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a,PA为过点A而垂直于正六边形所在平面M的垂线,且PA=a,求: (I)点P到AB、BC、CD各边的距离; (II)PD与平面M所成的角.”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点M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MA2+MB2+MC2=4,那么△ABC三条边长之积AB·BC·CA的最大值是____.


    参考答案8

  • 第2题:

    老王围着边长为50米的正六边形的草地跑步,他从某个角点出发,按顺时钟方向跑了500米,距出发点直线距离多少米?( )


    答案:B
    解析:
    每边长度为50米,共计跑了10段线路,因此将跑到与出发点相间的位置,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

    ,六边形ABCDEF是平面与棱长为2的正方体所截得到的,若A,B,D,E分别是相应的棱的中点,则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已知平面π过点M1(1,1,0),M2(0,0,1),M3(0,1,1),则与平面π垂直且过点(1,1,1)的直线的对称方程为:



    答案:A
    解析:
    提示 求出过M1,M2,M3三点平面的法线向量。



    @##

  • 第5题:

    已知37带内A点高斯平面坐标(XA,YA)和39带C点高斯平面坐标(XC,Y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平面距离为
    B:求两点间的距离需要高斯反算,得到大地坐标(BA,LA)、(BC,LC)
    C:求两点间的距离需要高斯正算,得到大地坐标(BA,LA)、(BC,LC)
    D:求两点的椭球面上的距离是计算两点的大地线
    E:求两点的椭球面上的距离是计算两点所在大圆的弦长

    答案:B,D
    解析:
    点在不同带内,不能直接计算两点的距离,应当通过高斯反算得到两点的大地坐标(纬度B,经度L),再由两点的大地坐标(纬度B,经度L)通过大地主题反算得到椭球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大地线)。故选BD。

  • 第6题:

    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为直角梯形,AB平行于DC,∠DAB=90°,PA垂直于底面ABCD,PA=AD=DC=



    AB=1,M为PB中点。
    (1)求证:面PAD⊥面PCD;
    (2)求面AMC与面BMC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
    解析:
    (1)∵PA⊥面ABCD,CD⊥AD, ∴由三垂线定理,得CD⊥PD。
    因而,CD与面PAD内两条相交直线AD,PD都垂直,
    ∴CD⊥面PAD。
    又CD面PCD,∴面PAD⊥面PCD。
    (2)作AN⊥CM,垂足为N,连结BN。
    在Rt△PAB中,∵M是斜边PB中点,
    ∴AM=MB.

  • 第7题:

    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2a
    • B、a
    • C、12a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已知A点坐标XA=500m,YA=200m,直线AB的距离DAB为1000m,αAB=30°,求B点的坐标(XB,YB)?


    正确答案: △x=DABcosαAB=1000×cos30°=866(m)
    △y=DABsinαAB=1000×sin30°=500(m)
    XB=XA+△x=500+866=1366(m)
    YB=YA+△y=200+500=700(m)
    B点的坐标为XB=1366(m),YB=700(m)

  • 第9题:

    当试件截面积相同时,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和正六边形的试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 其试验测得的单轴抗压强度的大小关系最可能是()

    • A、圆形>方形>正六边形
    • B、圆形<方形<正六边形
    • C、圆形>正六边形>方形
    • D、方形<圆形<正六边形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A点坐标(500.00m,500.00m),AB边坐标方位角αAB=210°00′00″,AB边水平距离DAB=100m,则B点坐标为:()

    • A、(413.40m,450.00m)
    • B、(450.00m,413.40m)
    • C、(550.00m,413.40m)
    • D、(586.60m,450.00m)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问答题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mm,求其对顶长度及对方宽度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对顶长度为=2×边长=2×10=20(mm)
    对方宽度=2×10×sin60°=17.3(mm)
    答:边长为10mm的正六边形的对顶长度为20mm,其对方宽度为17.3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A点坐标(500.00m,500.00m),AB边坐标方位角αAB=210°00′00″,AB边水平距离DAB=100m,则B点坐标为:()
    A

    (413.40m,450.00m)

    B

    (450.00m,413.40m)

    C

    (550.00m,413.40m)

    D

    (586.60m,450.0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直线L1过点M1(0,0,-1)且平行于X轴,L2过点M2(0,0,1)且垂直于XOZ平面,则到两直线等距离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正三棱柱ABC—A/B/C/,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h.
    (I)求点A到△A/BC所在平面的距离d;
    (Ⅱ)在满足d=1的上述正三棱柱中,求侧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Ⅳ、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φn,φp=φf卢卿,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的平面内,则( )。

    A.点电荷Q不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Ⅳ点,电场力做负功
    D.φp大于φm

    答案:D
    解析:
    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族同心圆,所以任意两个等势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都指向点电荷.如右图

    所示,MN的垂直平分线和PF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E.E点即点电荷所在的位置,根据几何关系可得E点在MP边。即点电荷一 定在MP连线上,选项A错误。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同心圆。所以等势面不是直线而是球面,选项B错误。正试探电荷从P点移动到N点,远离场源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得EP<EM,距离场源正电荷越远电势越低,所以P点电势大于M点电势,选项D正确。

  • 第16题:

    某边长为25m的高层正六边形建筑,在其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至少应为( )m。

    A.20
    B.25
    C.37.5
    D.40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246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 第17题:

    (10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点E为棱PA的中点,PD=AD=1。
    (1)求证:PC∥平面BDE:
    (2)求三棱锥B-PDE的体积。


    答案:
    解析:
    (1)如图所示,连接AC,AC与BD交于点M,连接EM。因为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M为AC中点,又因为E为PA中点,所以

  • 第18题: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4,BC=3,AD=5,∠DAB=∠ABC=90o,E是CD的中点。
    (1)证明:CD⊥平面PAE;
    (2)若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和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答案:
    解析:



  • 第19题:

    图形对称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 B、圆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
    • C、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三角形
    • D、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mm,求其对顶长度及对方宽度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对顶长度为=2×边长=2×10=20(mm)
    对方宽度=2×10×sin60°=17.3(mm)
    答:边长为10mm的正六边形的对顶长度为20mm,其对方宽度为17.3mm。

  • 第21题:

    设平面图形的加速度瞬心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方向必与过该点与加速度瞬心M的直线垂直
    • B、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大小必与该点到M的距离成正比
    • C、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方向必与过该点及M点的直线间所夹的角都相等
    • D、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布与图形绕M点作定轴转动时相同

    正确答案:B,C,D

  • 第22题:

    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坐标正算指已知两点间的边长和方向角,计算两点间的()。


    正确答案:坐标增量

  • 第23题:

    单选题
    图形对称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B

    圆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

    C

    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三角形

    D

    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