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科学家们针对听觉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包括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频率理论主要有电话论和神经齐射说;位置理论主要有共鸣理论和行波理论。
(1)频率理论
①电话说
电话说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人们很快发现,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的事实不相符合的。
②神经齐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2)位置理论
①共鸣理论
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分别反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②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提出了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之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听觉的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听觉的行波理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行波理论是解释听觉器官如何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分析的一种学说。
    行波理论认为,听觉器官之所以能对声波频率具有分析功能,主要是由于基底膜振动是以行波形式进行,而且基底膜不同部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反应不同。
    振动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
    频率越低,最大行波振幅越接近基底膜顶部;声波频率越高,最大行波振幅部位越接近基底膜底部。

  • 第2题: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乃至产生听觉的全过程(含频率分析的行波理论和听觉传导通路)。


    正确答案:传导通路:镫骨—卵圆窗—科尔蒂器—圆窗行波理论:声波产生的波动,是蜗管内的内淋巴活动,使得科尔蒂器活动,使毛细胞弯曲。当声波频率与毛细胞波动频率发生共振时,科尔蒂器兴奋,毛细胞向动纤毛方向弯曲,静纤毛上的K通道开放,K进入细胞,是毛细胞去极化,可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是信息通过传入轴突传递到脑中,在视觉中枢完成复杂的处理和整合过程。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最好在隔音的电磁屏蔽室内进行。记录导联最好用2个导联同时记录刺激的同侧和对侧,记录电极置于头顶C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地电极置于前额Fpz,电极与皮肤间阻抗要小于2kΩ。一般用短声、疏波刺激,重复刺激,频率10Hz,声强60~90dBHL,单耳给声,对侧加白噪声掩盖。输入灵敏度5μV,频宽50~2000Hz,分析时间10ms,平均100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均衡价格理论(价值理论)。

    正确答案: 这是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在价值决定问题上,认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值。他把需求和供给具体化为用货币表现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并引导出均衡价格。所谓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和需求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

    正确答案: (1)发声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
    (2)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
    (3)无法听到成人的言语示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听觉的行波理论?

    正确答案: 行波理论是解释听觉器官如何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分析的一种学说。
    行波理论认为,听觉器官之所以能对声波频率具有分析功能,主要是由于基底膜振动是以行波形式进行,而且基底膜不同部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反应不同。
    振动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
    频率越低,最大行波振幅越接近基底膜顶部;声波频率越高,最大行波振幅部位越接近基底膜底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人耳的听觉特性

    正确答案: (1)、响度
    (2)、音调(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觉)
    (3)、音色(人耳对声音中泛音的数量、相对强弱关系及其分布的感觉)
    (4)、可听声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听觉显示器的传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特性与人的听觉通道特性的匹配程度。
    要使两者匹配,听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听觉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应该与人们已经学到的或者自然的联系相一致。避免信号之间相互矛盾。
    2.采用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维度做信息代码时,应该避免使用极端值。代码数目不能超过使用者的绝对辨别能力。
    3.信号强度应高于噪声背景,保持足够信噪比,防止声音掩蔽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4.尽量用间歇的或者可变的声音信号,避免使用稳定的信号,减弱对信号的听觉适应。
    5.不同的声音信号应尽量分时呈现,时间间隔不宜短于1秒。对必须同时呈现的信号,可采取将声源的空间位臵分离,或按其系统的重要程度,提供优先注意的指示等方法。
    6.不同场合使用的听觉信号要标准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X理论Y理论的内容?

    正确答案: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
    X.理论: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
    一是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二是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三是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四是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Y.理论:
    它基于如下假设:
    一是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二是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三是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四是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正确答案: 设计过程:确定内容和时间长度,编写稿本和确定录音方法,组织录音,编辑加工,编目储存。
    录制方法:传声器录音和线路录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如何从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煤气泄漏?

    正确答案: (1)嗅觉—煤气中掺有臭剂,泄漏时会有气味。
    (2)视觉—煤气外泄时,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
    (3)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
    (4)触觉—手接近泄漏处会有凉凉的感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双耳听觉特性。

    正确答案: 人耳辨别声源方向的两个物理因素:
    1、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
    2、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声级差(或强度差)。
    立体声广播中实际立体声效果实现方式:使用声级差方式实现,便于和单声道系统兼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听觉的特征?


    正确答案: 1.频率响应(感受性)
    人耳能听闻的频率比为fmin/fmax=1:1000;
    频率感受的上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连续下降
    听觉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听觉传示装置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2.动态范围(声音的强度)
    听觉声强的动态范围=正好可忍受的声强/正好能听见的声强。
    (1)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2)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1)与(2)都与频率有关系,是在某一频率下的听阈值或痛阈值。
    (3)听觉范围:由听阈和痛阈两曲线所包围的听觉区。
    3.方向敏感度(双耳效应)
    (1)时差:∆t=声源到两耳的时间差。人耳可觉察到的声信号入射的最小偏角为3°。
    (2)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方向的声音的感受能力不同。由于头部的掩蔽效应,造成声音频谱的改变。
    4.掩蔽效应
    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叶燮诗歌理论的理论框架。

    正确答案: 在《原诗》中,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又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以在我者四,衡在物者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视觉、听觉及语言等功能在大脑皮质的定位。

    正确答案: 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第一躯体感觉区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视区在距状沟上下的皮质;听区位颞横回;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上:①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②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③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④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正确答案: 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的频率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人们还发现,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位置理论也叫共鸣理论: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知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行波理论是新的位置理论由冯贝克西提出发展了原位置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认为声波传入人耳能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震动从蜗底开始向蜗顶推行,振幅随着推行而增大,到达基地膜的某一位置达到最大,随后振动停止前进而消失。随外来声音频率的变化,最大振幅到达位置不同,频率高靠近蜗底,频率低靠近蜗顶从而实现对频率的分析。有人认为:500Hz下频率理论正确,500Hz以上位置理论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听觉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主观听觉评价的分型及各型常见疾病。

    正确答案: 主观听觉评价将发音分为4型:①粗糙型:声带肿胀变软,振动不平衡,常见声带息肉;②气息型: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呼出气流增大,常见于声带瘫痪;③无力型:声带变薄,质量减轻,张力下降,常见声带麻痹;④紧张型:声带异常变硬、变晕,发声费力,常见于声带癌患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关于听觉信号的规定

    正确答案: 长声3秒,短声1秒,间隔1秒,重复鸣示需间隔5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正确答案: TTS(包括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PTS(包括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发音不清
    (2)发音不好
    (3)音节受限制
    (4)语言发展落后
    (5)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不同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乃至产生听觉的全过程(含频率分析的行波理论和听觉传导通路)。

    正确答案: 传导通路:镫骨—卵圆窗—科尔蒂器—圆窗
    行波理论:声波产生波动,同时蜗管内的内淋巴活动,使得科尔蒂器活动,使毛细胞弯曲。当声波频率与毛细胞波动频率发生共振时,科尔蒂器兴奋,毛细胞向动纤毛方向弯曲,静纤毛上的K通道开放,K进入细胞,使毛细胞去极化,可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而使信息通过传入轴突传递到脑中,在视觉中枢完成复杂的处理和整合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听觉的行波理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行波理论是解释听觉器官如何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分析的一种学说。
    行波理论认为,听觉器官之所以能对声波频率具有分析功能,主要是由于基底膜振动是以行波形式进行,而且基底膜不同部位对不同频率声波反应不同。
    振动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
    频率越低,最大行波振幅越接近基底膜顶部;声波频率越高,最大行波振幅部位越接近基底膜底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