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过程重组相结合?”相关问题
  • 第1题: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集成时,对于现有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当前管理中业务需要的企业,适用的方法是(38)。

    A.EITA(企业IT架构)
    B.BPR(业务流程重组)
    C.BITA(企业与IT整合)
    D.ERP(企业资源计划)

    答案:C
    解析:
    信息化战略从企业战略出发,服务于企业战略,同时又影响和促进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集成的主要方法有业务与IT整合(Business-IT Alignment,BITA)和企业IT架构(Enterprise IT Architecture,EITA)。

    ①业务与IT整合。BITA是一种以业务为导向的、全面的IT管理咨询实施方法论。从制订企业战略、建立(或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到进行IT管理和制订过渡计划(TransitionPlan),使IT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战略和目标服务。BITA适用于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当前管理中的业务需要,业务和IT之间总是有不一致的地方。B1TA的主要步骤是:评估和分析企业当前业务和IT不一致的领域,整理出企业的业务远景和未来战略,建立业务模型,提出达到未来目标的转变过程建议和初步计划,以及执行计划。

    ②企业IT架构。EITA分析企业战略,帮助企业制订IT战略,并对其投资决策进行指导。在技术、信息系统、信息、IT组织和IT流程方面,帮助企业建立IT的原则规范、模式和标准,指出IT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帮助制订行动计划。EITA适用于现有信息系统和IT基础架构不一致、不兼容和缺乏统一的整体管理的企业。

    BITA和EITA有相同之处,甚至在某些领域有重叠。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或者结合使用BITA和EITA方法进行实施。

  • 第2题:

    化工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与机械制造过程相比,化工生产过程存在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化工过程信息化工程与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工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和特殊性。必须针对化工企业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方法,实施化工过程信息化工程。
    1.化工行业生产过程的特点
    依据工艺流程特点化工过程划分为三类:
    (1)连续流程型化工企业。其主要特征是物料从原料进入后连续经过反应、换热、分离、流体输送等各类化工环节,直至生成最后产品,如炼油、化肥、硝酸等企业即为典型的连续流程型化工企业。
    (2)间歇生产型化工企业。主要特征是物料加入某个釜式反应器后,按一定的工艺条件,并经历一定时间(在这一时间中往往没有物料流出)在达到某要求指标后,再排出物料进行后续加工过程。如制药过程的生物反应发酵罐,高分子化工中的聚合过程,涂料生产过程等,这一类企业通常是按一定批量,有间断、周期地进行生产,故又称为批处理过程。
    (3)连续与间歇相结合的化工企业。连续与间歇相结合的化工企业是连续型流程过程与间歇型流程过程二种兼有,并互相结合,如连续型流程的混合搅拌反应釜(CSTR)、煤造气炉、煤焦炉制气与联产甲醇等工艺。
    化工生产过程主要基于连续生产过程,且包含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产品加工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且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产品生产遵循相对固定的工艺加工线路,需要一系列设备和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刚性较强,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始终连续不间断地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能量流在生产过程中交错使用,物料流需要循环,反复加工等生产特点使得生产装置间存在十分严重的耦合作用;此外,生产过程一般在高温、高压、低稳、真空、易燃、易爆、有毒等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环境下进行,经常受到原料供应量、原料组份变化、成品市场需求变化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致使需要改变生产负荷,甚至需要调整生产过程的结构。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倍增特性,不合格的产品以及超量的环境排放,或者由于控制系统失灵而引起的生产装置停工,将产生相当严重的经济后果。化工工业以连续过程为主,通常以大批量、高强度、少品种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满足平稳、长周期、低消耗、高质量、安全性、低环境排放等多项生产过程要求,是这类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里,过程控制技术而非产品设计技术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最为主要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化工过程对象特性复杂,精确机理建模十分困难;此外,信息处理方式复杂,数据量及计算量大且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等,致使圆满解决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决策问题通常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2.化工行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特点
    人们有时将在以化工过程为代表的流程工业中实施的信息化工程系统称为计算机集成流程生产系统(CIPS)。从本质上来看,化工过程的信息化工程系统与离散制造过程信息化工程系统是一致的,在进行化工企业信息化工程规划、设计、开发与实施工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利用其它行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已取得的经验。针对化工过程生产过程的特点,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不同的控制管理决策任务的复杂程度、处理方式及其对信息采集处理的实时性、信息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CIPS系统纵向可以分解为五层递阶结构,其中包括基础控制级、优化级、调度级、管理级、经营决策层。根据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与过程总体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总体集成的需求。

