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题目

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相似考题
更多“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称D·斯卡拉蒂是与巴赫、亨德尔齐名的“晚期巴罗克三杰”?


    参考答案:意大利古钢琴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斯卡拉蒂。他所写的古钢琴乐曲都称之为奏鸣曲,篇幅短小,性格表现上丰富多样,实际都是单乐章的练习曲。但斯卡拉蒂的创作在最后从属调回到了主调,这种思维就接近了近代意义上的奏鸣曲式。由于D·斯卡拉蒂的成就,他与巴赫、亨德尔齐名“晚期巴罗克三杰”。

  • 第2题:

    巴赫(1685-1700)的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期?各个时期的创作情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魏玛时期1708-1717年:巴赫来到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创作包括许多管风琴曲:《18首众赞歌前奏曲》和各种前奏曲、幻想曲或托卡塔与赋格的组合。在魏玛,他还结识了德国作曲家泰勒曼。(生于德国中部爱森纳赫)
    科腾时期1718-1723年:利奥波德亲王,巴赫担任乐队指挥,这个时期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世俗器乐曲,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年,巴赫著名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高超的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大协奏曲这种以一组独奏乐器与乐队相抗衡的协奏曲形式通常也有三个乐章。巴赫的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的组合(如第二首:小提、双簧管、竖笛、高音小号),是他最早的大型器乐作品。
    莱比锡时期1723-1750年:巴赫担任了托马斯学校的乐监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在每个主日都创作一首新的康塔塔,并为复活节等节日创作受难乐、圣母赞歌等。现存的巴赫康塔塔有两百多首,占了他作品总数的一半(其中绝大多数是宗教康塔塔),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运用了众赞歌曲调的康塔塔。巴赫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两部受难乐——《约翰受难乐》和《马太受难乐》使德国的受难清唱剧体裁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这些作品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1733《b小调弥撒》献给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晚年三部作曲包括《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以《音乐的奉献》为标题,这部作品包括两首里切卡、一首三重奏鸣曲以及10首卡农。
    巴赫的音乐风格,尽管他一生足不出德国,但他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的作品数量质量都极高,十分短小简洁(意式风格)而极有个性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表现,异常完美的音乐技巧。
    家族:始祖—维特巴赫,会弹琉特琴的面包师;祖父--克利斯朵夫巴赫,乐师;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修斯巴赫,乐正和宫廷小号手;堂叔—约翰克利斯朵夫巴赫,较重要,管风琴师和羽管键琴师。大儿子主要整理他的东西,二儿子CPE又叫柏林巴赫,羽管键琴师和键盘乐作曲家,小儿子JS又叫伦敦巴赫,叛新教皈依罗马天主教,主要写协奏曲。


  • 第3题:

    巴罗克时期最伟大的康塔塔作者是()。

    A.维瓦尔第
    B.巴赫
    C.亨德尔
    D.奥涅格

    答案:B
    解析:
    巴罗克时期最伟大的康塔塔作者是德国的J.S.巴赫,他共写有200多首教学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

  • 第4题:

    巴罗克时期最重要和最多产的康塔塔的作曲家是()。

    • A、巴赫
    • B、亨德尔
    • C、亚·斯卡拉蒂
    • D、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音乐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如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巨擎、“乐圣”贝多芬,“神剧大师”亨德尔,浪漫主义音乐大师门德尔松,还诞生了被称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巴赫是晚期巴罗克音乐的杰出代表,它的去世标志着巴罗克音乐的终结。同属于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 A、海顿
    • B、莫扎特
    • C、贝多芬
    • D、亨德尔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受众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权利的追求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的初期,受众所争取的只是知情权;到传媒进入发展期,受众又开始追求表达权;再到传媒进入繁荣期,人们又提出了反论权;进入信息社会,如今的受众又在争取监督权和免知权。

  • 第7题:

    问答题
    为什么称D·斯卡拉蒂是与巴赫、亨德尔齐名的“晚期巴罗克三杰”?

    正确答案: 意大利古钢琴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斯卡拉蒂。他所写的古钢琴乐曲都称之为奏鸣曲,篇幅短小,性格表现上丰富多样,实际都是单乐章的练习曲。但斯卡拉蒂的创作在最后从属调回到了主调,这种思维就接近了近代意义上的奏鸣曲式。由于D·斯卡拉蒂的成就,他与巴赫、亨德尔齐名“晚期巴罗克三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音乐的“巴罗克”时期?

    正确答案: 这一术语用来概括1600至1750前后一个半世纪某种典型性音乐风格。17世纪,当哲学家、科学家们开始抛弃关于世界的老一套思想方法而建立更为有效、更富于逻辑的认识基础时,音乐家们也在寻求用新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新的情感及精神境界,尝试把新的,更为剧烈的情感内容溶入到从文艺复兴时期承袭来的音乐形式当中。直到17世纪中叶,逐渐形成旋律不断延长扩展、富于动力的节奏、强烈的对比与音乐情绪转换等新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使音乐形态在构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以往从未有过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巴赫是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囊括了这个时期的几乎所有音乐体裁,许多作品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他的复调音乐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欧洲复调音乐艺术的最后概括与升华,他把巴罗克最重要的复调体裁形式——赋格曲发展到无法超越的完美境地,其中复杂的多声部获得高度逻辑性的纯熟处理,令后世音乐家叹服。 同时,巴赫的复调音乐中所蕴含着的富有个性、精练的主题,逻辑性的和声与转调等新的因素又预示了新时代的音乐语言。
    钢琴:《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管风琴:《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声乐作品:《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器乐作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勃兰登堡协奏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巴罗克时期最重要和最多产的康塔塔的作曲家是()。
    A

