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题目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更多“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2)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4)小学阶段的道德发展表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存在“关键年龄”。

  • 第2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 第3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理想教育。
    ②缺乏道德认识发展系统、明确的指导。
    ③缺乏道德认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 第4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的对策。


    正确答案: ①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注重道德认识教育的实效性。
    ②道德认识教育从低年级抓起。
    ③教师以身作则,改变观念。
    ④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 第5题:

    联系实际谈谈目前阻碍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农村中小学的成长环境相对而言比较特殊,而特殊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不利因素阻碍农村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塑造、发展,使农村青少年在品德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偏差。主要能从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分析这种消极影响背后的复杂的社会—心理交互机制。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品德的发展均被视为以认知发展为基础、通过儿童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道德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他们均主张以认知冲突的形式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柯尔伯格更是明确地反对用灌输、说教等强加形式进行德育。他抨击了传统德育中以社会公认的美德进行教育的方法,认为道德认知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发展,因此德育先要从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活动体验、民主讨论等方式引起儿童内心冲突,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从内心接受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出现更多成熟的道德推理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
    目前农村学校德育的突出状况是:1)德育理念错位。学校把德育作为知识性课程对待,把德育的“认同”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这样,德育成为记忆书本上规定的道德原则、思想信念的过程。2)德育目标错位。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目标指向负载过重,有意无意的“拔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3)德育内容错位。德育内容没有针对农村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品德心理的不同特点,形成层次性;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课堂德育素材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并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4)德育手段错位。与理念、目标和内容相应,德育教学也就成了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手段。
    由于学校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手段上的错位,德育本质上成为道德知识的记忆过程,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主动建构的能动性均被忽视,这对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服从,或是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的简单获得,而无法引发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很难真正内化道德规则、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一旦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其道德观念将发生混乱,难以辨别是非准则。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标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产生与儿童早期跟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继续增长,亲子关系仍然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扩展其对子女的情感支持。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并通过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导致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甚至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冷漠和敌意,从而更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
    农村地区许多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大多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这种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使得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失调,儿童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支持,从而难以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人格特质,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偏差。留守儿童的人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不良的人格因素表现为或导致了儿童行为问题(如破坏财产、说谎、偷窃等反社会行为替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神经症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人格、学绩、行为问题。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行为的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而观察学习的关键在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或榜样表现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在儿童道德成长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进入学校后,教师的言行也开始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父母和教师不仅以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观,其道德活动的本身更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言传大于身教”。儿童从对父母、教师的行为模仿中,获得一般性的态度和观念,建立起自己一套系统的是非判断准则,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嗜好和行为。
    对大部分农村儿童而言,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隔代抚养、学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等原因,他们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地榜样,榜样形象的弱化致使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正常的道德行为学习过程受阻。在行为反馈方面,也很难有一个权威形象及时对农村儿童初步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予以奖励和强化,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相反,由于父母监督机制的弱化以及农村地区道德规范、监控体系的不健全,疏于对儿童初期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予以及时惩罚和制止,很可能会导致其更为严重的不良品行,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为教育者,应该看到德育过程中更多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利用逆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使逆境对个人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并积极创造能引导个体品德向善发展的条件,如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校氛围(如建立信任、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学生传授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如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如亲戚、同伴、社会团体的支撑)等措施均将有助于不利处境下农村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 第6题:

    简述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具体性。
    (2)他律性。
    (3)情境性。
    (4)模仿性。
    (5)情绪性(不稳定性)。

  • 第7题:

    问答题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既具有一般中小学生的普遍共性,又因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共性方面:和大多数初中生一样,在农村初中生身上同样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他们认同责任感,但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有较高的社会公德价值取向,却不能良好地遵守社会公德习惯;有较好的集体价值观,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认同诚信的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这种知行脱节是初中生品德心理所共有的动荡性以及伦理道德不成熟性的具体表现。
    独特性方面:农村学生也有着独特的品德心理特点,其对生活伦理的高度认同就是一个典型方面。农村传统的伦理观念将婚姻、家庭看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将自觉恪守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离婚时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的艰苦,广大农村学生甚至具备某些城市学生所不及的鲜明而优秀的道德品质。在道德情境应对策略上,农村学生的应对策略相比城市和私立学校的学生更为积极,他们会选择自主设法解决问题或是需求社会支持来面对新的道德应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①缺乏理想教育。
    ②缺乏道德认识发展系统、明确的指导。
    ③缺乏道德认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攀比心重。
    2.江湖义气泛滥。
    3.网络成瘾。
    4.痴迷不良书籍。
    5.官僚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盛行。
    6.暴力倾向,出口成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与问题行为的区别。

    正确答案: (1)行为成因不同。
    (2)行为目的不同。
    (3)行为表现不同。
    (4)防治方法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矫正的具体操作技术。

