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A 甲的肖像权B 甲的人格权C 甲的儿子的肖像权D 甲的监护权

题目
单选题
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
A

甲的肖像权

B

甲的人格权

C

甲的儿子的肖像权

D

甲的监护权


相似考题
更多“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夫妇在儿子甲周岁生日时到乙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留念,乙照相馆保留了该照片的底片,随后卖给了个体户丙用以制作挂历,丙随后又将其卖给护肤品生产商丁,用以进行广告宣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丁均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丁不构成侵权

    C.乙、丁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丙不构成侵权

    D.丙、丁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乙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照相术传入之初,被认为是“妖术”,能“摄取灵魂”。国人对于照相误解颇多,甚至引发了中西冲突。为此,有照相馆宣扬拍摄照片能摄去“衰运”,由此吸引了大批民众。当然,照相馆真正发展,还得依赖科技知识的传播和照相馆自身务实的探索。
    中国在照相馆开办时大都强调“中西结合”。1891年,上海致真照相馆在《申报》上将自家特色“广而告之”,表示“巧设山石树林,曲栏园庭……仙客名媛、僧道剑侠,一应俱全”。照相馆拍照理念也被中国人引进,如1930年英国摄影学者古罗斯沙关于照相馆运营的论述,其中在如何抓拍顾客最自然的表情方面,他认为摄影师要“做一个深邃的观察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诚恳的态度”。
    照相馆的名字最初多包含“昌”“泰”“福”等字,而且照相馆专注写实,主要拍摄肖像、个人与家庭留念照以及团体合影,因此“真”字也为商家青睐,成为晚清民国照相馆名字选用最多的汉字之一。追求馆名中国传统意蕴的同时,这些照相馆开始追求画面的意境之美,在灯光运用、背景道具、人物姿态、表情抓拍等方面,摄影师在模仿西方摄影造型的同时,又把中国人所认同的庄重、内敛、隐逸等精神追求融入照片拍摄和制作中,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照相馆审美范式。
    自 20世纪20年代起,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照相从实用转向时尚,照相馆名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出现“派拉蒙”“维也纳”等馆名。社会名流尤其是明星如周璇、胡蝶等人的照片,成为都市风尚,普通百姓竞相效仿。照相馆印制大量明星、权贵肖像进行商业销售,并在大众出版物上刊登,在及摄影术的同时,其所代表的时尚品位和审美情调,也引领大众社会生活走向近现代化。
    照相馆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理想肖像的期待从未停止,事实上,中国译介出版的第一部摄影专著《脱影奇观》的广告中,就明确表示照相术可以“再造容颜”。这首先要依靠化妆,接着是“整修”,有如今天的PS,在拍完照片进行冲印的过程中,美化照片。后来,这项业务蔚为壮观,通过“PS”改头换面以至于亲娘难认。有人讽刺曰:“你瞧,这是照‘像’呢,还是照‘不像’呢?”
    此后,时代剧变,日军侵华及国内战争给中国照相馆业带来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末“公私合营”后,传统私营照相馆正式终结。改革开放后,乃至数码技术几乎一统天下的今天,照相馆仍然存在,但其精神内核已迥然不同。

    20世纪20年代的摄影讲求

    A. 实用
    B. 写实
    C. 时尚
    D. 复古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分析第四段,通过“都市风尚”“时尚品味”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摄影讲求时尚。C项正确。

  • 第3题:

    某甲自幼失去双亲,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甲得到一张父母的遗照。遂到某照相馆做技术处理。但照相馆却将其照片丢失。根据《合同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对于该照片具有特殊的精神利益,故甲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甲的精神损害,照相馆无从预知,故不应赔偿
    C.双方就损失赔偿额有特别约定的,照相馆应承担约定赔偿责任
    D.即使双方有特别约定,因为精神损害合同法不予调整,照相馆也不承担责任
    E.双方有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别约定,甲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答案:B,C,E
    解析:
    我国《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是财产补偿责任,即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当事人用财产来补偿给对方造成或可能造成得经济损失。由此可以看出,违约责任不包括精神赔偿,但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双方就损失赔偿额有特别约定的,要依照所约定的进行赔偿。

  • 第4题:

    某照相馆利用公民甲的肖像做广告,则照相馆的行为侵犯了甲的(  )。

    A.肖像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身体权

    答案:A
    解析: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侵犯肖像权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构成要件。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 第5题:

    照相馆对于拍摄和洗印工作中产生的报废照片或者底片,应该()
    派专人销毁

  • 第6题:

