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明清时,我国科举制已经完备,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种”相关问题
  • 第1题:

    科举制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关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B.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中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C.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1908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答案:D
    解析:
    废除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1905年清政府下诏,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隋朝以来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因此,正确答案是D。

  • 第2题:

    我国企业档案馆(室)的设置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档案处、馆(室)合一;档案处下设馆(室);只设立档案馆(室)。

  • 第3题:

    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为()、()、殿试三级。


    正确答案:乡试;会试

  • 第4题:

    科举制度自隋文帝创建以来,一直延续到清光绪时期,历时1300多年。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还要参加由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中国古代著明的“科举四宴”。请问“科举四宴”是哪四宴?


    正确答案: 琼林宴、鹿鸣宴、鹰扬宴、会武宴

  • 第5题:

    下列哪一科举考试科目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 A、秀才科
    • B、明经科
    • C、进士科
    • D、明算科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正确答案: (1)明清时期,由于受科举制影响,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这些学校往往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一些与科举无关的学科,则不受重视。明中期以后,书院逐渐兴盛,但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成为官府所办,教学内容全为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直接为科举服务。
    (2)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热衷科举考试,整天钻研空洞的八股文,很少有人认真求学问,结果大多数学生知识贫乏,对天下大事和国计民生茫然无知。在这种学风影响下,书坊刻印的应考书籍大量充斥市场,算命、卜卦、祈求神灵的迷信风气在读书人中间广为流传。

  • 第7题: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级形式?()

    • A、乡试
    • B、省试
    • C、殿试
    • D、会试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我国科举制产生于()

    • A、秦汉时期
    • B、三国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明清时期哪座园林属于离宫御苑()。
    A

    静宜园

    B

    西苑

    C

    静明园

    D

    圆明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明清时,我国科举制已经完备,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种

    正确答案: 乡试、会试、殿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科举考试科目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A

    秀才科

    B

    明经科

    C

    进士科

    D

    明算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科举制度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  )。
    A

    常举、制举、殿试

    B

    县试、府试、院试:

    C

    乡试、会试、殿试

    D

    乡试、县试、殿试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主要为后面三个层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 第13题:

    我国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分为哪三种?


    正确答案:我国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分为普通车辆齿轮油、中负载齿轮油和重负载齿轮油三种。

  • 第14题:

    明清时期哪座园林属于离宫御苑()。

    • A、静宜园
    • B、西苑
    • C、静明园
    • D、圆明园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明清时,我国科举制已经完备,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种


    正确答案: 乡试、会试、殿试

  • 第16题: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备,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论述我国明、清时期筵席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 ①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烹饪达到鼎盛;
    ②原料从水陆八珍到普通蔬菜、水果已无所不用;
    ③分档取料,因料施烹;
    ④造型菜肴的水平已非常高,以著名的宫廷御膳为代表,出现了驰名中外的“满汉席”、“全猪席”、“燕翅双烤席”、“全鸭席”等;
    ⑤见诸菜谱的菜肴有千种以上,显示出了“烹饪王国”的气派。

  • 第18题:

    科举制度的基本情况(如什么叫科举制度?产生于何时?唐代科举考试最主要科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唐代考试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 第19题:

    自()创立科举制度,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 A、隋
    • B、唐
    • C、宋
    • D、明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科举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科举制始于隋朝

    B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的专门文体叫八股文

    C

    科举的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考试

    D

    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E

    “三鼎甲”是指会试前三名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我国明、清时将妻族从外亲中分离出来,将亲属分为()、外亲、()三种。

    正确答案: 宗亲,妻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分为哪三种?

    正确答案: 我国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分为普通车辆齿轮油、中负载齿轮油和重负载齿轮油三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科举制度自隋文帝创建以来,一直延续到清光绪时期,历时1300多年。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还要参加由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中国古代著明的“科举四宴”。请问“科举四宴”是哪四宴?

    正确答案: 琼林宴、鹿鸣宴、鹰扬宴、会武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我国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最为完备,(  )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A

    会试

    B

    乡试

    C

    殿试

    D

    院试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A项,会试,为中央考试,于乡试的次年二月举行,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C项,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D项,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又称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