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符的 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题目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符的 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相似考题
更多““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符的 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
    “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答案:
    解析:
    (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君王)。

  • 第2题:

    我国很多古诗词、名言古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回答下列问题。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

    • A、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面材料包含的观点相一致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自知》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面材料包含的观点相一致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自知》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翻译: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正确答案: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 第6题:

    冉氏烹狗记(节录) 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唯恐人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冉氏以是颇患苦狗”“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两句正确意思是()。

    • A、冉氏因此很忧虑苦恼于这狗;因为它有仓卒之间一个早上的作用啊。
    • B、冉氏因此很忧虑苦恼于这狗;因为它在一时匆忙急促之间有用啊。
    • C、冉氏因此很害怕狗;因为它有仓卒之间一个早上的作用啊。
    • D、冉氏因此很害怕狗;因为它在一时匆忙急促之间有用啊。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A、(1)(3)(4)
    • B、(1)(3)
    • C、(3)(4)
    • D、(1)(2)(3)(4)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标点题:诊病可闻而知之者较少然不可不辨也外感声多壮厉内声多怯弱闻呼吸而辨其调否闻鼻息而辨其利否床帐内有病气知其邪之深床帐内无病气知其邪之浅语言舛错恐其邪之伏语言清白恐其内之伤哼声不止恐疼痛之难禁怠惰懒言恐形神之交惫此皆闻之不可忽者也

    正确答案: 诊病可闻而知之者较少,然不可不辨也。外感声多壮厉,内伤声多怯弱。闻呼吸而辨其调否,闻鼻息而辨其利否。床帐内有病气,知其邪之深;床帐内无病气,知其邪之浅。语言舛错,恐其邪之伏;语言清白,恐其内之伤。哼声不止,恐疼痛之难禁;怠惰懒言,恐形神之交惫。此皆闻之不可忽者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标点并翻译。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正确答案:
    (1)标点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翻译
    郑国人在乡校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做完事情后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们就改正它。这是我们的老师,怎么能毁掉它呢?我听说过用忠善来减少怨恨的,没有听说过用作威来阻止怨恨的。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它?但是就像堵塞河水一样,大的决口发生,伤人一定会很多,我们是不能挽救的。不如开一个小口子加以疏导,不如我们听到它把它作为苦口良药。”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了夫子您确实是可以事奉的。小人我实在没才能,如果真的这样施行下去,这样其实是郑国依赖它,岂独有利于二三位大臣?”仲尼听说了这些话,说:“从这件事来看,人们说子产不仁义,我不相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括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正确答案: (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君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先标点后翻译。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天道与性不可得而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蔑由也己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正确答案:
    (1)标点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天道与性,不可得而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蔑由也已。”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2)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学识文作广为人知,老师讲到有关天道与人的命运的深微见解我们就不知道了。”颜渊感慨地长叹一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觉得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是觉得其坚实深厚。前后左右,无不是道,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他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他,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伟大的孔子啊,他博学多才却没有专长。”孔子听这话后说:“我要专于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看还是专于驾车吧。”子牢说:“老师曾说:‘我没有被世所用,所用才学会了这般众多的技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中“走”的含义。()
    A

    逃走

    B

    散步

    C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三段: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14),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15),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及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世间如此妄人,何其多也!


    正确答案: 【注释】
    (14)诸:於。介词,到。《仪礼•乡射》:“每一人献,则薦诸其席。”郑玄注:“诸,於。”
    (15)揽:持。《广雅•释诂》:“揽,持也。”清•王念系《疏证》:“《说文》‘擥,撮持也。’《管子•弟子职篇》云:‘饭必捧擥。’揽,与‘擥’同。”
    【今译】
    疾病这种东西,不是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的,有的从外部侵入,有的从内里滋生,都是邪气造成的。邪气侵袭到人体,迅速攻治它是可以的,迅速除去它是可以的,挽留它,是可以的吗?即使是愚笨的男女,也都知道那是不行的。然而等到他们听到攻法就不高兴,听到补法便喜欢它。如今的医生说:“应当首先固护他的元气,元气充实,邪气自然离去。”社会上像这样愚妄的人,是何等的多啊!

  • 第14题: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下列选项中与掩耳者想法相一致的是()

    • A、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 B、“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C、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影子”
    •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中“走”的含义。()

    • A、逃走
    • B、散步
    • C、跑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冉氏烹狗记(节录) 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唯恐人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下列各句中译文有误的一句是()。

    • A、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假使有仇敌或强盗夜里去劫持他家。)
    • B、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听到睡觉的床底下,像有轻微的喘息声。)
    • C、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讨厌知道它咬人勇敢,看见强盗却胆怯吗?)
    • D、若唯恐人闻其声息者。(好像害怕别人听到它的声音气息的样子。)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从事等。 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如不得其志,去可也不知太尉所立如是
    • B、蔡君可拱坐也侣鱼虾友麇鹿
    • C、今之州从事,皆命朝古人之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D、故序送之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尝”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C、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 D、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

    正确答案: 看到大海无边无际。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其善者,吾则行之;其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正确答案: 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认为不好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难道不能很快的制止(这些怨恨)吗?但是就像堵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让河流通畅,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做良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冉氏烹狗记(节录) 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唯恐人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

    说明勇于搏人怯于见贼的狗,只能落个被烹的下场。

    B

    说明勇于搏人的名狗都是怯于见贼的,应该果断处置,不可姑息。

    C

    讽刺某些人在家里不可一世,在外面却奴颜婢膝。

    D

    讽刺某些人对自己人无比凶狠,对敌人却胆小如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尝”意义不同的一项()
    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D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C项:曾经
    D项:经历

  • 第24题:

    问答题
    翻译: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正确答案: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