    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

    • A、甲的肖像权
    • B、甲的人格权
    • C、甲的儿子的肖像权
    • D、甲的监护权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王兴华、张江丽夫妇有一子王钢,2004年,夫妇俩带王钢在红星照相馆拍周岁照。摄影师刘某为王钢照了两张底片,一张连同照片交给王某夫妇,另一张经修饰后洗印放大成20寸照片,陈列在照相馆橱窗中。2005年,刘某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某出版社用以制作儿童挂历,获1000元稿酬。后来,出版社又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本市的某香皂厂,用于一种婴儿香皂的包装。2006年,王某夫妇在市场上发现了挂历,又发现了香皂,于是追寻到红星照相馆,方得知照相馆扣下了一张底片,才发生后面的一系列事件。王某夫妇以王钢法定监护人和代理人身份起诉红星照相馆侵犯著作权。 照相馆辩称,自己与王某夫妇之间是委托拍摄关系,自己已按约定履行了义务,而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如未约定归属则应当归照相馆所有。照相馆将底片提供给出版社,是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自己并不构成侵权。至于出版社将底片提供给香皂厂则与己无关。王钢的照片的著作权应当属于谁?为什么?


    正确答案:著作权应当属于照相馆。根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具体到本案,拍摄照片的行为属于委托创作,由于双方没有约定照片的著作权归属,因此其著作权应当归创作作品的照相馆所有。

  • 第8题:

    某甲自幼失去双亲,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甲得到一张父母的遗照。遂到某照相馆做技术处理。但照相馆却将其照片丢失。根据《合同法》,甲得要求相馆承担何种责任?( )

    • A、甲对于该照片具有特殊的精神利益,故甲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B、甲的精神损害,照相馆无从预知,故不应赔偿
    • C、双方就损失赔偿额有特别约定,照相馆应承担约定赔偿责任
    • D、双方有特别约定,因为精神损害合同法不予调整,照相馆也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某照相馆在照相的同时销售相框、相册。该照相馆本月取得照相收入24000元,销售镜框、相册收入3200元,则该照相馆本月应纳营业税为()元。

    • A、160
    • B、1040
    • C、1200
    • D、1360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甲的父亲不幸去世,甲请求某照相馆将父亲生前唯一的一张照片翻拍,制作成葬礼用遗像一张,并加洗十张送给亲友留作纪念。在照相馆相加出具的收据下方以小字体印有"照片底片因任何原因发生毁损、灭失的,本店只赔偿胶卷费,且赔偿的上限为100元,不承担其他赔偿责任"的字样。结果,照相馆新来的员工丙误将该照片当成废弃照片放入碎纸机粉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有权对照相馆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并且赔偿数额可以超过100元

    B

    甲无权对照相馆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有权请求照相馆承担违约责任

    C

    甲无权请求照相馆承担违约责任,因为照相馆的免责条款已经订入合同

    D

    甲提起侵权之诉后,在一审开庭后请求变更为违约之诉,法院不应准许


    正确答案: A,C
    解析: 甲父的照片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一审开庭之前。本题正确选项为AD。

  • 第11题:

    单选题
    某照相馆在照相的同时销售相框、相册。该照相馆本月取得照相收入24000元,销售镜框、相册收入3200元,则该照相馆本月应纳营业税为()元。
    A

    160

    B

    1040

    C

    1200

    D

    13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照相馆的业务属于混合经营,销售镜框、相册的收入并入营业收入,统一征收税率为5%的服务业营业税。该照相馆本月应纳营业税=(24000+3200)×5%=1360(元)。

  • 第12题:

    问答题
    王兴华、张江丽夫妇有一子王钢,2004年,夫妇俩带王钢在红星照相馆拍周岁照。摄影师刘某为王钢照了两张底片,一张连同照片交给王某夫妇,另一张经修饰后洗印放大成20寸照片,陈列在照相馆橱窗中。2005年,刘某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某出版社用以制作儿童挂历,获1000元稿酬。后来,出版社又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本市的某香皂厂,用于一种婴儿香皂的包装。2006年,王某夫妇在市场上发现了挂历,又发现了香皂,于是追寻到红星照相馆,方得知照相馆扣下了一张底片,才发生后面的一系列事件。王某夫妇以王钢法定监护人和代理人身份起诉红星照相馆侵犯著作权。 照相馆辩称,自己与王某夫妇之间是委托拍摄关系,自己已按约定履行了义务,而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如未约定归属则应当归照相馆所有。照相馆将底片提供给出版社,是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自己并不构成侵权。至于出版社将底片提供给香皂厂则与己无关。出版社、香皂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正确答案: 出版社、香皂厂的行为也构成侵权行为。因为它们的行为也符合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应当与照相馆一起承担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照相术传入之初,被认为是“妖术”,能“摄取灵魂”。国人对于照相误解颇多,甚至引发了中西冲突。为此,有照相馆宣扬拍摄照片能摄去“衰运”,由此吸引了大批民众。当然,照相馆真正发展,还得依赖科技知识的传播和照相馆自身务实的探索。
    中国在照相馆开办时大都强调“中西结合”。1891年,上海致真照相馆在《申报》上将自家特色“广而告之”,表示“巧设山石树林,曲栏园庭……仙客名媛、僧道剑侠,一应俱全”。照相馆拍照理念也被中国人引进,如1930年英国摄影学者古罗斯沙关于照相馆运营的论述,其中在如何抓拍顾客最自然的表情方面,他认为摄影师要“做一个深邃的观察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诚恳的态度”。
    照相馆的名字最初多包含“昌”“泰”“福”等字,而且照相馆专注写实,主要拍摄肖像、个人与家庭留念照以及团体合影,因此“真”字也为商家青睐,成为晚清民国照相馆名字选用最多的汉字之一。追求馆名中国传统意蕴的同时,这些照相馆开始追求画面的意境之美,在灯光运用、背景道具、人物姿态、表情抓拍等方面,摄影师在模仿西方摄影造型的同时,又把中国人所认同的庄重、内敛、隐逸等精神追求融入照片拍摄和制作中,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照相馆审美范式。
    自 20世纪20年代起,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照相从实用转向时尚,照相馆名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出现“派拉蒙”“维也纳”等馆名。社会名流尤其是明星如周璇、胡蝶等人的照片,成为都市风尚,普通百姓竞相效仿。照相馆印制大量明星、权贵肖像进行商业销售,并在大众出版物上刊登,在及摄影术的同时,其所代表的时尚品位和审美情调,也引领大众社会生活走向近现代化。
    照相馆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理想肖像的期待从未停止,事实上,中国译介出版的第一部摄影专著《脱影奇观》的广告中,就明确表示照相术可以“再造容颜”。这首先要依靠化妆,接着是“整修”,有如今天的PS,在拍完照片进行冲印的过程中,美化照片。后来,这项业务蔚为壮观,通过“PS”改头换面以至于亲娘难认。有人讽刺曰:“你瞧,这是照‘像’呢,还是照‘不像’呢?”
    此后,时代剧变,日军侵华及国内战争给中国照相馆业带来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末“公私合营”后,传统私营照相馆正式终结。改革开放后,乃至数码技术几乎一统天下的今天,照相馆仍然存在,但其精神内核已迥然不同。

    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私合营”标志着传统照相术的终结
    B. “整修”照片的泛滥遭到当时人的抵制
    C. “中西结合”是在多数照相馆开馆之初的理念
    D. 《脱影奇观》是中国人编写的首部摄影技术专著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项的内容是概念偷换,原文中说的是“传统私营照相馆正式终结”而不是“照相术”。B项“当时人”有误,照片“整修”刚出现的时候还是受欢迎的,当时人没问题,是到了后来的时候,后来人对这种泛滥产生了厌恶之感。C项正确,可在第二自然段找到依据:“中国在照相馆开办时大都强调“中西结合”。”D项通过分析第五自然段可知,选项讲原文中的“译介”偷换为“编写”。

  • 第14题:

    甲为唐山大地震的一位幸存者,在这场劫难 中失去了双亲,且因当时年龄太小,对父母没有任何印 象。一次偶然的机会,甲得到了一张父母的遗照,欣喜 若狂,遂到某照相馆做技术处理,但照相馆却将照片弄 丢了。根据(合同法>,甲可以要求照相馆承担哪些责 任?()

    A.因为甲对于该照片具有特殊的精神利益,故甲 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对于甲的精神损害,照相馆无从预见,故不应赔偿
    C.若双方就损失賠偿额有特别约定,照相馆应承 担约定賠偿责任
    D.即使双方有特别约定,因为精神损害合同法不予调整,照相馆亦不承担责任

    答案:A,C
    解析:
    。依《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因当事人一 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 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 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同时,依《精神损害赔偿 解释》第4条的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 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 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 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本题中,父母遗照对于甲 而言,具有特定的人格象征意义,故甲可请求损害赔 偿,故本题A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对于赔偿额 有约定的,应依照约定,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故 C选项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

  • 第15题:

    (2006年真题)顾客将胶卷交照相馆冲印,照相馆交给顾客一份取印单,该取印单属于(  )。
    A.委托合同
    B.承揽合同
    C.行纪合同
    D.技术合同


