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什么是拜耳循环的循环效率和循环碱量?如何表示?”相关问题
  • 第1题:

    排盐的意义是()。

    • A、减少NC和NS形成结疤
    • B、提高传热效率
    • C、提高拜耳法循环效率
    • D、降低母液沸点下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通常将一升(或1立方米)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所生产的()的克数(或公斤)称为拜耳法的循环效率。


    正确答案:Al2O3

  • 第3题:

    简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拜耳循环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拜耳法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条:
    (1)用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所得的铝酸钠溶液在添加晶种,不断搅拌和逐渐降温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铝便呈Al(OH)3析出;
    (2)分解得到的母液,经蒸发浓缩后在高温下可用来溶出新的一批铝土矿 拜耳循环的实质是使下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朝不同方向交替进行:
    A.l2O3(1或3)·H2O+2NaOH+aq=2NaAl(OH)4+ aq

  • 第4题:

    什么是中间再热循环?中间再热为什么能提高循环热效率?


    正确答案: 把在汽轮机高压缸已膨胀做功,压力、温度已降低的蒸汽,引进锅炉再热器中重新加热,然后再送回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功,这一过程称中间再热。具有蒸汽中间再热的热力循环系统,称为中间再热循环。
    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的途径是:提高蒸汽的初温、初压及降低排汽压力。而提高初温要受金属材料的限制,提高初压及降低终压又会使汽轮机排汽湿度提高。例如13.5MPA.、535C.的超高压机组,蒸汽在汽轮机内绝热膨胀到4.93kPA时,乏汽干度下降至0.766,对汽轮机来说,由于水击将使末级叶片受损。采用蒸汽中间再热后,不仅使乏汽干度提高,且使蒸汽在只有一次凝结放热的前提下,两次(或三次)在锅炉内吸收过热热,并两次(或三次)在汽轮机内放出有用焓降,使循环热效率得以提高。
    采用再热循环,不仅提高了循环热效率而且不使乏汽湿度太高,即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必然会使系统复杂及设备投资增加。因此,再热循环不是在所有机组上都适用的。

  • 第5题:

    溶出液ak高,能提高分解率和拜耳法循环效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什么是催化剂的外循环量?内循环量?


    正确答案: 循环于两器之间的催化剂的量称为外循环量,亦可表示为通过再生斜管而进入提升管参加裂解反应的催化剂量;循环于再生器自身的催化剂量称为内循环量,亦可表示为通过循环斜管而进入烧焦管参与烧焦的催化剂量。

  • 第7题:

    在拜耳法生产过程中,循环母液的主要成分有()、()、()和()。


    正确答案:NaOH;NaAlO2;Na2CO3;Na2SO4

  • 第8题:

    “循环功越大,则热效率越高”;“可逆循环热效率都相等”;“不可逆循环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效率”。这些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描述不准确,只有从温度相同的恒温热源中吸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才可以比较热效率大小。如果满足前提条件,则循环功越大,热效率越高。
    2.描述不准确,只有工作在具有相同温度的两个高、低温恒温热源间的可逆热机,其循环热效率才相等。
    3.描述不准确,只有工作在具有相同温度的两个高、低温恒温热源间的可逆或不可逆热机才可以比较循环效率,否则将失去可比性。

  • 第9题:

    循环热效率表明了什么?为什么循环热效率不能等于1?


    正确答案: 循环热效率表明了热机把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即有用功)的程度。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工质从热源吸收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转变为功,其中有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传给冷源而成为冷源损失,因此循环的热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即热效率不可能等于1,只能小于1。

  • 第10题:

    填空题
    在拜耳法生产过程中,循环母液的主要成分有()、()、()和()。

    正确答案: NaOH,NaAlO2,Na2CO3,Na2SO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拜耳循环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拜耳法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条:
    (1)用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所得的铝酸钠溶液在添加晶种,不断搅拌和逐渐降温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铝便呈Al(OH)3析出;
    (2)分解得到的母液,经蒸发浓缩后在高温下可用来溶出新的一批铝土矿 拜耳循环的实质是使下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朝不同方向交替进行:
    A.l2O3(1或3)·H2O+2NaOH+aq=2NaAl(OH)4+ aq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拜耳循环的循环效率和循环碱量?如何表示?