  • 第3题:

    如何确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难点和关键技术?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方案不是现有企业活动的计算机化,而是对整个企业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的长远决策,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以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当然,把一种高新技术应用于企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困难。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难点主要分为三大类:
    1)系统集成方面的困难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常常难以准确预见系统集成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当然,系统的开放性还要求来自多厂家供货的现实环境,这是因为信息化涉及的技术领域繁杂,从经营管理、工程设计直到生产制造,跨越多个学科,对计算机系统、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各种设备的要求多种多样,一个厂家难以提供全套产品,这样就形成了多厂家供货的局面:而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会因为风格不同,标准不统一,而难以集成。
    信息化要解决系统的集成,包括分系统之间的集成及分系统内部的集成,而用于集成的各种“构件”的来源可能会造成集成的问题:
    (1)企业原有的。为了减少工程投资,并缩短开发周期,尽快产生效益,必须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使其发挥作用,并尽量将它们集成到信息系统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原有的各种可用资源程度不同地表现出落后性。由于受以前的技术水平限制,或因为没有考虑集成问题,这些企业原有的资源将会造成集成的困难。
    (2)外购的。为了利用成熟的技术,以减少实施风险,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方案设计时应考虑购置成熟的产品,但这会遇到多厂家供货、成熟软件固有的封闭性、非标准化等问题,这也将对系统集成造成困难。
    (3)自行开发的。为了减少投资,也为了弥补企业原有的及外购的产品缺欠,自行开发、二次开发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有可能造成集成问题。
    2)单元技术方面的困难
    由于企业的迫切需求,可能会要求系统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往往这些功能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求较高,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使这些功能实现起来技术难度较大,就形成了单元技术方面的困难。
    3)系统优化方面的困难
    系统优化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这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实现起来往往困难很大,特别是总体优化,不仅有单元技术上的困难,也有系统集成方面的困难。遗憾的是,由于工程因素的相互制约,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上述困难。制造业信息化总体设计的最艰巨的工作之一,就是根据企业需求对各种因素造成的困难权衡利害关系,设计出一种实用、合理、先进可行的最优方案。因此,在制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经营活动的改进、发展和扩大,使总体方案与其相匹配;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新产品、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制造业信息化的先进性。为此,应在总体设计时,把那些对企业信息化影响较大,有一定难度,且经过攻关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做关键技术来处理,在设计时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在实施安排时给予重点考虑,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根据国内外实施信息化工程的经验,减少技术困难的主要途径在于:
    (1)采用成熟技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购置成熟、先进、实用的产品。
    (2)尽量避免或减少异构现象,选购标准化的产品。根据集成需要,购置较先进的集成平台。
    (3)不盲目攀比。要实事求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关键技术是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所必需的但又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一般说来,关键技术主要指需要自行开发的技术内容,不包括引进的高档产品。
    应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进行关键技术的论证:
    (1)对关键技术的描述。说明关键技术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它在整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技术的技术难点等。
    (2)提出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可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对每一关键技术给出拟选择的解决途径,并说明其可行性。
    (3)提出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
    确定关键技术是总体设计的技术重点,在设计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和技术方案;如果找不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则说明整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方案不可行,需修改设计方案,甚至需修改制造业信息化的目标。

  • 第4题:

