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A.( △Q/Q)÷(△P/P)B.(△Q/Q)×(△P/P)C.( △Q/△P)÷(P/Q)D.( Q/P)÷(△Q/△P)

题目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


A.( △Q/Q)÷(△P/P)

B.(△Q/Q)×(△P/P)

C.( △Q/△P)÷(P/Q)

D.( Q/P)÷(△Q/△P)

相似考题
更多“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B,C
    解析:
    根据题意,供给函数为Q=3+3P,随着P的增加,Q也增加,两者同方向变动,所以斜率向右上方倾斜。将供给函数变形为

    即斜率为正。

  • 第2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需求弹性的类型。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为缺乏弹性或弹性小。

  • 第3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 + 2P,式中:Q 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由正变为负
    D.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供给曲线的走势。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不断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第4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选项B正确。供给函数为Q=3+3P,斜率为正,选项C正确。

  • 第5题: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其中,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

    A.P=5,q=20
    B.P=4,Q=30
    C.P=5,q=15
    D.P=6,Q=15

    答案:B
    解析:
    当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该价格即为均衡价格,且这一价格对应的供给量即为均衡数量。根据题意,Q。=Q。,即50-5P=10+5P,此时P=4,代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Q。=30。所以,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4、Q=30。

  • 第6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若2014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4元/公斤,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万元

    A.2100
    B.2200
    C.2500
    D.260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供给。4.4×5000000=2200(万元)。

  • 第7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 + 2P,式中:Q 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解析:
    由上题计算可知Ed

  • 第8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当价格上升15%时,邦需求贵下降了12.5%。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

    A.0.83
    B.1.2
    C.1.5
    D.2.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12.5%÷15%=0.83。

  • 第9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当价格为5元时,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 A、-0.2
    • B、1.67
    • C、-l.5
    • D、0.5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 A、△Q/Q÷△P/P
    • B、△Q/Q×△P/P
    • C、△Q/△P÷P/Q
    • D、Q/P÷△Q/△P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当价格为5元时,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A

    -0.2

    B

    1.67

    C

    -l.5

    D

    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A

    △Q/Q÷△P/P

    B

    △Q/Q×△P/P

    C

    △Q/△P÷P/Q

    D

    Q/P÷△Q/△P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当价格上升15%时其需求量下降了12.5%,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为( )

    A.0.83
    B.1.2
    C.1.5
    D.2.0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Q/Q÷△P/P=12.5%÷15%=0.83

  • 第14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若2017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8元/千克,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

    A.2 100万元
    B.2 400万元
    C.2 500万元
    D.2 600万元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4.8×500=2400(万元)。

  • 第15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 + 2P,式中:Q 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 ()。

    A. △Q/Q/△P/P
    B. △Q/QX△P/P
    C. △Q/△P/Q/P
    D. Q/P/△Q/△P

    答案:A
    解析:
    农产品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Es=(△Q/Q)/(△P/P) X(P/Q)=[(Q1-Q)/(P1-P)]X(P/Q)。

  • 第16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Es=()。


    答案:A
    解析: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农产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一般用弹性系数.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表示。设ES代表供给弹性系数,△Q代表供给变动量,△P代表价格变动量。则:ES=△Q/Q÷△P/P

  • 第17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解析:
    ①富有弹性或弹性大,ES>1。②缺乏弹性或弹性小,ES<1。③供给弹性等于1,ES=1,又称为单位弹性或同一弹性。④没有弹性,即ES=0,也叫完全无弹性。⑤供给弹性无限大,即ES=∞,也叫完全弹性。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0.83<1,所以该农产品缺乏弹性。

  • 第18题: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

    A.P=5Q=20
    B.P=4Q=10
    C.P=5Q=15
    D.P=6Q=2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求取。市场供求均衡时,QD=Qs,即50-5P=-10+5P,解得,P=6,Q=20。

  • 第19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 + 2P,式中:Q 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当价格为5元时,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A. -0.2
    B. 1.67
    C.1. 5
    D. 0. 5

    答案:D
    解析:
    已知供给函数,可以代入数据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求得供给量的大小。当P=5时,Q=20,当P=8时,Q=26,那么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是[(26-20)/(8-5)]X(5/20)=0.5。

  • 第20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

    • A、富有弹性
    • B、没有弹性
    • C、缺乏弹性
    • D、完全弹性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 A、斜率为负
    • B、向右上方倾斜
    • C、斜率由正变为负
    • D、向右下方倾斜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A

    斜率为负

    B

    向右上方倾斜

    C

    斜率由正变为负

    D

    向右下方倾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
    A

    富有弹性

    B

    没有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完全弹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