    正确答案: 循环效率是指一吨NaOH在一次拜耳法循环中所产出的Al2O3的量(吨),用E表示。
    E.1.645*(ak1-ak2)/ (ak1*ak2
    循环碱量指每生产一吨Al2O3,在循环母液中所必须含有的碱量(不包括碱损失)。
    它是E的倒数。
    1/E=0.608*(ak1*ak2)/ (ak1-ak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降低蒸发水量的措施()

    • A、提高拜耳法循环效率
    • B、降低循环碱液浓度
    • C、提高原液浓度
    • D、减少生水进流程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中所产生的氧化铝的克数,称为拜耳法循环效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什么是拜耳法的循环效率、Al2O3的理论溶出率、Al2O3的实际溶出率。


    正确答案: 循环效率:一吨Na2O在一次拜耳法循环中所产出的Al2O3的量(吨),用E表示,E的数值越高说明碱的利用率越好。
    A.l2O3的理论溶出率:理论上矿石中可以溶出的氧化铝量(扣除不可避免的化学损失)与矿石中氧化铝量之比。
    A.l2O3的实际溶出率:在溶出时,实际溶出的氧化铝与矿石中氧化铝之比。

  • 第16题:

    什么叫循环倍率?如何用公式表示?


    正确答案:为了保证在蒸发受热面管中有足够的水冷却管壁,进入上升管的水量应比上升管所产生的蒸汽量大许多倍,这一特性是用循环倍率说明的。循环倍率就是进入上升管的循环水量G与上升管的蒸发量D之比值。即进入上升管的循环水量需要循环几次才能全部变成蒸汽。循环倍率用K表示:K=G/D

  • 第17题:

    哪些措施可降低蒸发水量()。

    • A、加大溶液循环速度
    • B、提高全碱浓度
    • C、减少生水进流程
    • D、提高循环效率,降低循环碱液量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和朗肯循环相比,抽气回热循环提高了循环热效率,但每kg蒸汽作出的功量却减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什么是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其比赛的场数和轮次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循环法有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单循环就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人)轮流相互比赛一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排列名次。双循环就是进行两次单循环,即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在比赛中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排列名次。分组循环就是将参加比赛的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按成绩排列出小组的名次,再按竞赛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第二阶段比赛,最后决定名次。

  • 第20题:

    卡诺循环效率比同温限下其它循环效率高,为什么蒸汽动力循环不采用卡诺循环方案?


    正确答案: 与朗肯循环相同温限下的卡诺循环,吸热过程将在气态下进行,事实证明气态物质实现定温过程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过热蒸汽卡诺循环至今没有被采用。对于利用饱和区域定温即定压的特性形成饱和区的卡诺循环也不可行,其有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汽轮机出口位于饱和区干度不高处,湿度太大使得高速运转的汽轮机不能安全运行。同时不可逆损失增大,因此,实际使用的汽轮机出口干度一般限制在不小于0.85-0.88。其二,这样的卡诺循环,压缩过程将在湿蒸汽区进行,汽液混合工质的压缩会给泵的设计与制造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循环负荷率和选粉效率?两者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在闭路流程中,不合格的粗颗粒回料质量与该级破碎产品质量之比称为循环负荷率。
    检查筛分分选出的合格物料质量与进该设备的合格物料总质量之比称为选粉效率。
    循环负荷率反映出磨机和选粉机的配合情况,循环负荷率的高低也代表着物料在球磨机内的停留时间的长短。循环负荷率过高,说明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短、其被粉磨的程度可能不足,出磨物料中细粉含量偏低,粉磨系统的台时产量提高受到限制;若循环负荷率过低,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过长,合格的细粉不能及时出磨,容易发生过粉磨现象,也会造成粉磨效率降低、影响磨机产量;因此,必须在适当的循环负荷率下操作,才能提高磨机的产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拜耳法的循环效率、Al2O3的理论溶出率、Al2O3的实际溶出率。

    正确答案: 循环效率:一吨Na2O在一次拜耳法循环中所产出的Al2O3的量(吨),用E表示,E的数值越高说明碱的利用率越好。
    A.l2O3的理论溶出率:理论上矿石中可以溶出的氧化铝量(扣除不可避免的化学损失)与矿石中氧化铝量之比。
    A.l2O3的实际溶出率:在溶出时,实际溶出的氧化铝与矿石中氧化铝之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其比赛的场数和轮次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循环法有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单循环就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人)轮流相互比赛一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排列名次。双循环就是进行两次单循环,即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在比赛中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排列名次。分组循环就是将参加比赛的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按成绩排列出小组的名次,再按竞赛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第二阶段比赛,最后决定名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