    如何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集人、技术及经营管理三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是制造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所需投资较多,有一定风险,因此企业决定立项实施信息化工程前,有必要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论证。
    1)影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的因素。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投资决策必须与效益分析结合起来,影响信息化工程投资效益的因素错综复杂,而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有:
    (1)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在确实存在的企业实体的基础上投资实施的,亦即它附着于已有的企业,因此它同企业的产品、工艺过程、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原有基础息息相关。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2)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含量高,必须进行技术论证,并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必将导致企业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乃至人们观念的政变,这些因素将影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效果,在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4)市场的变化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但难以改变外部市场环境。
    (5)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不仅给企业带来货币效益,而且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评价应当是:效益和风险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2)息化工程投资决策的层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投资决策可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1)战略决策从社会、企业信息化的大趋势、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出发,确定企业对信息化工程的总需求和总目标,提出信息化总体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和实施阶段,提出总经费预算和效益分析,并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2)战役决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一般划分为若干阶段,分步实施,因而应按不同阶段分别进行投资决策;此外,需根据近期市场需求,确定近期实施目标和进度计划。为正确进行上述投资决策,应认真作好信息化工程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工作。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效益评价不仅要建立效益标准,而旦要把不同属性的效益尽可能归并成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效益值,以便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实施,应在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它的技术先进性、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计算和判定。

  • 第5题: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什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将CIM哲理与企业相结合,即按CIM哲理在企业建成的应用工程系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即在产学研结合体中企业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上应以企业为主导。
    (1)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范围是整个企业,即把整个企业作为信息化开发与应用的对象。信息化将覆盖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工程设计及生产制造等各种环节,即从产品报价开始,经过计划管理、设计制造直到产品出厂,以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
    (2)企业信息化系统是复杂的工程系统,它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经营管理系统、一个在市场环境中运行的经济系统。它必须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与企业运营的模式相匹配。各种先进技术的采用,一方面将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改变企业不合理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企业只有主动采取相应的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作用。
    (3)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主体。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如技术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管理实质上要靠人来实现,信息系统要由企业的员工来应用。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的作用和工作方式,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念。
    (4)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的引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采用,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5)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投资主体。由于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经费自然应由企业负担。目前,国家对立项企业的经费支持仅是少量的引导性资金,实施信息化工程完全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6)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主体。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生命周期中,企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主角,这是因为:
    ①企业是整个工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企业要组织技术依托单位、项目承桓单位、各参加单位和企业内部各部门协同工作,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体制改革;经营机制的转换相结合方面,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计划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相结合等方面,实现多方集成。实践证明,实现多方结合与多方集成的关键在企业。
    ②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原动力在于企业,只有企业领导有了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强烈愿望和需求才能真正从各方面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这是外界所做不到的。
    ③企业是系统规划设计及实施的主力。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熟悉本*行业务,了解业务流程和阻碍生产的“瓶颈”,在需求分析时能抓住重点并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企业有一批有实践经验的系统设计开发人员。
    ④企业对系统验收。因为只有系统满足了企业的要求、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才能为企业受和验收。目前,对已立项的信息化工程的验收是由负责立项的政府部门(或由其委托的专家组)组织的,但它的验收是以企业自验收为前提。因此,从根本上说,是企业对系统验收。
    当然,我们强调企业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否定产学研相结合在技术上的主导作用,更不是否定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过程中的作用,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靠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与配合。
    综上所述,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每一阶段都必须以企业为主,只有发挥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才能得以成功。

  • 第6题:

    什么是企业诊断?如何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实施企业诊断?