    答案:B
    解析:
    解析: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检测、调试、装裱等,故此题为承揽合同。委托合同一般为处理事务并强调事务处理过程,而承揽合同强调结果——成果,故本题干中涉及的合同不能认定为委托合同。行纪合同涉及当事人与第三人从事的交易,承揽合同则不存在与第三人交易的情形。技术合同涉及的技术性高。

  • 第16题:

    某照相馆利用公民甲的肖像做广告,则照相馆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
    A.肖像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身体权


    答案:A
    解析:
    【精解】认定侵犯肖像权的标准是:侵害人有牟利的故意,故选A项。

  • 第17题:

    甲的父亲不幸去世,甲请求某照相馆将父亲生前唯一的一张照片翻拍,制作成葬礼用遗像一张,并加洗十张送给亲友留作纪念。在照相馆相加出具的收据下方以小字体印有"照片底片因任何原因发生毁损、灭失的,本店只赔偿胶卷费,且赔偿的上限为100元,不承担其他赔偿责任"的字样。结果,照相馆新来的员工丙误将该照片当成废弃照片放入碎纸机粉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有权对照相馆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并且赔偿数额可以超过100元
    • B、甲无权对照相馆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有权请求照相馆承担违约责任
    • C、甲无权请求照相馆承担违约责任,因为照相馆的免责条款已经订入合同
    • D、甲提起侵权之诉后,在一审开庭后请求变更为违约之诉,法院不应准许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

    • A、是为本照相馆拍摄的
    • B、经公民本人同意
    • C、经照片本人家庭成员同意
    • D、经照片本人单位的同意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王兴华、张江丽夫妇有一子王钢,2004年,夫妇俩带王钢在红星照相馆拍周岁照。摄影师刘某为王钢照了两张底片,一张连同照片交给王某夫妇,另一张经修饰后洗印放大成20寸照片,陈列在照相馆橱窗中。2005年,刘某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某出版社用以制作儿童挂历,获1000元稿酬。后来,出版社又将王钢的底片提供给本市的某香皂厂,用于一种婴儿香皂的包装。2006年,王某夫妇在市场上发现了挂历,又发现了香皂,于是追寻到红星照相馆,方得知照相馆扣下了一张底片,才发生后面的一系列事件。王某夫妇以王钢法定监护人和代理人身份起诉红星照相馆侵犯著作权。 照相馆辩称,自己与王某夫妇之间是委托拍摄关系,自己已按约定履行了义务,而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如未约定归属则应当归照相馆所有。照相馆将底片提供给出版社,是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自己并不构成侵权。至于出版社将底片提供给香皂厂则与己无关。照相馆侵犯了王钢什么权利?为什么?


    正确答案:侵犯了王钢的肖像权。因为存在于王钢照片上的权利有两项,一是摄影作品的著作权;除了著作权以外,还有公民的肖像权。而肖像权的权利主体是王钢。由于这两种归属于不同主体的权利指向同一对象——王钢的照片,所以两者间发生权利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应当通过协商方式处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照相馆未经王钢同意,擅自利用他人肖像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因此,刘某的行为侵犯了王钢的肖像权。

  • 第20题:

    顾客将胶卷交照相馆冲印,照相馆交给顾客一份取印单,该取印单属于()。

    • A、委托合同
    • B、承揽合同
    • C、行纪合同
    • D、技术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填空题
    照相馆对于拍摄和洗印工作中产生的报废照片或者底片,应该()

    正确答案: 派专人销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
    A

    甲的肖像权

    B

    甲的人格权

    C

    甲的儿子的肖像权

    D

    甲的监护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为唐山大地震的一位幸存者,在这场劫难中失去了双亲,且因当时年龄太小,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甲得到了一张父母的遗照,欣喜若狂,遂到某照相馆做技术处理,但照相馆却将照片弄丢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可以要求照相馆承担哪些责任?()
    A

    因为甲对于该照片具有特殊的精神利益,故甲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

    对于甲的精神损害,照相馆无从预见,故不应赔偿

    C

    若双方就损失赔偿额有特别约定,照相馆应承担约定赔偿责任

    D

    即使双方有特别约定,因为合同法不予调整精神损害,照相馆亦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依《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同时,依《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的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本题中,父母遗照对于甲而言具有特定的人格象征意义,故甲可请求损害赔偿,故本题A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对于赔偿额有约定的,应依照约定,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C选项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

  • 第24题:

    单选题
    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
    A

    是为本照相馆拍摄的

    B

    经公民本人同意

    C

    经照片本人家庭成员同意

    D

    经照片本人单位的同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