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题目
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经纬网定位的能力,以及我国陆地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这一知识点。考生应熟记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由此可知题目中的地点位于北京东南方向不远处,仍属于华北地区的范畴,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更多“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面点的经度为118°50′,它所在三度带带号为(),其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


    正确答案:40;120°

  • 第2题: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为l4cm,则可以知道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其劲度系数分别为()

    • A、自然长度为1.7m
    • B、劲度系数为10N/m
    • C、自然长度为17cm
    • D、劲度系数为10N/cm

    正确答案:C,D

  • 第3题:

    海啸就是海洋的俯冲带和陆地带挤压,在由重力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与.NOT.(n1<=60.AND.n1>=18)等价的条件是()。

    • A、n1>60.OR.n1<18
    • B、n1>60.AND.n1<18
    • C、n1<60.OR.n1>18
    • D、n1<60.AND.n1>18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单选题
    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16°46′,则其所在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带号为()。
    A

    19

    B

    20

    C

    37

    D

    3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
    A

    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

    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

    C

    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正确答案: B
    解析:
    随着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减少,陆地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规律变化。这种分异也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呈现出:大、小兴安岭森林带、蒙古草原带和撒哈拉、准格尔的沙漠带,因此D项正确。

  • 第7题:

    判断题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73°,则该点位于3°投影带时的第24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位于零线下方的公差带其()为基本偏差;位于零线上方的公差带其()为基本偏差。

    正确答案: 上偏差,下偏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它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不同纬度的地带,不仅热量条件不同,而且水分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影响到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对某个具体的山地来讲,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纬度带内,因此纬度地带性也必然给它打下烙印。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4)非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如在北纬50°~70°的大陆上是东西延伸的针叶林,而南纬50°~70°之间由于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各方面规律的支配,其中热量条件是最基本的。在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上,又叠加上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带的分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错综复杂。

  • 第10题:

    陆地自然带为什么会演化?


    正确答案:A.地表形态的演化和气候变迁是自然界时空演化的根本原因,决定自然带的基本特点;
    B.自然带的演化取决于有机界的发展。

  • 第11题:

    双峰驼是下列哪个陆地自然带的代表动物()

    • A、热带草原带
    • B、温带草原带
    • C、热带沙漠带
    • D、温带沙漠带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9°,则该点位于6°投影带时的第24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问答题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它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不同纬度的地带,不仅热量条件不同,而且水分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影响到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对某个具体的山地来讲,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纬度带内,因此纬度地带性也必然给它打下烙印。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4)非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如在北纬50°~70°的大陆上是东西延伸的针叶林,而南纬50°~70°之间由于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各方面规律的支配,其中热量条件是最基本的。在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上,又叠加上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带的分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错综复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填空题
    某地面点的经度为118°50′,它所在三度带带号为(),其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

    正确答案: 40,1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与.NOT.(n1=18)等价的条件是()。
    A

    n1>60.OR.n1<18

    B

    n1>60.AND.n1<18

    C

    n1<60.OR.n1>18

    D

    n1<60.AND.n1>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