    正确答案: 企业经营管理诊断又称企业管理咨询(简称企业诊断),是运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判断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的评定和咨询,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防止企业衰败的自我治理手段。
    企业诊断可以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诊断可分为:①全局性诊断:如企业经营状况诊断、企业经营战略诊断、企业未
    来发展趋势诊断;②单元性诊断:如企业营销管理诊断、企业生产管理诊断、产品开发设计诊断、企业质量管理诊断、企业财务管理诊断等。
    企业诊断的基本过程可分为,调查、分析、判断、提出改进意见和指导实施等五个阶段,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与方并指导实施。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范围是整个企业,即把整个企业作为信息化开发与应用的对象,求企业的总体优化。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诊断的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从名称上说,企业诊断适用于各类企业,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则主要针对制造业。一个完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覆盖了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而企业诊断则重点在需求分析阶段。因此,应着重分析在制造业如何用企业诊断的方法进行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要求设计人员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不仅进行技术分析,还要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进行定性的分析+还应该进行定量的分析。应该说,企业诊断的原则要求,如科学性、客观性、创造性、有效性、系统性、全面性、动态连续性、对比性、明确性、个性、特殊性和先进性等,对制造业信息化都是适用的。企业诊断的“分析过去、把握现在、对比先进、预测未来、确定目标”等思想方法,在制造业信息化中完全可以借鉴。
    1)企业现状分析
    信息化一般是在企业的原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信息化工程的实现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而企业现状分析是企业诊断的起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分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和企业技术现状分析等。
    2)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般地讲,企业存在的问题,难以分清轻重缓急。我们要根据经营目标与现状对比,进行企业诊断,找出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必须将其分解成战术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1)产品品种差距分析。
    (2)生产能力差距分析,包括设备能力差距和工程设计能力差距。
    (3)产品开发周期与生产周期的差距分析。
    (4)产品质量差距分析。
    (5)成本差距分析。
    在上述差距分析中,企业诊断总结的许多方法都可以采用,用数据说话,使分析结果真正有说服力,当然也可以应用主次因素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等直观地加以表示。
    因为企业是一个统一体,在品种、能力、交货期、成本、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错综复杂,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流,在单项差距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综合的差距分析,反映企业的本质问题,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制造业信息化的作用就是缩短以至消除这些差距,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再经过必要的反馈过程,对企业进行全面规划,再从底到顶实施和集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7题: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什么相结合的应用过程?


    正确答案: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

  • 第8题:

    BPR的中文是()。

    • A、业务重组
    • B、企业过程重组
    • C、企业重组
    • D、过程重组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包括哪些环节,如何做好技术创新过程管理?


    正确答案: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包括四个环节:
    1)评估技术需求。包括对现有技术和外部技术趋势两个方面的评估。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1)就现有技术而言,企业需要弄清:哪些是组织依赖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已经并证明为有效技术;哪些是行业的基础技术,这些技术是行业内普遍使用的,也是组织不可或缺的;哪些是萌芽技术,这些技术尚在开发之中,但它们有可能在改变未来的竞争基础;哪些是加速技术,这些技术还没有证明其价值,但仍有潜力。
    (2)就外部技术趋势而言,企业可以将组织实际的关键技术与其它公司加以比较,通过这种基准化方法来判定企业在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引入上可能带来的实际变化。企业也可以通过扫描行业中心的技术来源,发掘出企业的加速技术和萌芽技术。
    2)进行技术创新决策。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是:技术创新决策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1)可预期的市场接受度,技术创新常常是由外部的需求而引发,管理人员要对新技术在短期运用和长期需求两个方面做出判断;
    (2)技术可行性,组织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就是考虑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3)经济可行性,要考虑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去赢得技术创新竞争,新技术带来的成本变化。
    (4)可预期的能力发展,公司新技术的发展应当与公司的核心能力的构建相一致,公司战略要有效地处理公司核心能力、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三层的关系,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要考虑目前的财务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把核心能力的构建放在首要位置。
    (5)组织适应性,决策技术创新时,必须与组织文化、组织目标相适应。
    3)获取新的技术。这一环节公司需要考虑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新的技术。常用的途径有:
    (1)内部开发,自己研发一种新的技术,以保证超越竞争对手,占据竞争优势位置。
    (2)购买产品,不少工艺技术和产品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取。
    (3)许可,通过支付许可费,获取使用权。
    (4)承包开发,公司可以通过与研究所、大学等外部技术提供单位签订承担开发合同,获得市场无法购买的新的技术。
    (5)购买技术,通过技术交易来获取技术诀窍,事实上,也有企业在价格适宜的情况下出售技术诀窍给竞争对手。
    (6)合资开发,特别是拥有不同新技术的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来开发新的技术。
    (7)购买所有权,公司可以通过购买拥有新技术公司的所有权,来拥有新的技术。
    4)创新组织管理。技术创新常常和组织创新、领导方式的变革联系在一起。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是:新的领导和新的组织必须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消除官僚主义、具有创新型文化、有合理的奖酬制度、有弹性的计划等。