    巴赫

    B

    亨德尔

    C

    亚·斯卡拉蒂

    D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音乐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如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巨擎、“乐圣”贝多芬,“神剧大师”亨德尔,浪漫主义音乐大师门德尔松,还诞生了被称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巴赫是晚期巴罗克音乐的杰出代表,它的去世标志着巴罗克音乐的终结。同属于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A

    海顿

    B

    莫扎特

    C

    贝多芬

    D

    亨德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力度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对比.

  • 第14题:

    巴赫是( )时期的音乐家。

    A.巴罗克时期
    B.古典乐派
    C.浪漫乐派
    D.民族乐派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代表巴罗克音乐高峰的作曲家是德国的()

    A.莫扎特
    B.亨德尔
    C.由海顿
    D.巴赫

    答案:D
    解析:
    德国作曲家,出生于音乐世家。巴赫是音乐史上极具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代表了巴罗克音乐的最高成就。

  • 第16题:

    什么是音乐的“巴罗克”时期?


    正确答案:这一术语用来概括1600至1750前后一个半世纪某种典型性音乐风格。17世纪,当哲学家、科学家们开始抛弃关于世界的老一套思想方法而建立更为有效、更富于逻辑的认识基础时,音乐家们也在寻求用新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新的情感及精神境界,尝试把新的,更为剧烈的情感内容溶入到从文艺复兴时期承袭来的音乐形式当中。直到17世纪中叶,逐渐形成旋律不断延长扩展、富于动力的节奏、强烈的对比与音乐情绪转换等新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使音乐形态在构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以往从未有过的发展。

  • 第17题:

    巴罗克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作曲者是()。

    • A、布克斯特胡德
    • B、维瓦尔第
    • C、亨德尔
    • D、约·塞·巴赫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 A、巴罗克时期
    • B、古典乐派
    • C、民族乐派
    • D、浪漫乐派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民族乐派

    D

    浪漫乐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巴赫(1685-1700)的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期?各个时期的创作情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魏玛时期1708-1717年:巴赫来到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创作包括许多管风琴曲:《18首众赞歌前奏曲》和各种前奏曲、幻想曲或托卡塔与赋格的组合。在魏玛,他还结识了德国作曲家泰勒曼。(生于德国中部爱森纳赫)
    科腾时期1718-1723年:利奥波德亲王,巴赫担任乐队指挥,这个时期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世俗器乐曲,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年,巴赫著名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高超的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大协奏曲这种以一组独奏乐器与乐队相抗衡的协奏曲形式通常也有三个乐章。巴赫的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的组合(如第二首:小提、双簧管、竖笛、高音小号),是他最早的大型器乐作品。
    莱比锡时期1723-1750年:巴赫担任了托马斯学校的乐监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在每个主日都创作一首新的康塔塔,并为复活节等节日创作受难乐、圣母赞歌等。现存的巴赫康塔塔有两百多首,占了他作品总数的一半(其中绝大多数是宗教康塔塔),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运用了众赞歌曲调的康塔塔。巴赫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两部受难乐——《约翰受难乐》和《马太受难乐》使德国的受难清唱剧体裁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这些作品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1733《b小调弥撒》献给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晚年三部作曲包括《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以《音乐的奉献》为标题,这部作品包括两首里切卡、一首三重奏鸣曲以及10首卡农。
    巴赫的音乐风格,尽管他一生足不出德国,但他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的作品数量质量都极高,十分短小简洁(意式风格)而极有个性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表现,异常完美的音乐技巧。
    家族:始祖—维特巴赫,会弹琉特琴的面包师;祖父--克利斯朵夫巴赫,乐师;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修斯巴赫,乐正和宫廷小号手;堂叔—约翰克利斯朵夫巴赫,较重要,管风琴师和羽管键琴师。大儿子主要整理他的东西,二儿子CPE又叫柏林巴赫,羽管键琴师和键盘乐作曲家,小儿子JS又叫伦敦巴赫,叛新教皈依罗马天主教,主要写协奏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巴罗克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作曲者是()。
    A

    布克斯特胡德

    B

    维瓦尔第

    C

    亨德尔

    D

    约·塞·巴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起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92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器乐体裁?它们的特点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奏鸣曲这一器乐体裁在巴罗克时期得到了完善。它在16世纪是泛指一切器乐音乐,17世纪的奏鸣曲主要有二种类型(主要指的是以弦乐器合奏为主):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17世纪上半叶出现三重奏鸣曲:二把小提琴演奏高声部,一把大提琴或羽管古钢琴演奏低声部,在乐谱上为三行谱的室内形式。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柯莱里。
    这个时期更为主要的器乐体裁是大协奏曲:由一个小型演奏组和合奏乐队构成,集中表现了巴罗克时期“协奏曲”这个词的竞争、对抗的原则含义。协奏曲体裁的代表人物是维瓦尔弟,他的标题为《四季》的大协奏曲是这一体裁的经典文献。大协奏曲后来逐渐被独奏与乐队合奏的协奏曲所代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