被检物体几何尺寸,密度分辨率越佳。

  • 第5题:

    简述磁粉检测的灵敏度、分辨率和可靠性的含义。


    正确答案:灵敏度:是指发现最小缺陷显示的能力。
    分辨率:是指能观察到最小缺陷磁痕显示和对它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的鉴别能力。
    可靠性:是指对细小缺陷磁痕显示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的重复性,从而保证磁粉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第6题:

    简述何为图像分辨率如果涉及的图像用于印刷输出其分辨率应设置为多少?


    正确答案: 图像分辨率是指打印图像时在每个单位长度上打印的像素点通常以像素/英寸(pixel/inch,dpi)来衡量。如果图像用于输出打印则应将其分辨率设为300dpi或者更高。

  • 第7题:

    简述遥感学科分辨率的内涵。


    正确答案: 分辨率一般分为三种: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传感器能测量的最小波长差,例如常用的ETM/TM只有7个波段,其光谱分辨率就不如MODIS36个波段高。光谱分辨率从理论上说与一天中的时段也是无关的。但是在一天中,正午时刻可见光最强,利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器工作,夜间远红外遥感器可以排除其他光谱的干扰。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对于摄影影像,通常用单位长度内包含可分辨的黑白“线对”数表示(线对/毫米);对于扫描影像,通常用瞬时视场角(IFOV)的大小来表示(毫弧度mrad),即像元,是扫描影像中能够分辨的最小面积。空间分辨率数值在地面上的实际尺寸称为地面分辨率。对于摄影影像,用线对在地面的覆盖宽度表示(米);对于扫描影像,则是像元所对应的地面实际尺寸(米)。如陆地卫星多波段扫描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或地面分辨率为79米(像元大小56×79米2)。
    时间分辨率是指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对轨道卫星,亦称覆盖周期,时间间隔大,时间分辨率低,反之时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是评价遥感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和“多日摄影”系列遥感资料在多时相分析中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 第8题: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分辨率,因为没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含义。

    正确答案: 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地面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最小时间间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CT分辨率的含义。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C.T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空间分辨率是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和在影像中所能显示的最小细节。
    空间分辨率与检测器孔径的宽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图像重建中采用的卷积滤波函数的形式、像素大小、被检物吸收系数的差别以及装置的噪声等因素有关。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区分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密度分辨率与被检物的大小、X线剂量、噪声等因素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分辨率,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是哪些?

    正确答案: 分辨率:两个物点通过透镜成像,在像平面上形成两个爱里斑,如果两个物点相距较远时,两个Airy 斑也各自分开,当两物点逐渐靠近时,两个Airy斑也相互靠近,直至发生部分重叠。根据Load Reyleigh建议分辨两个Airy斑的判据:当两个Airy斑的中心间距等于Airy斑半径时,此时两个Airy斑叠加,在强度曲线上,两个最强峰之间的峰谷强度差为19%,人的肉眼仍能分辨出是两物点的像。两个Airy斑再相互靠近,人的肉眼就不能分辨出是两物点的像。通常两Airy斑中心间距等于Airy斑半径时,物平面相应的两物点间距成凸镜能分辨的最小间距即分辨率。
    影响透射电镜分辨率的因素主要有:衍射效应和电镜的像差(球差、像散、色差)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何为图像分辨率如果涉及的图像用于印刷输出其分辨率应设置为多少?

    正确答案: 图像分辨率是指打印图像时在每个单位长度上打印的像素点通常以像素/英寸(pixel/inch,dpi)来衡量。如果图像用于输出打印则应将其分辨率设为300dpi或者更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扫描黑白线条图像的时候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

    • A、当低分辨率输出时,选择线稿模式
    • B、当低分辨率输出时,选择灰度模式
    • C、当高分辨率输出时,选择灰度模式
    • D、当高分辨率输出时,随便选取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下列描述中,关于更改屏幕分辨率设置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有()。

    • A、在桌面空白区域右键单击鼠标,选择“屏幕分辨率”选项
    • B、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查看计算机状态”
    • C、打开“控制面板”,单击“调整屏幕分辨率”项目
    • D、在桌面空白区域右键单击鼠标,选择“小工具”选项
    • E、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更改主题”