    正确答案: (1)氛围调整法。
    (2)榜样示范法。
    (3)阳性强化法。
    (4)活动矫正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正确答案: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是:
    (1)道德认知表现出现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
    (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是:
    (1)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
    I.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Ii.自我意识增强
    Iii.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2)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
    I.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Ii.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有何特点?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既具有一般中小学生的普遍共性,又因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共性方面:和大多数初中生一样,在农村初中生身上同样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他们认同责任感,但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有较高的社会公德价值取向,却不能良好地遵守社会公德习惯;有较好的集体价值观,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认同诚信的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这种知行脱节是初中生品德心理所共有的动荡性以及伦理道德不成熟性的具体表现。
    独特性方面:农村学生也有着独特的品德心理特点,其对生活伦理的高度认同就是一个典型方面。农村传统的伦理观念将婚姻、家庭看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将自觉恪守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离婚时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的艰苦,广大农村学生甚至具备某些城市学生所不及的鲜明而优秀的道德品质。在道德情境应对策略上,农村学生的应对策略相比城市和私立学校的学生更为积极,他们会选择自主设法解决问题或是需求社会支持来面对新的道德应激。

  • 第14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3)学校工作中的某些弊端和缺失。

  • 第15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了发展的不同步性。一般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形成于世界观之前,世界观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2)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青年初期)初步确立。

  • 第16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攀比心重。
    2.江湖义气泛滥。
    3.网络成瘾。
    4.痴迷不良书籍。
    5.官僚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盛行。
    6.暴力倾向,出口成脏。

  • 第17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正确答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是:
    (1)道德认知表现出现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
    (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是:
    (1)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
    I.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Ii.自我意识增强
    Iii.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2)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
    I.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Ii.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了发展的不同步性。一般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形成于世界观之前,世界观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2)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青年初期)初步确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的对策。

    正确答案: ①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注重道德认识教育的实效性。
    ②道德认识教育从低年级抓起。
    ③教师以身作则,改变观念。
    ④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目前阻碍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农村中小学的成长环境相对而言比较特殊,而特殊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不利因素阻碍农村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塑造、发展,使农村青少年在品德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偏差。主要能从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分析这种消极影响背后的复杂的社会—心理交互机制。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品德的发展均被视为以认知发展为基础、通过儿童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道德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他们均主张以认知冲突的形式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柯尔伯格更是明确地反对用灌输、说教等强加形式进行德育。他抨击了传统德育中以社会公认的美德进行教育的方法,认为道德认知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发展,因此德育先要从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活动体验、民主讨论等方式引起儿童内心冲突,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从内心接受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出现更多成熟的道德推理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
    目前农村学校德育的突出状况是:1)德育理念错位。学校把德育作为知识性课程对待,把德育的“认同”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这样,德育成为记忆书本上规定的道德原则、思想信念的过程。2)德育目标错位。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目标指向负载过重,有意无意的“拔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3)德育内容错位。德育内容没有针对农村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品德心理的不同特点,形成层次性;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课堂德育素材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并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4)德育手段错位。与理念、目标和内容相应,德育教学也就成了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手段。
    由于学校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手段上的错位,德育本质上成为道德知识的记忆过程,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主动建构的能动性均被忽视,这对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服从,或是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的简单获得,而无法引发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很难真正内化道德规则、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一旦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其道德观念将发生混乱,难以辨别是非准则。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标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产生与儿童早期跟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继续增长,亲子关系仍然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扩展其对子女的情感支持。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并通过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导致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甚至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冷漠和敌意,从而更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
    农村地区许多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大多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这种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使得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失调,儿童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支持,从而难以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人格特质,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偏差。留守儿童的人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不良的人格因素表现为或导致了儿童行为问题(如破坏财产、说谎、偷窃等反社会行为替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神经症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人格、学绩、行为问题。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行为的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而观察学习的关键在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或榜样表现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在儿童道德成长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进入学校后,教师的言行也开始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父母和教师不仅以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观,其道德活动的本身更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言传大于身教”。儿童从对父母、教师的行为模仿中,获得一般性的态度和观念,建立起自己一套系统的是非判断准则,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嗜好和行为。
    对大部分农村儿童而言,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隔代抚养、学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等原因,他们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地榜样,榜样形象的弱化致使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正常的道德行为学习过程受阻。在行为反馈方面,也很难有一个权威形象及时对农村儿童初步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予以奖励和强化,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相反,由于父母监督机制的弱化以及农村地区道德规范、监控体系的不健全,疏于对儿童初期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予以及时惩罚和制止,很可能会导致其更为严重的不良品行,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为教育者,应该看到德育过程中更多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利用逆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使逆境对个人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并积极创造能引导个体品德向善发展的条件,如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校氛围(如建立信任、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学生传授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如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如亲戚、同伴、社会团体的支撑)等措施均将有助于不利处境下农村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即言行一致。这包括: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这包括: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可塑性很大。低年级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四年级以后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且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好,而中年级较低。
    第二,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的。
    第三,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具有不一致性,有时候会表现出言行不一等等。这反映出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可变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正确答案: (1)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3)学校工作中的某些弊端和缺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