  • 第10题:

    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正确答案:创新水平的选择则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在组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时,是采取一个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先发制人”的战略,还是实行“追随他人之后”但目的仍是“超过他人”的“后发制人”的战略。“先发制人”是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先人一步行动,率先开发出某种产品或某种新的生产工艺,这种战略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即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获得市场竞争中至少是在某段时期内的垄断地位。先发制人可给企业带来下述贡献:
    1)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2)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3)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4)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5)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率先开发某种技术或产品可能给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烦恼:
    1)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2)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3)技术也具有不确定性。后发者虽然在时间上、在用户心目中的技术水平形象上可能处于稍微不利的地位,但它可以:
    ①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
    的行业市场;
    ②可以根据已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③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因此,后发制人的战略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 第11题:

    单选题
    在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内容中,BPR表示()
    A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B

    企业产品重组

    C

    企业生产资源重组

    D

    企业计划重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BRP指()。
    A

    企业过程重组

    B

    企业决策信息化

    C

    企业信息化

    D

    企业重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创新体系。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集成应用带动系统研发,以系统研发带动技术突破,以原始创新促进技术发展,实施人才、专利和标准战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获取一批专利,促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企业的需求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国家将重点支持三维CAD系统、ERP系统、MES系统、企业集成系统、区域网络制造系统、数控装备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七类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围绕这七类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将工作分为三个层次: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关键技术产品应用示范、关键技术产品应用服务支持。通过这七类产品分别在三个层次推进,相互衔接,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产业化促进机制。
    1.关键技术产品研发
    经过对我国企业应用需求的分析,结合已有基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出以七类产品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目标,国家将专门投入经费予以重点支持。
    (1)三维CAD系统产品研发为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系统。
    (2)ERP系统产品研发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集约化与现代化,研究符合中国管理模式的先进企业管理技术、基于XML的ERPISCMICRMleB技术,开发满足我国企业需求的ERP系统
    (3)MES系统产品研发针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研究实时数据库、故障诊断、先进建模等技术,研发基于MES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4)企业集成系统产品研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企业集成,研究企业建模与诊断、知识管理和集成平台等技术,为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与软件平台,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PLM平台、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等。
    (5)区域制造网络系统产品研发为形成数字化企业群体,研究商务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和供应链协同等关键技术,提出区域制造网络系统的制造网络协议及相关应用管理规范、应用实施模式和组织机制,开发典型区域制造网络专业平台和制造网络系统,建立若干典型区域性制造网络及其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为省市制造业信息化提供集成服务、技术支持和软件系统支持。
    (6)数控装备产品研发针对国家重点行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需求,研制和开发受国外引进限制的大型高精尖数控加工装备和中档金切类数控机床装备:研究数控装备的开放控制技术、网络化数控技术、智能控制与维护技术等,研发五坐标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加工中心、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数控装备产品,为企业实现装备数字化提供关键技术与软件产品。
    (7)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研发面向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DBMS核心技术、数据库应用中间件和数据库应用构件等,为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2、关键技术产品应用示范
    以上七类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应与企业应用示范工程的需求密切结合,并面向企业、特色行业和典型区域,分层次、分阶段开展集成示范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提高和完善。
    3.关键技术产品应用服务支持
    结合省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围绕七类关键技术产品,建立相应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为这些关键技术产品在企业、特色行业和典型区域的应用示范提供服务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积极利用网络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网络环境下的集成服务。

  • 第14题:

    炼油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炼油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企业,在这个行业中信息化工程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
    1)炼油企业的主要特点
    炼油企业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采用大规模连续生产方式,基础自动化水平较高;
    ②作业环境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对安全性要求高;
    ③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装置间耦台性强;
    ④运行中要控制的参数很多;
    ⑤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实时数据,等等。
    因此,炼油企业信息化工程任务的重点在于管理与控制的集成及其基础上的过程优化,以实现生产过程均衡、平稳、安全、低耗和高质运行的目标。炼油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体系结构在功能上一般分为五层,即经营决策层(MDS)、管理信息层(MIS)、计划调度层(MES)、监控层(SCS)和控制层(DCS),并形成相应的分系统。同时,必须有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支持系统。这广结构特点是以计划调度为核心,科学、合理地组织与指挥生产,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全厂全局优化。炼油过程伴随着物理和化学变化,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和原油品种的组分、混炼比紧密相关。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计划调度是炼油企业生产过程实现一定限度的生产柔性的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计划调度为核心,将生产工艺机理建模与系统工程理论紧密结合。实践表明,基于全流程模拟,结合应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或动态规划的办法,建立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调度系统,’是实现优化排产和优化调度的有效途径。
    2)炼油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特点
    (1)必须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并举,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在信息化工程实施中,关键技术之一是信息集成。由于炼油企业的上述特点,致使大量的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测量的数据需要处理、管理和有效地应用,而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信息集成的基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对生产状态进行分析、评价,必须利用实时数据。因而炼油企业信息集成环境中需要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的集散地。这两种数据库既可独立操作,又可协同操作,及时并行或交叉地处理来自全厂的各种信息,真正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
    (2)必须解决各种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接口”保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安全”则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这对于连续大规模生产的炼油企业尤为重要。在接口技术方面,除一般的硬软件接口外,特别要解决DCS系统与整体网络的接口、零散点数据采集系统与整体网络的接口、异种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接口、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之间的接口等关键技术:在安全技术方面,要特别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3)逐步实施过程操作优化。这是实现全局优化的基础,也是炼油企业信息化工程功能层次中承上启下的纽带。过程操作优化是炼油工业适应市场原料和产品需求变化,随时接受调度指令,调整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状况,这是柔性生产的关键,也是取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其难点是建立过程稳态数学模型由于工艺技术复杂,不同的装置机理不同,且建模涉及到工艺机理和信息处理技术,是跨学科的,因此建立工业实用的模型是很难的。常用的建模方法,有机理法、统计法以及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为适应过程优化操作的需要,国际上出现了许多相应软件公司和生产过程仿真软件产品。过程优化算法是又一技术难点,必须根据不同装置及不同生产过程去寻求合适的算法,在常规的各类规划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启发式规则,往往是解决计算量过大和加快收敛速度的途径。
    (4)重视实施先进控制。由于生产过程的动态特性往往是非线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的,各个变量相互关联,甚至是时变的,所以提高控制品质并非易事。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控制品质,过程操作优化将是没有意义的,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炼油企业中,先进控制受到广泛重视,国外已有许多成熟的商品化的先进控制软件,我国也已开始引进并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和应用。
    (5)信息的高度集成。由于信息的高度集成,有可能通过对大量生产实时数据的处理将其变成有用的信息,例如,用于统计质量控制、设备及过程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的安全维护等方面,这也是炼油企业乃至流程工业信息化工程的特点。

  • 第15题:

    如何购买与开发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软件?