    正确答案:A,C

  • 第15题:

    简述CT机主要技术指标空间分辨率的正常允许范围。


    正确答案:空间分辨率:应保持在原始值的85%-115%范围内。

  • 第16题:

    在Windows中,设置屏幕分辨率的操作是()。

    • A、鼠标右击“计算机”,选择“属性”菜单项
    • B、鼠标右击“开始”按钮,选择“属性”菜单项
    • C、鼠标右击桌面空白区,选择“屏幕分辨率”菜单项
    • D、鼠标右击“任务栏”,选择“属性”菜单项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SFM的分辨率。


    正确答案: 1、分辨率取决于扫描时的参数:扫描速度、扫描范围和反馈控制。
    2、针尖的尖锐程度决定了图像的分辨率。
    3、垂直分辨率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噪音水平,而系统的噪音水平又与其设计密切相关。
    4、两种针尖效应对分辨率有影响:由于针尖导致样品形变(特别是接触模式),使高度数据偏小;针尖展宽效应。

  • 第18题:

    简述X-射线能谱(EDS)的定义及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正确答案: X-射线光谱:确定化学元素当前形式,利用物质特征的X-射线指纹。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1)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细丝来减小光斑尺寸;
    2)使用最合适的加速电压;更高的电压产生短波长电子,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但是也会增加电子体积/样本相互作用,导致较低分辨率;
    3)改变倾斜角度;
    4)使用高电流电子束;
    5)缩短工作距离;
    6)使用二次电子图像,作为最合适的分辨率是:SE是5nm,BSE是25nm,X-射线图谱是2um;
    7)较长的曝光时间,使得更多的电子束可以被检测。

  • 第19题:

    简述几种常见分辨率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屏幕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说明了数字图像的实际精细度,显示分辨率说明了数字图像的表现精细度。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数字图像在同一输出设备上的显示分辨率相同,但其显示的区域大小是不同的,因此表现出来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区别。同一台显示器可采用多种显示分辨率,但其支持的最大显示分辨率与该显示器的屏幕分辨率有关。

  • 第20题:

    简述什么是分辨率?它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位图图像是由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点组成的,单位面积内图像所包含像素的数量就是分辨率,通常用“像素/英寸”和“像素/厘米”表示。它的重要作用是决定图像输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描述中,关于更改屏幕分辨率设置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有()。
    A

    在桌面空白区域右键单击鼠标,选择“屏幕分辨率”选项

    B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查看计算机状态”

    C

    打开“控制面板”,单击“调整屏幕分辨率”项目

    D

    在桌面空白区域右键单击鼠标,选择“小工具”选项

    E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更改主题”


    正确答案: B,A
    解析: 设置屏幕分辨率的方法有两种:(1)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屏幕分辨率”选项;(2)打开“控制面板”,再单击“调整屏幕分辨率”项目,打开屏幕分辨率窗口。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如何测定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与放大倍数。电镜的哪些主要参数控制着分辨率与放大倍数?

    正确答案: 点分辨率的测定:
    将铂、铂-铱或铂-钯等金属或合金,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度为0.5-1nm、间距为0.2-1nm的粒子,将其均匀地分布在火棉胶(或碳)支持膜上,在高放大倍数下拍摄这些粒子的像。为了保证测定的可靠性,至少在同样条件下拍摄两张底片,然后经光学放大5倍左右,从照片上找出粒子间最小间距,除以总放大倍数,即为相应电子显微镜的点分辨率。
    晶格分辨率的测定:
    利用外延生长方法制得的定向单晶薄膜作为标样,拍摄其晶格像。根据仪器分辨率的高低,选择晶面间距不同的样品作标样。
    放大倍数的测定:
    用衍射光栅复型作为标样,在一定条件下,拍摄标样的放大像。然后从底片上测量光栅条纹像的平均间距,与实际光栅条纹间距之比即为仪器相应条件下的放大倍数。
    影响参数:样品的平面高度、加速电压、透镜电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分辨率?它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位图图像是由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点组成的,单位面积内图像所包含像素的数量就是分辨率,通常用“像素/英寸”和“像素/厘米”表示。它的重要作用是决定图像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