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问答题名词解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


    答案: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列举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又对有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1)垄断价格行为。垄断价格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行为。(2)掠夺性定价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又称低价倾销,它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牺牲短期利益(低于成本的价格)的手段销售商品,在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垄断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是,销售鲜活商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等情形,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3)拒绝交易行为。拒绝交易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通过下列方式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① 削减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数量;② 拖延、中断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③ 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新的交易;④ 设置限制性条件,使交易相对人难以继续与其进行交易;⑤ 拒绝交易相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合理条件使用其必需设施。在认定上述方式⑤时,应当综合考虑另行投资建设、另行开发建造该设施的可行性、交易相对人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该设施的依赖程度、该经营者提供该设施的可能性以及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等因素。(4)强制交易行为。强制交易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强制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有: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5)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搭售行为也称捆绑销售,它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服务时,强迫买方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或者要求买方签订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协议。具体情形包括:① 违背交易惯例、消费习惯等或者无视商品的功能,将不同商品强制捆绑销售或者组合销售;② 对合同期限、支付方式、商品的运输及交付方式或者服务的提供方式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③ 对商品的销售地域、销售对象、售后服务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④ 附加与交易标的无关的交易条件。(6)差别待遇行为。差别待遇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的行为。差别待遇行为的形式多样,具体包括:① 实行不同的交易数量、品种、品质等级;② 实行不同的数量折扣等优惠条件;② 实行不同的付款条件、交付方式;④ 实行不同的保修内容和期限、维修内容和时间、零配件供应、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条件。(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2题:

    我国反垄断法中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哪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参考答案:(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3题: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基本类型有( )。

    A.强制性滥用
    B.排他性滥用
    C.剥削性滥用
    D.支配性滥用

    答案:B,C
    解析:
    滥用市场地位行为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排他性滥用和剥削性滥用。

  • 第4题: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支配地位,从事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1)垄断价格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以超高价格销售产品或者以超低价格购买商品的行为。
    (2)掠夺性定价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以牺牲短期利益(低于成本的价格)的手段销售商品,在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垄断行为。
    (3)差别待遇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就其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或者其他条件给予明显区别对待的行为。
    (4)拒绝交易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向其他经营者销售商品的行为。
    (5)强制交易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采取利诱、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他企业违背自己的意愿与之进行交易或者促使其他企业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服务时,强迫买方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或者要求买方签订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协议。
    (7)独家交易行为:又称为排他性交易,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要求经营伙伴在特定的市场内只能与其交易而不得与其他的竞争对手进行交易的行为。

  • 第6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综观现代各国反垄断法中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垄断价格行为
    (2)掠夺性定价行为
    (3)差别待遇行为
    (4)拒绝交易行为
    (5)强制交易行为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7)独家交易行为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不合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损害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应受反垄断法规制的不当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1)垄断价格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以超高价格销售产品或者以超低价格购买商品的行为。
    (2)掠夺性定价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以牺牲短期利益(低于成本的价格)的手段销售商品,在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垄断行为。
    (3)差别待遇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就其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或者其他条件给予明显区别对待的行为。
    (4)拒绝交易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向其他经营者销售商品的行为。
    (5)强制交易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采取利诱、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他企业违背自己的意愿与之进行交易或者促使其他企业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服务时,强迫买方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或者要求买方签订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协议。
    (7)独家交易行为:又称为排他性交易,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要求经营伙伴在特定的市场内只能与其交易而不得与其他的竞争对手进行交易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维持或者增强其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特点是:行为主体具有特定性,即行为主体是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行为目的具有特定性,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是为了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规定,与知识产权行使有关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属于专属性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有()。
    A

    拒绝许可

    B

    附加不合理限制条件

    C

    专利联营中的滥用行为

    D

    标准必要专利滥用行为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这些专属性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主要包括:(1)拒绝许可;(2)附加不合理限制条件;(3)专利联营中的滥用行为;(4)标准必要专利滥用行为。

  • 第12题:

    判断题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支配地位,从事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名词解释


    答案:所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是指经营者凭借已经获得的市场支配地位,排挤竞争对手或进行不公平交易的行为。包括垄断价格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拒绝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差别待遇行为等。其特征和构成要件是:第一,行为主体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第二,行为目的是为了维持或者增强其支配地位;第三,行为效果具有反竞争的影响。

  • 第14题: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A.对

    B.错


    参考答案:错

  • 第15题:

    哪些行为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正确答案: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16题:

    什么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维持或者增强其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特点是:行为主体具有特定性,即行为主体是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行为目的具有特定性,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是为了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17题: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正当地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采取实质性限制或排除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应受反垄断法规制的不当行为

  • 第18题:

    根据规定,与知识产权行使有关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属于专属性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有()。

    • A、拒绝许可
    • B、附加不合理限制条件
    • C、专利联营中的滥用行为
    • D、标准必要专利滥用行为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单选题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以限制和排除同业竞争者、维持和提高自身市场地位为直接目的的市场行为是 ( )
    A

    供应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B

    购买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C

    阻碍性滥用

    D

    剥削性滥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判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前提是()
    A

    认定市场作用

    B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

    C

    认定市场价值

    D

    认定市场影响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综观现代各国反垄断法中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垄断价格行为
    (2)掠夺性定价行为
    (3)差别待遇行为
    (4)拒绝交易行为
    (5)强制交易行为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7)独家交易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垄断协议的区别?

    正确答案: 垄断协议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属于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都具有妨碍和排斥竞争的效果。二者主要区别如下:
    1.主体数量不同。垄断协议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才能形成,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既可由一方当班人形成,也可由多方当事人形成。
    2.主体规模不同。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经济优势,中小企业不可能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对于垄断协议而盲,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有可能实施。
    3.主观意图不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一种客观存在,无须证明事先存在意图,而垄断协议需要存在共谋的意图或限制、排斥竞争的后果。
    4.表现形式不同。垄断协议表现为各种明示或暗示的合同、协议、决议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高卖低买、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强迫交易、搭售、差别待遇等。
    5.法律规制不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般为法律所禁止,只有存在合理的抗辩,才能免责;对于垄断协议比较宽松,存在豁免适用的情形,也有适用合理原则的情形,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合法,且法律对于垄断协议(特别是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宽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