    正确答案: 1)正确作出购买或开发的决策
    当前,国内信息化工程普遍采用购买成熟软件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一般说来采用成熟软件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以加快实施进度,保证系统质量,节省开发费用。但也不排除自行开发,这是因为:
    (1)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用到的应用软件很多,如企业管理软件用的ERP和工程设计用的CAD、CAE等,车间级所用管理与控制软件等。其中,有许多成熟的软件产品,包括通用的和专用的软件。当软件功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二次开发工作量较大时,可采用自行开发的途径。
    (2)由于企业规模、组织机构、管理机制、资金等问题,不能或不愿采用商品软件,此时也只好自行开发。
    (3)由于技术服务队已有软件原型或技术基础,希望通过自行开发形成自己的软件产品。
    (4)为解决外购软件的集成,需自行开发软件接口及其它辅助软件。
    (5)其它原因。
    无论是购买软件还是自行开发软件,都需满足实用性、先进性、可集成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2)购买软件过程
    根据许多企业购买软件的成功经验,购买软件尤其是大型软件应遵循以下过程,一般小型软件可适当简化:
    (1)确定软件选择原则。
    (2)提出企业对所购软件的特殊需求问题和详细需求分析。
    (3)选择软件供应商,发出选型需求,并安排供应商来企业实地考查。
    (4)请供应商介绍自己的产品,回答相应的需求,以考察软件是否适合企业实际需要。
    (5)通过双方讨论进一步明确企业需求,请供应商提出项目建议书。
    (6)走访所选择的供应商及其提供的客户,考查供应商实力和产品的应用情况。
    (7)就软件功能、适用性、技术力量,修改及二次开发难易程度,运行环境、集成性和价格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确定初选和备选方案。
    (8)请选中的供应商来企业做数据准备及现场演示,请各应用部门从用户角度观看系统,并进行各方面的讨论。
    (9)从功能、技术、支撑环境、支持实力和价格等方面给出软件的评价指标,并依此指标对软件进行打分和排序。
    (10)根据打分和排序结果,确定选择的应用软件,并针对所购软件对硬件、网络、环境的需求,提出并确定系统软件和硬件方案。
    3)开发软件过程
    开发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的过程如下:
    (1)明确对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包括功能界面、信息界面及开发环境。
    (2)组织开发队伍,明确人员分工。根据开发要求,可让技术依托单位人员或企业内计算机软件人员承担开发任务或他们联合开发,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也应介入开发过程。
    (3)了解企业现状,分析业务流程。
    (4)进行功能设计,给出功能详细描述及说明。
    (5)进行数据库设计,包括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并给出数据字典。
    (6)进行接口设计,包括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功能、信息接口和系统与信息系统中其它系统的接口,完成接口信息表,并与信息提供者讨论、确认。
    (7)确定软件流程及触发关系,完成软件流程图。
    (8)确定屏幕中的字段名、数据来源及初始值,完成输出屏幕设计。
    (9)确定系统开发所用的服务器、客户端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建立开发环境。
    (10)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及修改。
    (11)程序编码调试,包括模块的编码、调试和各模块间联调等。
    (12)组织并录入软件所需基础数据,培训最终用户,交用户试运行,并完成用户手册等
    (13)根据试运行情况修改、完善系统,对系统进行测试,完成测试及验收报告。

  • 第16题:

    流程工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E)与离散工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I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流程工业是指通过混合、分离、成型或化学反应使原材料增值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一般是连续的或成批的,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安全性措施,具有工艺过程相对固定、生产周期短、产品规格少和生产批量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化工、冶金、石油、电力、橡胶、制药、食品、造纸、塑料和陶瓷等行业。
    流程MIE的主要思路是:在获取生产流程所需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综合运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产加工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通过对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的集成,集控制、监测、优化、调度、管理、经营和决策于一体,形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柔性的现代化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目的。离散MIE和流程MIE是制造业信息化哲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财务、采购、销售、资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基本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生产计划方面:流程MIE的生产计划可以从生产过程的任何环节开始,离散MIE只能从生产过程的起点开始计划;流程MIE采用过程结构和配方进行物料需求计划,离散MIE采用物料清单进行物料需求计划;流程MIE一般同时考虑生产能力和物料需求,离散MIE必须先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后进行能力需求计划;离散MIE的生产面向定单,依靠作业单传递信息,作业计划限定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流程MIE的生产主要面向库存,没有作业单的概念,作业计划中也没有可供调节的时间。
    (2)在工程设计方面:流程MIE中新产品开发过程不必与正常的生产管理、制造过程集成,可以不包括工程设计分系统:离散MIE由于产品工艺结构复杂、更新周期短,新产品开发和正常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有大量的变型设计任务,需要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工程分析、绘图和数控编程等,工程设计分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分系统之一。
    (3)在调度管理方面:流程MIE中要考虑产品配方、产品混合、物料平衡和污染防治等问题,需要进行主产品、副产品、协产品、废品、成品、半成品和回流物的管理,热蒸汽、冷冻水、压缩空气和水电等动力能源辅助系统也应纳入MIE的集成框架,离散MIE则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流程MIE中生产过程的柔性是靠改变各装置间的物流分配和生产装置的工作点来实现的,必须由先进的在线优化和控制技术来保证,离散MIE的生产柔性则是靠生产系统重组等技术来保证;流程MIE的质量管理系统与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紧密相关,产品检验以抽样方式为主,采用统计质量控制,产品检验与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系统严格集成、密切配合,离散MIE的质量控制分系统则是其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4)在信息处理方面:流程MIE要求实时在线采集大量的生产过程数据、工艺质量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要及时处理大量的动态数据,保存许多历史数据,并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予以显示,而离散MIE则相对较少;流程MIE的工程数据库主要体现生产过程状态的一些实时数据,如过程变量、设备状态和工艺参数等,离散MIE的工程数据库则是主要以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数据为主,实时性要求不强。
    (5)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流程MIE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大型化,只有保证生产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实现稳产、高产,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安全可靠生产是流程工业的首要任务,必须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控,使其成为MIE集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散MIE则偏重于单个生产装置的监控,监控的目的是为实现柔性生产提供有用信息。
    (6)在经营决策方面:流程MIE主要通过稳产、高产、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降低能耗和原料、减少污染来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离散MIE则注重通过单元自动化、企业柔性化等途径,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本投入较离散制造业大得多,因而流程MIE更需更注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的管理。
    (7)在人的作用方面:流程MIE由于生产的连续性,更强调基础自动化的重要性,生产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人的作用主要是监视生产装置的运行、调节运行参数等,一般不需要直接参与加工,而离散MIE的生产加工方式不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情况下需要人直接参与加工,因此两者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明显区别。
    (8)在理论研究方面:离散MIE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规范,而流程MIE由于起步较晚,在体系结构、柔性生产、优化调度、集成模式和集成环境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急需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17题:

    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正确答案: 当一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内容,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取得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就可以对该项目组织验收。根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验收规范,验收必须按合同履行正规验收手续。对于信息化工程项目较大,投资较多的项目,一般应按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程序如下:
    1)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为子课题或整个工程的合同。
    2)验收过程。应根据项目层次和组织层次采取自下而上的验收过程,下层验收是上层验收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在完成前一层验收后,才能进行后一层的验收。
    上层验收时要对下层验收形成的结论和文档进行复查和确认。
    (1)子课题验收由企业信息化工程总师组对工程所属的各子课题进行验收。
    (2)企业自验收由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对企业整个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3)正式验收由工程项目下达机构对整个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3)验收条件
    (1)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指标要求。
    (2)提出了测试大纲或测试计划。
    (3)完成了相应的文档资料。
    (4)由项目完成者向验收组织者提出了验收申请。
    4)验收组织。各级验收组织者应审查项目测试大纲和测试计划,审查申请者提出的文档资料格后,组织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并主持验收会。
    5)验收会内容
    (1)系统测试为确保验收的顺利进行,信息化工程的系统测试最好提前进行,即在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3—5名专家到企业进行测试,把测试结果作为能否验收的基本依据。

  • 第18题:

    在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内容中,BPR表示()

    • A、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 B、企业产品重组
    • C、企业生产资源重组
    • D、企业计划重组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BRP指()。

    • A、企业过程重组
    • B、企业决策信息化
    • C、企业信息化
    • D、企业重组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当今软件工程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它能帮助企业解决业务过程重组,实现资源优化分配,建立良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企业营销战略创新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这里的企业技术创新包括()。

    • A、产品技术创新和业务技术创新
    • B、产品技术创新和营销技术创新
    • C、研发技术创新和推广技术创新
    • D、研发技术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 C、仅发展经济
    •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判断题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当今软件工程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它能帮助企业解决业务过程重组,实现资源优化分配,建立良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