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癌性发热的可能发病机制。

题目

简述癌性发热的可能发病机制。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①肿瘤坏死释放的一些物质导致机体发热。
②肿瘤细胞本身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
③肿瘤内白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
④肿瘤细胞释放的抗原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⑤肿瘤肝内转移干扰致热源的代谢。
⑥肿瘤侵犯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可导致中枢性发热。
⑦肾上腺皮质受浸。
更多“简述癌性发热的可能发病机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癌性发热的特征。


    正确答案:癌热多见于肿瘤的进展期、有广泛肿瘤坏死或肿瘤细胞大量破坏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
    ①间歇性发热,间歇期长短不一。
    ②热型以不规则热及弛张热为主,体温多在37.5~38.5℃之间。
    ③中毒症状常不明显。
    ④除消化系统肿瘤外,无明显的消化功能障碍。
    ⑤各种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无效,而应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常能奏效。

  • 第2题:

    简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肾性骨营养不良与CRF时出现的高磷血症、低钙血症、PT分秘增多、1.25-(OH)2VD3形成减少及酸中毒等有关。
    ①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RF时出现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PTH增高。血钙降低使骨质钙化障碍,PTH具有溶骨作用,使骨质脱钙,导致骨质疏松。
    ②1.25-(OH)2VD3活化障碍:1.25-(OH)2VD3具有促进肠道和肾小管对钙磷吸收,促进钙盐沉积骨质矿化的作用。CRF时由于活性维生素VD3合成减少,引起钙吸收障碍,导致低钙血症和骨质钙化障碍,可引起肾性佝偻病和骨软化病。
    ③酸中毒:CRF时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使骨动员增强,骨盐溶解骨质脱钙。另外,酸中毒还可以抑制1.25-(OH)2VD3的合成,影响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 第3题:

    简述AIDS导致痴呆的可能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AIDS导致痴呆的可能发病机制包括:(1)HIV-1的嗜神经性:在诱发ADC方面起重要作用。(2)血脑屏障的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的感染将导致血脑屏障损伤,有毒物质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诱发ADC。(3)细胞因子的毒性效应:研究推测HIV-1并不直接感染神经元,而是通过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多种大量细胞因子与自由基损害神经元,或者通过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损害神经元。(4)病毒蛋白的毒性效应:HIV-1包被糖蛋白gp120的神经毒性也是ADC发病原因。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AIDS导致痴呆的可能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AIDS导致痴呆的可能发病机制包括:(1)HIV-1的嗜神经性:在诱发ADC方面起重要作用。(2)血脑屏障的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的感染将导致血脑屏障损伤,有毒物质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诱发ADC。(3)细胞因子的毒性效应:研究推测HIV-1并不直接感染神经元,而是通过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多种大量细胞因子与自由基损害神经元,或者通过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损害神经元。(4)病毒蛋白的毒性效应:HIV-1包被糖蛋白gp120的神经毒性也是ADC发病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何谓肺性脑病?简述其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肺性脑病是指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如下:①二氧化碳直接使脑血管扩张,缺氧也能使脑血管扩张,从而使脑充血;②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使其通透性增高,导致脑间质水肿;③缺氧使脑细胞ATP生成减少,影响脑细胞膜上NaA泵功能,引起细胞内水、钠潴留,形成脑细胞水肿;①呼吸衰竭时脑脊液pH降低,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可增强脑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使γB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总之,由于上述因素所致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加上中枢处于抑制从而出现脑功能严重障碍。

  • 第6题:

    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过量氟进入人体后,与钙结合为氟化钙,主要沉积在骨组织中,少量沉积在软组织内。由于钙大量沉积使血钙减少而诱发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溶骨系统活动增强,促进溶骨,加速骨的吸收。另一方面,甲状旁腺分泌增多,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吸收,使磷从尿中大量丢失。氟化物在骨内的沉积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使氟化物与骨组织表面的碳酸盐羟基磷石灰的羟基交换,形成碳酸盐磷石灰。氟化钙的形成还会影响牙齿的钙化,使牙冠钙化不全,釉质受损。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制是:
    (1)胚胎期:由于缺碘,胎儿的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障碍。由于胚胎期大脑发育分化不良,可引起耳聋、语言障碍、上运动神经元障碍和智力障碍等。
    (2)出生后至两岁:出生后摄碘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激素缺乏,明显影响身体和骨骼的生长,从而表现出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黏液性水肿及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状。婴幼儿可以通过母乳(乳腺有浓集碘的作用)及自身进食两方面摄取碘,改善部分碘缺乏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